向鹤玲 川观新闻记者 张明海

位于川南的泸州市,一直是川酒重镇,素有“风过泸州带酒香”的美誉。

在风起飘香的泸州空气里,都弥漫着哪些酒香?“人人都知道泸州以‘浓酱双优’而出名,少有人知道在我们这里,还有一种酒香,这便是中国白酒第十三种香型——沉香。”泸州市酒业发展促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日,记者一行来到泸州江阳区,循着一缕“沉香”,走进位于长江畔的沈子国酒庄,探访不一样的川酒味道。

闻香识川酒

这里产生了中国白酒第“十三香”

一个个酒坛静静排列,酒坛上满布着厚厚的“酒苔”,酒坛阵列的一角,叮叮咚咚的流水声带来丝丝凉意。这里便是位于沈子国酒庄的地下藏酒洞。

沈酒的地下藏酒洞。受访者供图。

“这里距离长江的直线距离,不到200米。这里的流水,是长江地下水自然渗透而来的,纯天然。”中国沈酒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钟少岩告诉记者,沉香洞洞内常年温度在21—27­°C之间,冬暖夏凉,相对湿度90%左右,对原酒的储存和后期的老熟、生香,具有独特作用。

何为沉香?钟少岩介绍,这是在清香、浓香、酱香三种白酒香型基础上诞生的白酒新香型,兼具三种香型的风格,“它集清香、浓香、酱香三大香型特色为一身,有‘一口三香’之特色——品一口沉香型白酒,刚开始有浓香的绵甜,随之有酱香的浓郁,最后有清香的爽净。”而之所以取名为“沉香”,一方面在其风味浓郁似沉香,另一方面在其酿造周期长达七年以上,且产量小,跟香料沉香一样,“高端而稀有”。

沈酒的酿酒场景。受访者供图。

实际上,中国传统白酒原来并无香型一说。香型概念是1979年第三届全国评酒会(大连)举办之前,在1978年召开的评酒预备会议(长沙)上提出来的。从最开始的四种香型(山西的清香型、贵州的酱香型、四川的浓香型和全国的米香型)基础上,逐渐发展为12种白酒香型。

2020年5月,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文件,沈酒集团申报的“沉香型大曲及其制曲工艺、沉香型白酒及其生产方法”被授予发明专利证书。“‘沉香型’白酒由沈怡方、沈荣柄、赖高淮三位国家级名酒大师与中国沈酒集团研发团队共同研发酿制完成。”泸州市酒业发展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说,这一香型的诞生,完善了中国白酒“十三香”,在中国白酒发展史上意义重大。

储香长江畔

首届“中国名酒庄”的白酒酒庄之路

青砖黛瓦、古榭屋檐。走进沈子国酒庄,浓浓的传统中国风映入眼帘。位于酒庄正中的高淮楼,取名源自国际酿酒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泸州老窖酒酿制技艺的代表传承人——赖高淮,是集博览、酒品贮藏、办公及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功能建筑。

沈酒的发展史,是泸州这座“中国酒城”酿酒历史的侧影。“沈酒,源自300多年前的泸州市江阳区沈酒坊。”钟少岩介绍,在迎来改革开放的上世纪80年代,沈酒坊恢复生产后从小作坊变为“泸州老罐酒厂”,发展壮大后,在2015年又改名为中国沈酒集团。

在发展路径上,沈酒选择走白酒酒庄的道路。2019年,中国沈酒集团旗下的中国沈酒庄(沈酒坊)、沈子国酒庄获得首批“中国名酒庄”称号,并分别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3A级旅游景区。如今,位于泸州市江阳区的沈子国酒庄,已成为泸州当地有名的旅拍基地和研学基地,并多次举办泸州“春晚”和中国“酒大腕”文化艺术节等活动。

首届“中国名酒庄”之一的沈子国酒庄外景。受访者供图。

钟少岩介绍,中国沈酒集团拥有两大酒庄、七个生产厂区,年产白酒原酒上万吨,天然地下藏酒洞长达5公里,是能够同时生产沉香、酱香、浓香、清香、兼香五种香型系列产品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作为中国酒业百强品牌、中国酒庄酒代表企业,近年来,中国沈酒集团还获得了“比利时布鲁赛尔国际烈性酒大赛大金奖”“新加坡国际烈酒大赛金奖”“2020国际烈酒(中国)大奖赛大金奖”“中国酒业协会青酌奖”等国内外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