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创新“兴村特岗”机制,探索从职业院校回引优秀学生干部,健全“引育留”全链条,着力培养村级后备力量。

文/《四川党的建设》全媒体记者 冯雅可

1月10日,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兴村特岗”推介活动现场。供图/自贡组

5月25日,第十二届自贡沿滩·九洪西瓜节热闹开幕,九洪乡三河村年轻干部陈星宇开启网上直播,现场卖西瓜、线上卖农产品,卖力吆喝换来丰厚订单。作为自贡市引进的首批“兴村特岗”人员之一,陈星宇的加入为三河村带来新活力,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为贯彻落实中组部“全面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的要求,自贡市针对村干部来源单一、专业能力不强、成长空间狭窄、队伍稳定性不够等问题,在大力回引优秀农民工、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的基础上,瞄准职业院校中担任过班长、学生会主席等职务的优秀学生干部,在自流井区和沿滩区开展“兴村特岗”试点,招引首批共20名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一对一”选派到试点村,聚力打造一支“有激情、干得好、留得住”的乡村干部队伍。

闯新路 实现一场双向奔赴

自2023年4月开始,自贡市结合村(社区)“两委”班子届中分析,全面摸底农村干部队伍情况时发现,年轻干部下村待过一段时间后就离开了,剩下的大多还是本地成长起来的“老干部”。“乡村如何引人、育人、留人”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方面,从政策优惠、薪酬待遇、生活配套等来看,乡村与城市相比存在一定差异,乡村引人面临不少困难挑战;另一方面,受农村老龄化、空心化等问题影响,乡村带头人队伍存在文化层次偏低、专业化水平不够等情况,推动乡村发展力不从心,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村干部‘离职潮’。”自贡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要让青年扎根,需要提供适配的保障制度、成长空间与发展舞台。

如何实现“乡村需要青年”“青年愿意回村”的双向奔赴?“兴村特岗”机制试点应运而生。

“我们从有一定能力和管理经验的职业院校学生干部中选拔人员,因为相比高等院校的本科生、研究生,职业院校学生干部到乡村发展的匹配度更高。”沿滩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张毅介绍,按照学生专业与地方产业发展相匹配、学生户籍地与服务地相匹配、学生选村与村选学生双向认可等原则,综合考虑政治素质、专业背景、组织能力等因素后,设置出“兴村特岗”人员资格条件与待遇保障。

据了解,“兴村特岗”人员不仅有稳定的基本薪资,还有人才公寓、租房补贴、购房补贴、交通补贴、学历提升补贴等福利。不仅如此,两年聘期满后,若人员有新的打算,还能定向招考进入公务员或事业人员队伍,表现优秀者可推荐进入国有企业。

“我们跟沿滩区乡村振兴发展服务中心签订两年合同,每月4000元左右工资,还有‘五险’和各类补贴。”沿滩区兴隆镇光辉村“兴村特岗”人员杨林说,稳定的收入吸引她到乡村干事,广阔的发展前景更激励她沉下心干好事。

“这是一项全新工作,探索过程中,我们也有担心,怕乡村没有吸引力、怕学校不接招、怕人员不愿意来。”随着沿滩区首批12名“兴村特岗”人员到村任职,张毅终于松了一口气。

“兴村特岗”人员引进面试现场。供图/自贡组

真心引 精心谋划铺后路

1月9日,沿滩区“兴村特岗”推介活动在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举行。在听完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乡镇(街道)等单位相关负责人的介绍后,学生会干部、社团管理运营部部长王欣怡毫不犹豫地报了名:“这次人员招引有明确的职业规划、职业前景,让我感到乡村既是‘归途’,也有‘前途’。”

此后,通过初审、面试、政审等环节考核,王欣怡被聘为沿滩镇人民村的“兴村特岗”人员。“我们共收到简历757份,其中本科生325名、研究生196名。资格初审、复审后200多人进入面试,最终优中选优确定12人。”“兴村特岗”备受校方欢迎、学生干部青睐,张毅坦言“出乎意料”。

行动实施前,沿滩区组建专班起草相关办法、方案,召集乡镇、区级相关部门深入分析研讨,到职业院校调研学生干部就业需求,累计召开推进会10余次。推进行动中,沿滩区抽调宣传、人社、教育、农业农村、团委等部门骨干力量,组建综合协调、宣传发动、高校宣讲等6个工作组,明确职责分工,细化工作举措。

为了让更多职业院校学生干部知晓政策,沿滩区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组织召开多场市内外专场座谈会,为各院校学生干部代表解疑答惑。同时抓住春节大学生返乡窗口期,组织各村召开学生干部回乡工作会,问打算、讲政策、谈发展,多管齐下有效提高学生干部的认可度。

“‘兴村特岗’不但开辟了学生就业新通道,也能更好引导有志青年向乡村流动,学校非常支持。”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章荣表示。

用心育 导师帮带助成长

永安镇云丰村村民老罗最近发现,村党总支书记谢代娟走村入户时,身边多了一个穿白衬衣、戴眼镜的年轻女娃。前几日见自己在门前编草帽,女娃听说一顶最多卖八九元,便说要想办法让草帽卖上十元甚至更高的价钱。“她很真诚,是干实事的样子。”老罗心里也升起了期盼。

年轻女娃是“兴村特岗”人员万宇兰,在谢代娟的带领下,她一边熟悉村情一边参与村级事务。最近,云丰村正在进行大豆园区改道施工,原本反对改道的村民经谢代娟安抚后欣然同意,万宇兰从中学到了不少工作方法。同时,她开始酝酿建设云丰村文创网店,“云丰村有草编竹编传统,当地也有电商基础,我们可以开网店,将村民的成品进行文创加工,提升附加值。”万宇兰说。

“大学生干部思维活、冲劲足,但基层一线经验浅,如何与村民打交道、如何开展业务工作,还需要人‘带路’。为此,我们建立思想政治导师、群众工作导师、政策法规导师‘三师帮带’结对机制,着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战能力。”张毅介绍。

九洪乡党委书记陈胜利作为陈星宇的思想政治导师,见面之初的指导是:“要虚心求教访民情、耐心宣传聚民意、热心服务解民忧、细心谋划惠民生,尽快摸清村情基点、抓住工作重点、找准工作难点,主动融入群众、融入村‘两委’、融入工作。”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蕴含着基层工作的千丝万缕。“有导师帮带指导,今后怎么干,心里更有数了。”陈星宇说。

诚心留 多重保障搭舞台

“引人容易留人难。尤其是一些集体经济薄弱的村,更难留住懂经营、懂市场的年轻人。”在沿滩镇党委书记张松看来,“兴村特岗”机制招来了一批想干事、能干事、留得下的“好苗子”,农村发展更有生机、更有力量、更有希望。

据了解,为保障“兴村特岗”人员到村干得了事、扎得下根,沿滩区对试点村的选择尤其慎重。“要有好的带头人、具备发展前景,让人员有发挥才智的空间,才能脱颖而出成为试点村。”沿滩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党建办主任刘澜介绍,引进人员需要“闯关”,试点村的党组织书记也要通过“答辩”争取资格,以此激励试点村真抓实干。

“我们鼓励人员在乡村工作期间进行学历提升,将培养成熟的人员按照程序吸纳进村‘两委’班子,并择优推选人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即使是没有入选的优秀人员,我们也会将其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储备库。”刘澜说。

留住人,更要用好人,沿滩区还建立“兴村特岗”星级考核评价体系,制定“点球式”清单,落实支持项目和政策,着力破解村级班子建设、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中的问题,对连续两年被评定为“五星级”的人员重点培养使用,同时探索适岗评估及退出机制,倒逼其履职尽责、干事创业。

“区委将持续加强对‘兴村特岗’人员的关心关爱、发现储备、教育培训、管理使用,不断提升他们的能力素质,充分激发青年活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沿滩区委书记刘军表示,将争取更多项目、政策、资金,为青年到乡村干事创业和追逐理想搭建平台,实现人才成长与乡村振兴的彼此成就。

如今,这批年轻人已走出校园、踏入乡村,把耕耘田野作为施展抱负的舞台,为乡村带去新思路、新干劲、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