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英杰

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具有强大发展动能,能够引领创造新的社会生产时代。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推动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深度融合,大学作为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高端创新人才的集聚地、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方面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人才培养是核心

高水平人才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提出更高要求。高水平人才也是办好高水平大学的第一资源和战略资源。大学应该主动担当作为,集聚更多高层次人才,以优秀的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人才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

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的匹配度。数智人才是当前时代急需的新型劳动者。为此,大学教育还需聚焦数智人才培养体系发力,做到三个层面的协同,形成共生的数智育人场景。即创造智能体开放课堂,以看不见的脑培养创新思维;创建实训物联网平台,赋以技能习得;建立全链无限智联的企业环境,培育数智技能人才。还要佐以六个层面的技术支撑:即以物理硬件层技术基石,包括计算机设备、服务器、网络设备、传感器等各种数字技术工具等;以软件技术层为技术主体,包括3D、VR、XR、AR、MR、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等技术;以信息交互层为重要环节,包括数据整合平台、数据共享和合作、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生态链体系的构建;以故事造情层为核心意蕴,包括教育场所设置、时序构建等;以应用外显层为重要方面,包括数智流动大学、数智生命体再造等;以顶端逻辑层为技术框架,包括数据保护、伦理规范等,加强人才队伍现代教育理念、信息素养培训。

科学研究是关键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科学技术在产业中应用的具象和现实体现。大学要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重点布局和建设一批面向未来的高水平研究平台,充分发挥有组织科研载体的作用,努力提升原创性和颠覆性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扩大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面。

当下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数智技术已渗透到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企业管理等各个环节,数智技术已然是新时代生产力变革最为突出的变量之一。同时,数智技术革新必然引起大脑、心理、伦理和教育等方面的变化,具有观念传播、价值创造、意义赋予作用的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势必在此过程中发挥作用,为此,大学需要打破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之间的壁垒,融合学科优势,构建起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相融合的科研框架,实现技术与人文的交流互鉴,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提供原创性生命力。具体而言,其一,要以数智技术的突破创新为总抓手,瞄准人工智能、量子计算、高端芯片等关键节点,汇聚优质科研资源,充分发挥大学各级各类实验室的资源优势与科研组织载体作用,提升数智技术的原创力。其二,大学实验室与科研平台要主动回应和解决培育新质生产力中的实际问题和需求,打通更大的、更开放的复杂融合逻辑体系,为新质生产力培育高层次人才提供新思路,同时,也为创造新质生产力所需数智科学技术创新成果提供支持。其三,创设新质生产力培育集成平台,依托平台打通数智技术实验室同各级各类实验室与研究平台的信息沟通渠道。引导数智技术、资源、工具在其中按需流动。

产教融合是路径

大学与产业结合而成的产教融合数智体是新质生产力培育的重要组织形式和路径。大学联合科研院所、产业行业和国际上其他高校通过资源的共育共建、交流共享、升级转化等形成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新局面。这种由多元主体聚合而达到的深度融合互嵌发展状态,使得知识类型——知识生产活动——社会产业部门等三者之间形成良性的生产机制。

首先,以产教联合体夯实新质生产力培育的科技支撑。大学借助数智技术构建资源共创、共建、共享和有机循环的运行机制,与高水平科研院所、优势产业行业和国际知名高校构筑数据共享和协同创新的生态体系,围绕新质生产力培育创新、创造前沿理论基础的同时,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其次,以产教集成平台筑牢新质生产力的产业载体。通过产教融合数智体,一方面引导技术创新和高素质劳动力赋能传统产业,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另一方面组织深入挖掘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本质和价值,开展更具创新性和前瞻性科研攻关,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成长计划,抢占未来科技革命和产业发展制高点。最后,以产教数智协同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一方面大学要营造国际产业合作交流与开放共赢的新环境,在开放中吸纳全球科技创新成果,依托国际竞争机制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在合作竞争中实现数智技术升级。另一方面,要鼓励跨境创新孵化和科创项目国际合作,推动数智产业集群的本地升级与异地衍生,拓宽产业链的战略回旋空间,不断孵育适合本地技术和资源禀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国际交往是要义

新质生产力不是局限于某一地域的狭隘生产力,它需要在国际范围内比较、竞争和生长。主动应对国际竞争,大学要深化教育对外开放,发挥国际合作交流桥梁纽带作用,学习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经验,以国际交流赋能人才培养。

大学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事情。一是配置国际资源要素,融汇全球数智资源。大学可以通过集中建设新型国际办学资源的数智共同体来推进国际化知识资源流动,促进国际化知识整合,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知识资源配置优势。二是建设国际数智交流平台,打破时空距离和交往的人为障碍。大学可以搭建国际化高等教育资源交流数智平台,解决距离和时间上带来的一些交流障碍,弥补地域方面的不足,促进教育资源的跨境流动与开放共享。三是要加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力度,开设国际化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和全球视野,加强师生国际交流,积极推动学位项目的国际化。

(作者系四川轻化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