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佳 文/图
花木转型压力大,林间套种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然而,花木林间种点啥,才会有“前途”又有“钱途”?这让不少花农、苗农犯了难。在成都市温江区和盛镇,有家名叫“盛彩花卉”的家庭农场,用三四年实践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农场主付成英在温江区和盛镇李义村流转56亩土地打造了一片花木基地,近几年又摸索出“林间套种蔬菜+游客体验采摘”模式,年综合产值200余万元,其中蔬菜产值70万元以上。去年底,她又联合温江区12名职业经理人成立了绿康蔬菜家庭农场,开启了“经验复制”之路,准备为全区10余万花木从业人员探“新招”。四个月过去,成效如何?蔬菜年产值70万元,有何“秘诀”?记者进行了实地走访。
绿康蔬菜家庭农场。
▋农场在花木当中欣欣向荣
4月12日,记者驱车从成都市区出发,经成名高速的金马收费站下高速,驶过一片片花木基地,约莫6、7分钟后,便进入了温江区鲁家滩嘣叭乐园——绿康蔬菜家庭农场就在它的身后。
付成英走向嘣叭乐园背后的绿康蔬菜农场。
玉米苗、南瓜苗、向日葵苗抽出新芽,茄子叶、土豆叶迎风招展……刚踏入这家农场,地里的勃勃生机让人眼前一亮。跟随付成英的引领,可以看到农场分为大田体验区、蔬菜大棚区、特色餐厅等,大棚里几位村民正在给小番茄搭架子,棚外则在平整土地,准备种植水果黄瓜。蔬菜园旁边还有很多游乐设施,付成英介绍,到了周末或节假日,许多城市家庭会带孩子来体验采、种、收蔬菜瓜果的乐趣。
村民在绿康蔬菜农场务工,周边花木错落有致。
而在蔬菜园边,花木景观错落有致——这都是余军等几名农业职业经理人的“杰作”。余军是嘣叭乐园董事长,也是温江的一名花木匠,在绿康蔬菜农场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农场用地、投资入股、客流引进、特色餐饮打造方面,给予了付成英大力支持。
当然,除了花木,田边、路边相映成趣的鹅卵石也是这里一大特色。去年底以来,付成英将这片荒滩湿地改造成了蔬菜基地,而地里混杂的鹅卵石从一块难以处理的“心病”,如今成了用作景观打造的原料,得到充分利用。
嘣叭乐园和绿康家庭农场其实是“共生”关系。余军在2022年尝试转型,开设了嘣叭乐园,但因业态不够丰富,客流量迟迟未能达到预期。于是,他想到了同是温江区农业职业经理人协会副会长的付成英。彼时,付成英正在探索蔬菜采摘体验项目,而她的盛彩花卉农场空间较小,开拓潜力有限。
两人一聊,发现对方都有为温江花木转型探路的想法,就这样一拍即合:嘣叭乐园把临河的空地让出来,付成英则进场施工改造土地、种植蔬菜,这样一进一退,竟腾挪出了更大发展空间——游乐园依托农场提供的蔬菜体验采摘等新业态,将带来更大客源。
▋过去的成功模式得到复制
绿康家庭农场占地面积达到70多亩,与位于和盛镇李义村的盛彩花卉家庭农场相比,这里空间更大,更有利于付成英施展抱负。去年年底以来,为了让农场早日投入运营,她起早贪黑,几乎每天都在农场干活,今天带着工人们栽种茄子,明天又忙着覆膜种大棚番茄,花卉农场则交给儿子、儿媳打理。
付成英(右)带着孩子们在盛彩花卉农场采摘蔬菜。受访者供图
这家农场也终于在2023年12月投入运营,令付成英欣慰的是,花木林间套种蔬菜的模式成功得到复制;但成功往往来之不易,习惯了修剪花木的手,如今又扛起锄头种蔬菜,转型的背后是她大量的艰辛付出和不断摸索的决心和勇气。
付成英透露:“林间种植蔬菜+游客体验采摘”成功的关键在两个方面,一是应利用花木基地的空地集中种植,而近年来花木行业不景气,许多农户在售完苗木后,并不急于再栽种,空余的基地面积日益增多,也给蔬菜套种带来了更大的空间;二是要吸引游客,发展体验采摘,创造更大收益。
“我们种植的生态蔬菜,品相好、口味好,在采摘时非常受欢迎,比如莲白能够卖到15元/公斤,非常有竞争力。”付成英说。正是因为这样,结合了农场和游乐园的“综合体”发挥出“强强联合”的优势,每个周末客流量达到近3000人次,发展潜力巨大。
当然,目前农场也面临一些现实的困难,如因为清理荒滩鹅卵石,增加了改造成本。另外体验游客大多是散户,需要拓展营销思路。付成英都找到了应对方法,鹅卵石“变废为宝”,就是她的想法:一块块鹅卵石成为蔬菜园内道路、花台、蔬香小径的填充材料,品相好的还被用作亲子彩绘,被孩子们领走;入园消费的群体也“日益多元化”,除了依靠游乐园引流,付成英还利用社工、学校、活动等渠道拓展经营,4月初依托本地社工组织举办的一场“亲子农耕慈善体验活动”,吸引小学生到田间种植番茄,体验人数达到200人次以上。
孩子们在绿康蔬菜家庭农场体验采摘乐趣。受访者供图
“当然,农场务工的多是60岁以上的工人,后续发展感觉有些吃力。”付成英坦言,农场用工等仍是现实的困难。
点评
四川省家庭农场发展创业联盟副秘书长刘彬:
付成英创办的盛彩花卉农场是一家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场,在已取得一定成绩之后,她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继续领办一家以农旅融合为主导的新农场,主打的蔬菜体验采摘,同时又解决了周边闲置劳动力务工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为他人领办家庭农场提供了借鉴思路。
绿康蔬菜农场目前发展态势较好,但要注意保持适度规模经营,做到土地集约化利用,提高单位面积产出,要多用科技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务工投入、增加收益,另外可加入农耕文化、农业科普等元素,让更多游客了解一粒蔬菜种子从发芽到餐桌的过程。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