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彭州完成了人生第一次打野,收获了好多的蕨菜和笋!” “新手小白想体验打野,想找个搭子一起。” “鹤鸣山打野,我们是认真的!” “这是我挖过最好的几条打野路线,折耳根、鸭脚板、野葱、羊肚菌任君采摘。”

近日,成都“打野”(即带一定徒步性质的上山挖野菜的活动)在各大社交媒体上火了,不少关于此的帖子均获得了不错的浏览量,博主们晒出大量收获满满的图片,许多网友在帖子下方评论“想去”“带我一个”等。

“打野”让人着迷,它的乐趣究竟在哪?成都好的“打野”路线有哪些?新手小白是自行前往还是报团更好,需要注意哪些内容?

网友采摘的折耳根。

徒步博主意外发现“打野”火了

乐趣满满的“打野”:不止于采摘、赏花和diy食物

3月9日,身为徒步和宠物博主的谭女士在网络上发出了她的第一篇“打野”经验贴,令她意外的是,帖子竟然受到了很多关注。后台收到不少私信的她,又陆续发了几篇帖子,她还因此搭建了一个有着300余名“打野”爱好者的群。

“这段时间以来,我热度最高的一篇帖子有2万的阅读量。”她告诉封面新闻记者,“其实我和闺蜜每周六都会去徒步,这项活动陆陆续续进行了三年时间。春天打野、夏天溯溪、秋天打柿子,因此我们很清楚每个季节山里可能会有哪些果实,可以有计划地实施活动。前段时间,我们发现今年进山打野的人特别多,才意识到这项活动好像火了。上周六,我们看到鹤鸣山下可能停了数十辆车,大家都拿着小篮子、小锄头等工具,场面很是壮观。”

谭女士和闺蜜带着宠物在成都周边山上徒步。

热爱徒步的谭女士积攒了一些“打野”经验,大邑县老虎凼、季禅沟、鹤鸣山大坪村以及彭州猫儿庵是她认为值得一去的几个地方。“成都周边很多地方我都去过,但总体比较下来,觉得西门更值得一去。因为西边的山里雨水更充沛,土壤相对潮湿,适合野菜生长。”

关于路线的选择,谭女士建议,新手小白在看见大v博主推荐的路线并前往时,可以灵活处理。“大v发的帖子曝光度高,该路线会很火,按原路线前往的话,可能会空手而归。所以看见人多的话,可以在安全的前提下,去附近的小路寻找,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

谭女士认为自己“打野”的风格更偏向于保守,怕食用野菜中毒,所以不会采摘不认识的。在这个季节,她推荐大家可以去尝试采摘蕨菜、野葱、折耳根、鸭脚板(鸭儿芹)、水芹菜、鹿儿韭、清明草等。每当收获野菜之后,谭女士会自己拿回家制作食用。食用的方法有许多,清明草可以做馍馍,野葱既可以熬葱油,也可以包饺子,折耳根可以当天凉拌了吃......

谭女士晒出的徒步收获。

出去走走吧,你会感受到许多快乐!在谭女士看来,徒步“打野”的乐趣有很多。“成本低、能锻炼身体、能感受风景、能diy食物提升厨艺......这段时间的春天实在太美了,山里的空气、新冒出的树芽、朵朵的云彩、遍山开满野花,这些不仅能吸引大人,也会吸引孩子们。每当挖到了东西、回家制作成美味,更会有意外的快乐和成就感。”

“打野”虽好,不要盲目跟风

切记勿食葱莲,中毒严重可能危及生命

相较于谭女士,杨女士的“打野”经验则没有那么丰富。4天前,她发表了一篇帖子,名为“打野清醒点,姐妹们不要盲目跟风、期望太高”。

杨女士晒出了当日自己“打野”走的步数。

在帖子中,她写道:今天暴走一天,换了三个地方才打到肥肥的野葱。“打野”的人太多了,僧多粥少。地方那么大,位置却只能说个大概,山里信号又不好,很难找,空军(指空手而归)的概率真的很大。她告诉记者,自己是去年“入坑”的,曾经还挖到过羊肚菌。发这篇帖子的目的是提醒新手小白,尤其是没有徒步经验的人,要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再出发。

杨女士采摘到的野葱。

对在医院从事药剂工作的杨女士来说,“打野”虽然很有趣,但更重要的是想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她说道,“比如说,葱莲就容易被当成野葱食用,但葱莲是有小毒的,且在成都都很容易见到。尤其是对于没有经验的人来说很危险,因为他们无法从外形上来区别两者,容易误食用。”

通过查询,记者注意到,葱莲是石蒜科植物,又叫做肝风草,误食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呕吐、腹泻、浑身无力、昏睡等中毒反应。

网友评论,称野菜可能有农药。

同时,在一条条上山打野的攻略分享帖子中,也有热心网友评论提醒,“一定要洗干净,小心打了农药。”记者了解到,正是春种时,山上农户有可能会进行施肥除虫工作。在此,特别温馨提醒市民朋友,对不熟悉的野菜不采摘、不食用,采摘后应拿回家洗净、煮熟。若出现食用野菜中毒反应,应停止食用、催吐,同时携带剩余野菜、野蘑菇及呕吐物,及时就医。

温馨提醒:

野菜采摘后可先用淘米水泡半个小时

春季是野菜长势正好的季节,记者温馨提醒大家,处理、食用野菜时需要注意:

1.野菜比较脏,采摘回来后先用淘米水泡半个小时;

2. 很多野菜里面都含有较多的生物碱和单宁,烹饪之前一定要先焯水;

3. 食用野菜前留存少许野菜或拍个照以便中毒后鉴别种类,食用野菜后若有不适,及时就医;

4. 婴幼儿、孕妇、乳母、老人以及对野菜有过敏史、消化系统存在疾病的人群,不建议食用野菜;

5. 野菜一次不宜吃得太多。

谭女士提醒,去户外遇到不认识的植物可以用“形色识花”拍照上传识别,一定要谨慎食用野菜。(张君 记者 杨澜 杨霁月)(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