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洪瑜

2030年前,四川将全面建成设施完善、节水高效、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的现代化省直大型灌区。这是1月17日,记者从四川省水利厅在成都召开的“全省大型灌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获悉的信息。

会议现场

会议明确,四川将以“六化”建设为路径,分三大步骤推进省直大型灌区高质量发展

何为“六化”建设?2021年以来,省水利厅全面实施一体化、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企业化、半军事化“六化”建设,着力破解省直大型灌区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六化”建设启动以来,省直大型灌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23年省直大型灌区供水量近100亿立方米,占到全省四成多,有效支撑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2023年的春灌期间,省直大型灌区为田间供水22亿立方米,连续三年实现满栽满插,助力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值得一提的是,大运会期间,都江堰灌区高效供水补水4亿立方米,保障赛事成功举办。

不过,当前我省与全国灌区建设先进省份相比在发展质量还有较大差距,加快高质量发展紧迫性十分突出。从发展机遇上看,全省水利年度投资今年将历史性达到800亿元,在建工程投资超3000亿元,同比2020年翻了两番,增加了四倍,全省上下持续掀起大兴水利、大办水利、办大水利的新高潮,大型灌区高质量发展正当其时。

我省将以“六化”建设为路径,推进省直大型灌区高质量发展。即以“一体化”为核心要求,形成“省牵头”、“市参与”的共建合力,实现灌区与地方经济社会“两个高质量发展”;以“信息化”为显著特点,加快水网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智慧化管理,提升灌区生产力;以“标准化”为主要抓手,进一步厘清水利工程管理保护职责,科学评价工程运行管理水平。加快推进灌区标准化管理,保障工程运行安全和效益充分发挥;以“规范化”为普遍形态,统筹各发展要素和业务工作,提升内部运转效能,构建与灌区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权责一致、制衡有效、运行顺畅、执行有力、管理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以“企业化”为内生动力,多举措做实增收节支,壮大发展资金池,厚植发展优势;以“半军事化”为基本保障,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以此为基础,我省将分三大步骤推进省直大型灌区高质量发展。2024年前,“六化”建设纵深推进,全省骨干水网运管水平迈上新台阶,高质量发展初见成效;2025年前,“六化”建设全面完成,都江堰“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灌区榜样成功打造,全省骨干水网运管水平大提升,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30年前,设施完善、节水高效、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的现代化大型灌区全面建成,灌区之间联网互通,现代骨干水网运管体系全面完善,水安全保障能力有力支撑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四川现代化建设水利基础筑牢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