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薛维睿

一个个诙谐故事鲜活幽默、一句句正宗方言川味十足……10月28日,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四川谐剧创作与表演人才培训”汇报演出暨研讨会在四川传媒学院举行,学员们轮番上台表演,以精彩的谐剧演出为此次培训交出亮眼答卷。

“四川谐剧创作与表演人才培训”是四川谐剧历史上第一个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该培训项目于今年8月底正式开班,在成都展开了为期两个月的丰富培训课程。“今天的汇报演出精彩纷呈,作品面向社会、源于生活,完成度很高,喜剧感满满。”戏剧曲艺研究专家杜建华表示,“从谐剧创作和表演的角度来看,这次培训的目的完全达到了。”

汇报演出

聚焦现实 优秀学员作品集中亮相

《爱心》《安检风波》《等》《来不起了》……演出舞台上,8个谐剧表演作品集中亮相,一人上场、满台生辉,观众席不时响起阵阵掌声和笑声。

谐剧的表演形式被概括为“一人独演,独演一人”,演员调动想象力,虚实结合地与观众互动,幽默与感动并存,优秀的谐剧还具有批判性和现实意义。当天的演出作品不乏针砭时弊的题材,不少作品还聚焦文明养宠、食品安全等当下热门话题。

作品《等》讲述了一位妻子等待丈夫归来,最后等来的却是丈夫在森林救火中牺牲的消息。编剧、表演苟婷婷来自巴中市平昌县文化馆,过去没有任何谐剧的表演经历。“作为从零起步的表演者,这次课程对我帮助很大,不仅回溯了谐剧发展历史,还现场进行表演展示与解析。”苟婷婷说,“现在感觉驾驭舞台的能力明显提高了,以后有机会我想转型,争取在谐剧表演上有所发展。”

汇报演出

作品《安检风波》以一次餐饮场所安全检查展开,以幽默诙谐的形式强调了“安全无小事,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过去我主要从事快板书、相声表演,这次学习为我打开了谐剧表演的大门。”表演者陈浩是来自自贡的曲艺演员,他表示,这次授课的老师都是川内名家,有着扎实的艺术功底,“他们懂舞台、懂观众,除了在舞台表现力、表演节奏等方面给我们指导,还让我们在学习传统表演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如何创新发展。”

“经过这次学习,我们不仅在理论上进一步认识了谐剧,也在剧作、导排、表演全流程上实现了‘作品立在舞台’,让我们逐渐感受到谐剧传达的艺术力量。”学员胡楚梦说,“这次的学习虽然告一段落,但给我们每一个学员都埋下了谐剧的种子,未来一定有机会生根发芽。”

汇报演出

守正创新 为谐剧传承培养后备人才

“今天的汇报演出让我感觉很震撼,学员们都具备良好的表演艺术功力,在谐剧创作和表演方面大有可为。”在“四川谐剧创作与表演人才培训”研讨会上,川剧表演艺术家许明耻表示,艺术人才培训并非一蹴而就,希望学员们能守正创新,成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型喜剧人才。

成都市文化馆一级编剧谭昕对学员们在表演、编剧等方面给予了好评,也从作品立意、表演层次上提出了进一步的建议。作为导师代表,四川艺术职业学院一级导演蔡雅康表示,谐剧的传承发展关键在人,如今的谐剧发展需要大批创作者、表演者、研究者、辅导者以及观众,希望此次培训能让更多人看到谐剧、了解谐剧。

四川谐剧由著名曲艺家王永梭创立,是介于曲艺与戏剧之间的艺术样式,因运用以幽默、风趣见长的四川方言,寓庄于谐,故名“谐剧”。1939年发展至今,涌现出沈伐、叮当等一代代优秀表演艺术家。

“当前,谐剧艺术面临人才短缺、缺乏高质量作品的问题。”四川省艺术研究院院长、项目负责人谢竹峰介绍,此次联合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四川传媒学院申报立项并组织实施的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目的就是通过专业培训学习的形式,搭建谐剧中青年人才培养平台,为谐剧艺术传承发展培养一批后备人才,适应谐剧舞台艺术传承和长远发展的需要,推动谐剧艺术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研讨会现场

此次培训为期两个月,以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形式展开。授课教师除了四川谐剧的代表性传承人,还包括川内著名导演、编剧、演员等,就谐剧的历史发展、表演风格、创作结构、审美艺术、社会责任与创作使命等方面带来了细致丰富的课程,带领学员们进行采风和创作,为他们的汇报演出指导把脉。

“培训结束不是终点,而是学员们新的起点,希望大家能继续在各自的舞台深耕细作,推动谐剧艺术传承创新发展,让谐剧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谢竹峰说。

四川省艺术研究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