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把刀”插向中国——从朝鲜一把刀插在我们的头上,从台湾一把刀插在我们的腰上,从越南一把刀插在我们的脚上

近现代的历史证明,不敢斗争注定失败,敢于斗争才有希望,善于斗争才能胜利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人民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打出了国威军威

文 | 徐焰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杜鲁门政府悍然派兵进行武装干涉,以美国为首的由16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军”全面投入战争,美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不顾中国多次警告,越过三八线,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和乡村,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朝鲜处境危急,中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朝鲜劳动党中央和朝鲜政府请求中国直接出兵援助其作战。

1950年10月,对刚成立一年的新中国来说,是一个极不平凡的月份。毛泽东同志于当年10月2日下午、4日下午、5日下午,先后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和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研究出兵援朝问题。直到5日下午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形成了一致认识,作出了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战略决策。

1950年至1953年,英勇的志愿军战士过江杀敌。历经了70载风云变幻,如今,曾“一穷二白”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军事实力更有了天翻地覆的巨变,在栉风沐雨愈发灿烂辉煌的共和国史册里,我们仍能体会到这场战争带来的深刻影响。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人民的胜利。这成为新中国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支撑点。这场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的军威,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范例;这场战争,为中国创造了和平的发展环境,保卫了新中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安全,重新树立起中国的大国尊严,也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巨大贡献;这场战争,留下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深刻证明了并将继续证明着:一个觉醒了的,敢于为祖国光荣、独立和安全而奋起战斗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鉴往知来。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和发展权利不容侵犯,中国人民同其他国家人民的交流合作不容破坏,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不容破坏。一个发展中的强大中国,将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让和平薪火代代传承。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向美军发动进攻(1951年摄)    摄影/本刊

面对威胁必须敢于出拳

抗美援朝战争,可称为中国近现代史上最为扬眉吐气的一场对外战争。

回望历史,鸦片战争后,中国屡遭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国家濒临灭亡边缘,为数2万人的八国联军曾长驱直入北京,2万日本关东军轻易占领东三省。而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新中国刚刚诞生,就能出兵境外,将几十万人的“十六国联军”打得狼狈败逃。中国在朝鲜战场同世界最强手进行局部战争并能获胜,展示了自身的军事强国力量,奠定了“站起来”的国际地位。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国际上有关朝鲜战争的档案解密,有的人受到西方影响对这场战争提出不同看法。尤其是美国人总在“谁打第一枪”问题上大做文章,并对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解密的相关档案进行曲解,意图颠覆战争中的侵略者和被侵略者。

1992年夏天,笔者作为中方学者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参加了对苏联解密的朝鲜战争档案的鉴定。仔细考察历史档案,可以看出当时美国武力干涉中国台湾蓄谋已久,利用朝鲜内战爆发出兵只是借口。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称霸太平洋地区的政策就同中国革命力量的发展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杜鲁门政府在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并想变中国为其附庸的努力失败后,在1949年夏天曾让时任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留在南京同中共方面接触谈“建交”问题,条件却是要新生政权“履行国际义务”,即承认旧政权给予美国的在华特权和债务。一向以反对帝国主义为宗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承认国民党的卖国条约,再背上国民党政府欠下的巨额“阎王债”。当中国共产党拒绝了这些要求后,美国拒不承认新中国。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美国当局感到分化中苏的企图落空,又倾向于以武力控制中国台湾。同年4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第68号文件决定在远东实行强硬政策,远东美军也积极准备出兵台湾,只等待一个借口。

周恩来同志曾在志愿军干部大会上指出:“我们和美帝国主义较量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就看选择在什么地方。”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马上在朝鲜、越南以及中国台湾地区三个战略方向采取侵略行动。毛泽东将之形容为“三把刀”插向中国——从朝鲜一把刀插在我们的头上,从台湾一把刀插在我们的腰上,从越南一把刀插在我们的脚上。

1950年10月,面对美国侵略,应朝鲜劳动党和政府的请求,为维护正义,保卫中国领土安全,捍卫和平,中共中央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

历史证明,这是一个有远见的英明决策,其策略也是高明的。在美军已控制台湾和兵临鸭绿江边时参战,在政治上有理;选择最便于发挥自身陆军优势的朝鲜北方打击侵略军,在军事上有利;“以志愿军名义”而不以国家名义宣战以限制战争规模,在行动上有节。

1950年10月19日,彭德怀司令员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同年10月25日,中国的抗美援朝战争正式打响,这是一场保家卫国的反侵略正义战争。

需要厘清,“朝鲜战争”与“抗美援朝战争”是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朝鲜战争是朝鲜内战,不在中国控制范围之内;但抗美援朝战争是美国逼到中国家门口了,我们不能不打。刚刚站起来的中国,尚未建立起有战斗能力的海空军,无法在台海实施反击,只能选择在朝鲜半岛反击美国的侵略,这样才能“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志愿军用“气”压倒了敌军的“铁”

中国敢于出兵朝鲜反击美军,是美国当权者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没有料到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GDP占全球三分之一,拥有最先进的武器装备。而此时的中国无论经济力量还是军队武器装备,都与美国无法相比。刚刚成立一年的新中国,接手的是旧中国遗留的烂摊子,多年的战争创伤未愈,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

对比1950年中美两国经济实力,可以看到,美国钢产量为8772万吨,中国60.60万吨;美国工农业总产值2848亿美元,中国只有574亿元人民币。

而中美两军的装备差距更大。美国拥有世界最强大的海军和空军,有原子弹,从朝鲜战争一开始就将海空军投入了作战。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海军和空军还在组建过程中,没有形成战斗力。地面部队,美军一个师的装备就大大强于解放军一个军的装备。美军装备着坦克、装甲车、榴弹炮、高射炮、飞机等现代化武器,拥有制作精良的皮靴、大衣、手表、指南针等用品;而中国人民志愿军则使用着“万国造”的枪支,身穿单薄的军装、黄胶鞋……

此时的中国一穷二白,却拥有一支历经了二十多年战火锻炼的英雄的人民军队,陆战经验非常丰富。美国此前援助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又入侵中国台湾和朝鲜,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怒,形成了各界民众一致拥护抗美援朝的浩大浪潮。中国领导人承认美国经济力和军力强大的这一优势,却又看到美国进行不义之战,有失道寡助和军队士气不高的弱点。特别是美国实行的是全球战略,兵力分布几大洲,中国集中力量于朝鲜这一局部战场,并能得到苏联的部分援助,就有可能取得局部战场上的胜利。

近现代的历史证明,不敢斗争注定失败(如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实行“不抵抗”政策丢了东北),敢于斗争才有希望,善于斗争才能胜利。志愿军出兵后,指战员们都牢记毛泽东发出的“美国反动派也是纸老虎”的豪言壮语,以大无畏的精神投入了同世界技术装备最好的强敌的战斗,再加上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才能以绝对劣势的装备克敌制胜。

如果单纯拼火力、拼物质条件即讲“硬实力”,中国远不是美国的对手,但志愿军的英勇精神却能以“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弱项,能以己之长击敌之短。入朝部队发挥近战夜战的特点,以灵活的战术实施穿插迂回,出国仅两个月便连续取得两次战役的胜利,让美军败逃300多公里。美国的《纽约先驱论坛报》曾惊呼,这是“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

可以说,志愿军用“气”压倒了敌军的“铁”。毛泽东同志在谈到抗美援朝时,曾说过这样一句非常形象的话:“敌人大炮比我们多,但士气低,是铁多气少。”抗美援朝战争,靠的就是心中的那一股气。后来,美国军队也曾经形象地将之比喻为“谜一样的东方精神”。这是一种由信念、由信仰所传导出来的精神力量。

战争是精神力量的较量,也是物质力量的较量。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的武器和技术条件,美军在朝鲜战场出现败绩后又不断增派力量反扑,双方进行了反复拉锯的交锋,最后在1951年夏天形成僵持。中朝军队虽在地面部队的数量和战斗力上有明显优势,但美军在海空军方面又居于绝对优势,这使双方在朝鲜战场的整体军力形成了均势。美国当局自感深陷于一场打不赢的战争之中,不得不提出希望谈判停战。中国方面此时基本达到了保家卫国和援救邻邦的目的,迫使敌人以妥协方式结束战争也有利于集中力量于经济建设。

1951年7月以后,朝鲜战场上出现了持续两年之久的边谈边打。起初美方想凭借技术优势达成对其有利的停战条件,中方的立场却是“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上也休想得到”。经过激烈的阵地攻防战,志愿军发明了坑道战的有效作战形式,中朝军队在横贯朝鲜半岛的250公里长的战线上大力“挖洞子”,形成坚不可摧的“地下长城”,解决了“能不能守”的问题。1952年的上甘岭战役证明了志愿军的阵地坚不可摧,1953年志愿军的夏季攻势又突破了金城一线的敌军阵地,这都迫使敌方急于迅速停战。

1953年7月27日,朝鲜战争交战双方签订了停战协定。在中朝方面一片欢呼时,“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军的克拉克上将却感叹说:“我成了历史上第一位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官。”

为时三年零一个月的朝鲜战争,最后基本回到开战时的位置三八线,可谓是平局。中国进行的两年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却是从鸭绿江边开始,将世界头号强国击退500公里并挽救了兄弟邻邦,无论从军事位置还是从政治目标来看,都是一次伟大的胜利。

9月27日,韩国仁川国际机场,中方礼兵护送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上飞机   王婧嫱摄/本刊

锻造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中国,同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富国交战,付出了相当代价。中国人民志愿军先后入朝参战的部队共计290万余人次,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共毙伤俘敌71万余人,志愿军自身伤亡36万余人。同时,新中国也获得了政治、军事、经济上的巨大收益。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新中国“边打边建”,越战越强,军事和经济实力都得到快速增长,成为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

据毛泽东同志的卫士长回忆,朝鲜停战当天,毛主席破例在中南海的园子里清唱了一曲京剧,以表达心中的喜悦。而当时美国高层却充满沮丧,战时任过美国国防部长的马歇尔叹息说:“神话已经破灭了,美国并不是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一个强国。”

这场战争,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这就是: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这一战后,中国人重建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丧失的民族自尊和自信,激发起空前高涨的建设祖国的激情。参军、参战、支前、捐款捐物……声势浩大的全国人民抗美援朝运动有力支援了一线作战,也促进了国内各方面工作的开展。靠着这股气,中国军队以弱胜强;同样是靠着这股气,新中国迎来了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强烈的爱国情怀汇聚成了建设新中国的无穷力量。

战时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这场战争的战费为62亿元,1953年停战时,中国国民收入由3年前的426亿元增至709亿元。战争期间每年的经济平均增长率高达15%,做到了“打仗建设两不误”。

战时根据“共同负担”原则以半价购买苏联武器的30亿元欠款,在战后几年内便还清,而且还债支出比例只占同期全国财政支出的1.3%左右。

这场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前所未有的国际政治地位,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在国际上软弱可欺的形象,赢得了和平的发展环境。这场战争的胜利,意味着帝国主义在东方架起几门大炮就可以征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保卫了新中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安全,重新树立起中国的大国尊严。

经历了这场战争,中国赢得了苏联的尊重,获得了156项重大工程援助以奠定工业化基础,这相当于苏方对华提供了本国工业化系统的一个缩小版及全套技术,这一收益更是难以用简单的金钱数量来计算。如果新中国不进行抗美援朝这一战,取得这样的经济回报是不可想象的。

这场战争,打出了人民军队的军威,让新中国被世界公认为军事强国。这一战推进我军进入了建设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强大军队的新阶段。通过引进苏联武器和国内设厂仿造,人民军队改变了“小米加步枪”的落后状态,并在朝鲜战场的实战中锻炼掌握了新装备的使用。毛泽东同志在战争后期曾说:“现在空军也有了,高射炮、大炮、坦克都有了。抗美援朝战争是个大学校,我们在那里实行大演习,这个演习比办军事学校好。”通过这场战争,新中国打出了一个实力位居世界第三位的空军(当时仅次美苏),打出了一个强大的炮兵,并开始全面建设装甲兵,其他技术兵种也有很大发展,这又为后来的国防现代化提供了最初的基础。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但中国人民志愿军以旺盛的斗志和高昂的士气,创造了以弱胜强的战争范例,锤炼锻造出一支经过严酷战争洗礼的人民军队。有了这支能打硬仗、敢于胜利的“钢铁长城”,中国不会惧怕任何人任何势力的挑衅。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如今,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已有70年,中国GDP总量已跃居第2位,现在的中国正步履铿锵地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此时,追念抗美援朝的英雄业绩,更能深刻感到那场战争的伟大意义:当年的新中国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面对全球超强的美帝国主义,以不畏强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革命胆略和非凡气魄赢得了伟大的胜利,这正是前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作者为著名军史专家、少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