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兵素有“战争之神”的美誉,但在朝鲜战争初期,我军炮兵的数量和质量却与美军有着数十倍的差距,战争的强度与烈度,催促着我军炮兵的加速发展。1950年冬开始,8个步兵师的近5000名干部紧急集结于位于沈阳的军委炮校,他们要在3个月内完成从步兵到炮兵的转变,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开始了。

“为建设强大的人民炮兵而奋斗”,毛泽东主席这一激励了中国炮兵近70年的号令,如今重新被镌刻在它的发源地,位于沈阳东大营的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士官学校中央。1950年秋,在与美军的首次较量中,我军只有3个炮兵师,火力的射程和数量严重不足,防空力量几乎为零。

抗美援朝老兵 南启祥(85岁):我们一个师就几门炮,人家一个师100多辆坦克,有多少门火炮,就这个军事上的悬殊太大了。

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士官学校校史办主任 王永涛:毛主席和党中央采取果断措施,立即调集了八个步兵师,改装成炮兵师,那么中央军委就把这种改装干部的培训任务,交给了我们学校,当时叫军委炮校,那么这批改装干部经过短期的培训之后,再回到部队,培训他们的战士,然后开到朝鲜前线参加作战。这八个步兵师,上到师长下到排长,都在我们军委炮校培训,为期是两个月的时间。

一个成熟炮兵的培养,至少需要一年多的时间,而留给志愿军炮兵的时间却只有两三个月。

抗美援朝老兵 南启祥:通过理论学习,通过实弹射击,然后基本掌握了这个火炮的战术技术性能,能够打准了,能够打出去了。再打起仗来,边走边打了,边走边训。

就在同一时间,朝鲜战场上,美军的飞机在志愿军头上肆无忌惮地扔着炸弹,刚从东北军政大学毕业的李维波,由步兵改为防空炮兵,炮校集训后,李维波和他的同学立即进入朝鲜。

抗美援朝老兵 李维波:当时团部下来一个命令说,打起仗来呀,学员兵一定要进防空洞,哪个连队学员兵要受伤了,连长要受责任。但是我们一看到炮弹爆炸,我们在防空洞就待不住了,我们就都跑出来了,跑到阵地上抢救伤员,代替伤员参加战斗。

初踏战场,美军的飞机就不期而至。

抗美援朝老兵 李维波:这次轰炸,炮二班的班长,共产党员,他在指挥战斗的过程中,阵地落了一发炮弹,他身负重伤,趴那指挥战斗,继续打出了三发炮弹,牺牲在炮位上。这次战斗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特别是共产党员的英雄形象在我心中树立了丰碑。

随着大批改装的炮兵部队源源不断地投入战场,战场面貌大为改观。1952年12月6日,李维波使用新型高射炮击落美军F-84战斗轰炸机一架,这也是美军唯一坠落在我国境内的作战飞机。

抗美援朝老兵 李维波:抗美援朝开始美国不承认侵略中国,这架飞机掉在中国,所以美国他只有承认了,所以打掉这架飞机的意义很大。我到现在都记着这个驾驶员的名字叫拉尔卡麦龙。

为建设强大的人民炮兵而奋斗

这所炮兵学校走出的4800多名炮兵骨干,成为中国炮兵发展壮大的种子。当年的军委炮校如今转隶为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士官学校,这所从炮火中走来的军校从未停止过前进的步伐。

随着军队转型的深入发展,远火、新型防空导弹等大批新装备开始列装部队,这所我军历史最为悠久的炮兵学校又一次站在了变革的十字路口。

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士官学校防空兵系教授 刘洪义:卫星制导、远程火箭炮、无人侦察机,炮兵防空兵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我们仍然拿着用了十几年的教案,去教从部队来的学员能行吗?

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士官学校教务处处长 朱性彬:当年朝鲜战场上那些老前辈给我们作了很好的榜样,我们的课堂连接部队、我们的考场对接战场,教员们在“战场”中“边打边教、边打边学,让学生在战火中成长,在战火中毕业”。

炮阵地在哪里,课堂就在哪里。不久前,我们的记者就跟随线膛炮教研室的刘兴彦教授来到位于渤海湾的一处实弹射击靶场。

陆军某海防旅指导员 杨占鹏:2017年军队编制体制和规模(结构)改革之前,我们连还是一支纯海防步兵连队,一没有训练教材,二没有实弹射击的经验,完全是从零开始。刘教员过来之后一次次教我们练操作,指导我们打实弹。

火炮是新的,人是从步兵改装而来,这个连队面临着70年前跟抗美援朝的炮兵前辈们同样的课题。

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士官学校炮兵系教授 刘兴彦:我多次深入到火炮生产厂家进行调研,使院校、部队和厂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信息有反馈、修正有回路的闭环,就是这样集多方力量来保障部队的训练,使部队战斗力的生成驶进了快车道。

抗美援朝老兵 南启祥: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我们的责任。是英雄是好汉,战场上见,保卫祖国就得上前线。

70年前的战争,已化作校园里的一座座英雄的雕塑,一块块纪念的石碑,漫步在这条用英雄命名的路上,刚入学的新一代炮兵人深感责任重大。

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士官学校学员 周士钰:战争其实并没有离我们远去,和平是要靠我们这一代人用手中的大炮去争取的,随着我们的炮兵发展,我们的大炮是越打越远、越打越准,我相信,在未来战争中我们的炮兵一定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一定能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