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名片

孙福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起草组主要成员。曾主持《“十二五”及未来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愿景研究》《科教结合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国家社会公益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等重大研究课题30多项,是我国科技规划与战略研究、科技政策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

川观新闻记者 刘志杰 熊筱伟; 摄影/剪辑 吴枫

把成渝地区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党中央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一个重要定位。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采访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孙福全。


孙福全不仅是我国科技规划与战略研究、科技政策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也曾任职四川省绵阳市副市长,对四川科创水平和世界科技走势都非常了解。接受采访第一句话,他就明确,建科技创新中心,抓手在于共建西部科学城。随后他围绕西部科学城乃至“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给出了一系列务实建议。


谈抓手:建设西部科学城首先要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基础研究需要政府更多发挥作用。地方政府可以优先支持面向问题和需求导向这两类基础研究项目,要有意识围绕川渝地区提出的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

记者:您说建科技创新中心,抓手在于共建西部科学城。从名字上看,西部科学城和其他科技城相比,是更侧重于“科学研究”而非“科技创新”吗?


孙福全:是的。新一轮科技创新趋势,决定了我们需要非常重视原始创新。因为一方面,我们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进程中,并且一些基础领域的科研突破速度有所放缓,这对我们后发国家是科学追赶的机遇。而另一方面,美国对中国的科技战也显示出,大国之间的科技竞争越来越激烈,一方面暴露了我国在基础科研领域有短板,另一方面也看到我国在5G等领域已经进入创新“无人区”,从跟跑变成领跑。所以对原始创新有更迫切的需求。


对川渝来说,高校院所密集,具有较好的科研资源优势,但与此同时和东部在原始创新能力等方面也存在差距。共建西部科学城,就成了填补差距一个很好的抓手。当然,川渝不是简单向东部看齐,而是要突出学科特色,发挥自身优势。


记者:有个现实阻力是基础创新领域研究回报周期特别长,市场可能很难配合进来。


孙福全:确实,基础研究一般来说是市场失灵程度比较高的领域。所以需要一般政府更多发挥作用。


首先,开展重大基础研究往往需要一些大的科学装置,但这种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投入非常高,企业一般没有投入能力。所以政府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需要加大投入。


其次,科学城需要加强战略科技的研究,也就是满足国家安全和国家重大需求的研究,这方面市场也是失灵的。因此,政府需要加强对战略科技力量的投入。现在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都是有战略科技力量的,但需要适当的重组或整合。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建设国家实验室是一种有效方式。


再次,一些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存在部分的市场失灵。因为长远看肯定还是有回报的,但是关键技术攻关需要大量资金,很多企业承担不起。所以建设西部科学城,要有意识围绕川渝地区提出的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特别是一些卡脖子技术,要举全省之力,通过设立一些重大的科技专项,或者是组建一些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方式,来进行联合攻关。


需要注意的是,基础研究分为单纯满足好奇心的,和面向问题和需求导向这两类。对地方政府而言,可以优先支持后一类的基础研究项目,尤其是一些交叉融合领域的项目。这些领域更容易取得突破、见到实效。另外由于我们不少技术进入“无人区”,所以还有必要考虑颠覆性创新的特色,引入“非共识”项目,不因意见不合就抹杀掉颠覆性创新的价值。


记者:成渝两地都在建西部科学城。怎么协同分工呢?


孙福全:一方面就是在政府层面上的协同,需要加强统筹协调,考虑建立由科学城建设相关各方组成的推进机制的或者管理机构。


第二就是创新主体要加强协同,比如说共建研发机构,共建产业技术联盟,共同申请承担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共同开展国家科技合作等等。


第三就是科研基础设施的协同,因为在川渝地区,特别是在四川,大型的科学仪器、大型的科学基础设施非常多,所以要建立科研仪器设施的开放共享平台,加强科研基础设施的开放共享,提高设备利用率。


最后很重要的是政策协同。其实四川有一些很好的政策,也开展了全面创新改革实验,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可以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过程当中进行推广。


谈特色:成渝地区科创中心的一个侧重点是产业创新

四川创新的生态比较好,发挥优势应注重产业创新,可以加强和粤港澳地区产业创新合作、加强和北京地区原始创新方面的合作,承接东部转移出来的先进产能。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产业化的示范应用,要一体化发展

记者:除了西部科学城建设,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还需要注意什么?尤其是和北京、上海等地在建的科技创新中心相比,成渝地区科创中心该怎么定位?


孙福全:北京是全国科技资源最富集的地方,拥有国内一流的高校科研机构,所以更侧重原始创新;上海制造业基础好,开放程度高,应该更加侧重要利用国际的科技资源,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粤港澳产业创新活跃,应该更注重产业创新。


而成渝地区,一个侧重点就是产业的创新,因为四川创新创业充满活力,创新的生态也比较好,发挥优势的话就是注重产业创新。这里一方面可以加强和粤港澳地区产业创新合作、加强和北京地区原始创新方面的合作;另一方面,西部地区也可以承接东部地区转移出去的一些先进产能。注意不是那种落后产能,而是相对虽然不是那么高技术含量,但是对地区发展也有重要支撑作用的产业,比如说家电行业、汽车行业、一些电子通讯行业等。


记者:产业创新也是相对比较容易切入的角度。


孙福全:是的。并且科学城本来也就不能说只做科学研究。科学的研究和技术创新、产业化的示范应用,要结合起来“一体化”发展,才是可持续的。所以要采用“一城多园”的模式。


记者:推动“一城多园”模式,哪几个方面要引起重视?


孙福全:各个园区要有相对明确的功能定位,同时,各个园区之间也要加强协作,共同实现科学城的功能。园区不是越多越好,要因地制宜,但具有科学研究功能的园区是不能缺少的。除了成都和重庆的科学城之外,要注意用好中国(绵阳)科技城优势。中国(绵阳)科技城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的、全国唯一的科技城,它应该作为西部科学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科技城包括了科学和技术,再往下延伸就是产业;科学城可能应该更侧重在科学研究这一方面,所以特别要把绵阳在核科学技术等方面在全国独一无二的优势,用足用好。


另外也要强调一下高新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作用。这些区域创新资源比较密集,西部科技城建设要加强与高新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统筹协调,发挥聚集效应,形成建设合力。


记者:产业转化有个具体问题是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甚至有的成果是“本地下蛋外地孵化”。


孙福全:成果转化率高低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最好不要轻易下结论。“本地下蛋外地孵化”也正常,因为我们建的是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那至少你得辐射西部。当然,本地也确实需要一个要营造一个更好的营商环境,能本地转化的就本地转化,适宜外地转化的就外地转化。


其实现在有关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已经比较完善了,下一步要聚焦到解决落实中的痛点上来。还有一个提醒就是要分工明确,搞成果转化的话,要更多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高校和科研机构应该心无旁骛做科研,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本次系列高端访谈活动由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省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与四川日报社联合主办。



相关阅读: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孙福全解读科技革命趋势:重大科技突破进程放缓,后发国家或地区迎来“赶超机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