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邵明亮
申遗成功时间:2018年8月
工程档案
姜席堰位于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境内,始建于14世纪元朝至顺年间,工程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分东、西两条干渠,兼有引水、排洪、排砂和通航等综合功能,至今仍灌溉3.5万亩农田。
一线探访
立夏之后,江浙一带降雨增强,江河水量也大增。
清晨,旭日缓缓拨开山间厚厚的水雾。位于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的灵山江,江水盈盈,江畔村舍田园犹如世外桃源。
在灵山江流经的龙洲街道后田铺村,有一座古代水利工程,名为姜席堰。在2018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以前,姜席堰“名不见经传”,默默深藏在湍急的山溪之中近700年。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姜席堰是古代山溪性河流引水工程的典范,不仅具备传统水利天人合一的理念,更蕴含着可持续灌溉的智慧。
航拍姜席堰渠首工程。
治水之道
建设体现尊重自然、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
“灵山江是典型的山溪性河流,水量丰富、水流很急。”龙游县林业水利局高级工程师周土香指着江面说,由于这种特点,在没有修建姜席堰之前,山区江河对两岸百姓来说是隐患。
灵山江(又称灵山港),是龙游县境内衢江的第一大支流,河道蜿蜒曲折,两岸群山起伏跌宕,溪流时隐时现、暴涨暴落。在建造姜席堰前,灵山江两岸的农民望着江水滔滔不绝,却不能加以利用灌溉,甚至在汛期,江水四处漫灌至田野,给农田造成巨大破坏。
元朝至顺年间,由在龙游任达鲁花赤(元朝官职,意为督官)的察尔可马主持兴建了姜席堰。工程由上堰、下堰两部分组成,为纪念赞助建堰有功的姜、席两位员外,分别把上堰称为姜堰,下堰称为席堰,合称姜席堰。
周土香介绍,所有水利工程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选址,坝址选择对工程结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堰坝基础抗洪水冲刷破坏能力的要求非常高。
古人如何在暴涨暴落的山溪性河流中修建堰坝?
“答案是尊重自然,因地制宜。”据当地水利专家介绍,古人利用江中的沙洲,将姜席堰的堰体设计为上堰和下堰两部分。与拦河修建一座大堰相比,两堰引水的方式大大降低了工程建造难度,堰坝的建造就地取材,用鹅卵石干砌,堰内嵌入松木框,使结构更加稳固。
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对姜席堰有很高的评价,认为它是古代山溪性河流引水灌溉工程的典范。姜堰是主体堰,位于灵山江的主航道,主要作用为抬高水位,使部分江水沿着支流进入引水渠道中,用于灌溉,如遇丰水期,超过堰体的河水将直接流入灵山江下游;席堰属于支流坝堰,目的是将江水导入下游干渠,并将多余水量排放至灵山江下游,起到泄洪的作用。
周土香说:“姜席堰这种尊重自然、天人合一,顺应河势、水势,不过多人为干扰河流的生态治水理念,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应用,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这正是姜席堰主要的技术特征和价值。”
姜席堰的上堰——姜堰。
存续之道
运维彰显人水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思想
“科学的建造工艺、坚硬的结构是姜席堰得以存续至今,并仍能发挥多种效益的基础。然而,如果仅凭这一点,它也不能持续运行近700年。”龙游县史志办原主任黄国平对姜席堰颇有研究。
一方面,姜席堰建筑材料以当地松木、卵石为主,堰脚采用松木框架结构,即当地百姓俗称的“牛栏仓”,与现代合金网袋抛石结构原理相同。后者在现代水利工程基础防冲处理和防汛抢险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这是传统“牛栏仓”结构技术以新的方式延续着生命。
黄国平表示,姜席堰能够持续运行近700年,还在于它的管理制度。他清晰记得,在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专家组对姜席堰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进行现场考察评审时,不少专家就表示:姜席堰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保障了工程可持续利用,对当代水利工程管理具有多方面的借鉴意义。
据介绍,姜席堰自公元14世纪创建以来,一直采取“官督民办”的管理方式,至16世纪末已形成了固定的岁修制度,设有分堰节、开堰节。清代设有堰工局,实施“堰长制”,在府、县政府的监督下,由乡绅具体负责堰渠维修、管理经费、制定章程等事宜。姜席堰这种官方与民间管理的结合,一直延续至今,保证了姜席堰的可持续运行。
姜席堰的下堰——席堰。
“当时的‘堰长制’与现代的河长制类似,这种官方与民间结合的工程管理体制,体现了受益群体共同参与建设和管理的社会组织形式,这是几百年来姜席堰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周土香说。
新中国成立后,当地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对姜席堰进行修建。例如,1950年实施了姜席堰护岸工程,耗费共计7.4万斤大米;2007年,姜席堰被列入了浙江省“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并实施了改造,内容包括引水坝堰加固、节水配套改造、农桥和分水闸改造等,最终完成了灌区渠系改造。
姜席堰现有干渠4条,全长18.8公里,支渠15条,全长30.87公里。姜席堰的灌区总面积3.5万亩,是龙游县重点产粮区。此外,姜席堰还为灌区居民提供生活用水。(图片由龙游县林业水利局提供)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