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
一派东风到此时,春晖无尽满园枝。4月17日,2023年四川省首届川剧汇演活动正式启动。这件盛事是四川重大文化工程活动之一,也是近年来四川首次省级层面覆盖全年龄段的川剧官方大汇演。从4月下旬至5月中旬,来自省内外19家川剧院团(单位)的300多名川剧优秀演员,将送上28场精彩演出。为此,四川日报《天府周末》“西岭雪”版、川观新闻文艺评论频道特约相关专家、学者撰写评论,对本次汇演进行点评,敬请垂注。
刘耀旸 赵怡涓
荣获第十七届文华大奖的川剧《草鞋县令》,是以清代嘉庆年间四川什邡知县纪大奎为人物原型创作的新编历史剧。创作团队以史实为基础,根植于川剧创作生态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融入时代创新元素,编创出这部集艺术性、观赏性、思想性于一体的川剧作品。创新须守正,守正需创新。作为一部具有示范性价值的作品,《草鞋县令》在守正创新这一层面上,可以说是交出了优异的答卷。
首先,在叙事策略上,《草鞋县令》以尊重客观存在的史实为前提,根据艺术需要,对作品进行了合理的艺术化加工。剧目选择以纪大奎调任什邡任知县期间的事迹为基石,搭建了“克服重重困难,炸开李冰陵,疏通洛水”的主体叙事脉络,塑造了纪县令为官清廉、一心为民、勤政务实、勇于担当的人物形象。值得一提的是,在新版的《草鞋县令》中,情节设计并没有规避纪大奎人物的瑕疵和缺陷,而是将其面对名利的犹豫与挣扎真实地呈现了出来。
另外,纪大奎、李冰、张师古都是知名的真实历史人物,作品在保留他们的主要事迹和典型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核心的戏剧假说,也是全剧矛盾冲突的核心线索——张师古将李冰留给后人的治水经验记录在《三农纪》中,并将该书带入坟墓。同时,《三农纪》是张宗法行将80岁高龄时,如愿写成的“千古农家不可无”的宝典,亦是什邡的民间经典。真实历史元素的有机融入,增强了剧目的历史厚重感。
其次,《草鞋县令》充分尊重了川剧艺术的生态规律,彰显了戏剧艺术的本质特征,同时也立足于地域文化,融合了丰富的巴蜀文化元素,充分展现了本土化的独特艺术表达。
其一,作品在如形神、虚实、内外、功法、浓淡、庄谐、雅俗、流派、新陈等的戏曲美学范畴中,展现出浓厚的川剧传统风格。
其二,作品蕴含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唱腔设计中有机融合了什邡的民歌元素,还加入了磬锣、吹打等民间艺术手段。
其三,本剧在唱词和对白中大量融入四川方言俚语,例如,“就像那水冲烂抹布,走一路垮一路”“你惊爪爪的,啥子事哦”“帮重八重” “松泡气胀,前后兜风”等乡间俚语,如此“接地气”的台词设计,使得人物形象更加贴合、情节更加幽默风趣、剧目更富于烟火气。
其四,作品立足于地理文化特征。例如,高景关位于什邡市洛水镇境内,地形险要,形成“两面飞峦皆拱向,中横一派水潺潺”的亭江锁匙。如此的地理特征,也为剧目中“居于高景关之上的五千山民视作罪民、生活困苦”的情节设计提供了合理的背景因素。
还有,红白茶、什邡叶烟等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的融入,更是生动展现了巴蜀的独特风俗风貌。
再者,《草鞋县令》精湛的舞台艺术设计,不仅保留了川剧艺术的传统表现形式,还创新加入了现代舞台思维。剧目以川剧表演为中心,灯服道效化精彩配合,充分彰显了川剧舞台的独特魅力。
一者,剧目的灯光设计精妙、运用老道。定光和追光的动静结合,再配合幕墙的调动,使得场次的切换自然流畅。同时,灯光冷暖色调的巧妙运用,更是有效地展现了环境特征,奠定了场景基调。在高景关等自然场景时,整体色调偏绿;纪大奎在失意时,整体色调偏蓝;吴中隆拔箭时,整体色调偏红。
二者,导演引入话剧的舞台调度方式,纱幕隔开前后场域,充分利用舞台空间,增强了舞台的纵深感与立体感。
三者,在场景搭建上,县衙大门、锣鼓、巨石、屏风、牌匾、立碑等道具的灵活运用,给观众以真切的代入感。
另外,《草鞋县令》的创作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的意象创造承载了中华文化精神内核与文化内蕴,同时也体现了时代精神。
其一,草鞋作为作品的主体意象,其对照者是官靴。脱下官靴,穿上草鞋,看似只是行为动作,实则是精神上的变化。唯有脱下精神上的官靴,才能真正地“官至其七品修”。也唯有穿上草鞋,才能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其二,“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是纪大奎看到乞娃跳下山崖后,悲痛之间吟唱地诗词。苔花般的乞娃不仅是高景关人物群像的代表,也是所有虽力量微薄但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社会群像的代表。
其三,“载魂之舟”承载的是巴蜀人的故土情怀、灵魂观和文化意蕴,其出现也是纪大奎悟道的一个契机。千年前,巴蜀之地河流纵横,便于泛舟,蜀人便有沿水送魂的观念。而“舟”亦让人想起荀子名言“民为水,舟为君”,其中也暗含潜心修德、一心为民之意。虚实相生,现实与诗意相交融,写意化的表达方式给观众以间离效果的同时,也能引起当代观众的强烈共鸣。
文以载道,春风化雨。在当代,“官至七品修”和“官至七品休”的矛盾仍然存在。“无我无造谓之离,有通有达谓之微; 赤子之心,耿耿如一,离微不二!”如此的慎独精神,源于中华文化浸润造就的优秀传统知识分子的逻辑根底。在当代,仍然闪烁着精神光芒。
★
作者简介
刘耀旸,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影视与戏剧系学生。赵怡涓,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影视与戏剧系副教授。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