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收获(微信公众号) | 王秀琴  2023年04月12日15:38

马伯庸已成为一种现象。现象会成为现象热,现象热无疑就成了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

曾追过马伯庸的电视剧,比如《长安十二时辰》《风起洛阳》等,但属于快速地追。时间太紧,但还想多溜溜身边的新鲜物是,可不就得快速!一集只停留两三分钟,遇到好的台词,驻足五六分钟,跳片头、过桥段,走马观花,人物时间事件情节台词了解个大概,算不算快速!?总体感觉是热,是爽,是吸引人。《大医》也是,但不同,读得慢,因为手捧《收获》2022年秋卷,那是一种沉甸甸的感觉,是伸张开了全身毛孔细品慢嚼的不可怠慢,谁让咱偏爱纸质版。

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不小一件事,医者仁心大诚至爱的人道精神,一群热血志士在你眼前雄奔突涌,携带饱满细节,宛如颗颗粒大、水多、果肉饱满的草莓,咋能像猪八戒吃人参果囫轮吞咽,咋能像偶像派演的剧风一样去追!不能么。

《大医》,语言清晰质感满满,画面感特别强烈,还不乏诗意,关键是马伯庸在构思上,可谓花了功夫,就截取了那么几天里发生的事儿。有了以上种种因素,难怪他的作品连连破圈出界,与影视热融胶合。从时间上来说,小说就写了几个时间段,确切地说是几天:

1904年7月,
3日关东,上海,伦敦,关东,伦敦
4日上海,关东
1910年3月两个章节1、2
1910年6月1、2、3
1910年10月一个章节
1910年11月一个章节
1911年10月1、2

大事件,短时间,对应的几组人物,密集情节,置于一个大容器里,即并置于不同空间,浓缩到1904年7月的3号4号、1910年的3、6、10、11月、1911年10月的几天里,时间扫描空间,空间带动时间,时间驱动空间,空间分隔时间,时空经纬融合,显示了高超的“时间魔法”与“空间并置”的写作技巧,构成马伯庸《大医》的一个最大特点。

而人物作为时空的驱动引擎点,马伯庸更是精心布置,1904年7月3日,同一天时间,同一个时段,马伯庸将关东、上海、伦敦三个空间有效并置,像拼图般,同时让读者目睹三位:关东日俄战争中的遇难幸存者方三响、上海大财东姚永庚女公子任性而漂亮的姚英子、在伦敦做公使助手发密电的少年英杰孙希,三位主人公,三幅画卷,同一时代三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徐徐展开的历史画卷,三个各自奏着各自命运交响曲的青年人,我想聪明的读者已经猜到了,这三位主人公,他们一定会在一个机缘巧合的时空里相遇相逢,然后展开他们各自命运的相互见证和重新书写。“沙皇的远东战略,新兴日本帝国的勃勃野心,风雨飘摇的清国统治,后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政策……全球的政治板块像西伯利亚的流冰一样交错碰撞,崩裂融合,释放出无数能量”,小人物,大视野,“老青山的悲剧,不过是时代剧变传递到末端的一丝细微颤动。可这一丝极微小的颤动,对一个人、一家乃至一村的徒劳挣扎,究竟有何意义,这些灰尘在风暴中到底会飘向何方”,寓示着方三响及其两位,乃至那个时代所有人的命运走向。

那么这个令三人相遇相逢的点是什么呢?共同的赤子之心,共同的时运之忧:能否为救苦难同胞,共同见证当时衰弱不堪的清政府加入国际红十字会。方三响发出天问般的声音:一个小山村,“怎么会突遭灭顶之灾,一直尽本分的良民,怎么会突遭家破人亡,大清的子民,怎么会在自家门口被俄日两国夹攻?”同样来自红十字会的魏伯诗德发出的是“要怎么对一粒尘埃解释风暴?即使那尘埃置身于大时代的烈风之中,也无法明白这撕裂一切的力量从何而来。”

如果面对时代风云际会,如何把握自己的命运,如何在大变局时代做一点为社会为人类有益的事,既然选择了大医,那将以人类生死、生命康健为使命,不负韶华,以梦为马,永赴战场,这是《大医》想要表达的主旨。

终于,契机出现了,姚英子在“海底电缆登录局”,民间呼之为“望洋楼”里,找到了那份寄托着中国人道将汇入国际洪流的电报,从而使姚英子做出了此生学医救死扶伤的决定,她的这种忧情跟方三响是一致的,跟被时势所迫回国学医的孙希有所差别。而共同救助一位受伤青帮使三股清流合而为一,时空随之融合,因融合而拓展,因拓展而天地阔,而意深远。

从1910年3月到1911年10月,时间跨度仅仅在一年六七个月,作者倾注了浓墨重彩和主要笔力。其间生发的事一桩接一桩,从江浙救援,到孙希涉间;从红十字会落成,到沈会董被疑;从红十字会分科整理内务,到青帮活跃;从女医校成立,到张竹君、沈董会二人叫板;从孙希作间盗账左右为难,到姚英子与方三响皆不知情;从上海防鼠疫到救援淮北治涝疫;从精英奔涌到呼吁民众;从援助武汉到张竹君、沈董会二人释嫌,三位年轻的主人公,在不断历练中,不断成熟,他们投身到救国救民的水深火热之中,却始终不忘万国红十字会最重要的宗旨,不忘身为大医的重要使命:“博爱、救兵、赈荒、治疫,此人类所共有的人道精神”,沈会董还加入了“强国、保种”四字。因为“中华四万万生民,人数位列寰球之冠,却屡遭欺凌,何也?盖因国民身体羸弱,不堪轻疾重疴之苦。”他们借此喊出了响亮口号:“欲振中华之国势,必先改善国民之体质;欲要改善国民之体质,必先有良医,这个良就是良好之良,良心之良。”而这个支撑大医的良技良知正是时空交汇之点,它像擎天大柱一样,慢慢凸显在文本中,就像大水退去高地自显一般,给国人以振奋,给天地宏闻,以时势以惊涛,彰显人之伟,医之仁,国之大,天之长,地之广。而这些,正是有了时间上的高度浓缩、空间上的有效并置,才有了事件上的高度集中,细节上的高度饱满,主人公的不断蜕变,传染病种时不时的精细普及,加上孙希作间失败后的何去何从、沈张二人斗法释然后的殊途同归、方三响接济受遇村民的仁心大爱等暗线的加持,使情节扭结得更加一波三折,扣人心弦,令读者享受到了紧张刺激一口读下去不忍弃卷的阅读快感。同时,也为无数读者和人类提出了一个大课题:公共卫生学的体制建立、完善与变革,它不是一两个名医、一两所医院,而在整个人类,在每一个人世界公民。

回过头来,看马伯庸的历史题材小说,之所以备受好评,从所选题材上,马伯庸擅于捕捉“当今社会文学创作的痛点”,《大医》创作于三年前,那时“新冠”尚未肆虐,马伯庸自称并未蹭热点,但“无心插柳柳成荫”,反而成了大热点,他还擅于从历史资料与现实生活中“源源不断的获取写作灵感”;从写作方法上,用北京语言大学主讲教授黄悦女士的话,就是马伯庸有高超的领悟事件场景能力,而且借古言今,以同理心、确凿事实、精密逻辑融入历史分析,在叙述中,在整个架构中,大事件和小细节相互成就,“擅长将幽默风趣的语言与考据严谨的史料相结合。同时,马伯庸把互联网脑洞融合在历史背景下的作品风格也受到影视界的推崇,成为影视改编市场的‘流量担当’”,同时“对历史细节的精确还原和对历史人物的同情式理解,还因为在扎实可信的历史事实背后,呈现出作者的情怀和历史观,大历史与小细节互相成就,有效拓展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并引发了价值观和情感的深层共鸣。”

读《大医》,不忍一下子读完,慢慢地,一截儿一截儿,一章节一章节,一段一段,就像小时候吃糖,老舍不得一下塞口里,而是置于手心,上下左右地瞧,细细剥掉糖纸,然后伸出舌尖,一下一下地舔,实在口水如川,才放到舌根上,输送带般倒在一腮,然后两腮不住地倒,咕咚咕咚,把口水大口大口吞咽入肚。

期待并相信马伯庸还能为读者带来更出彩的作品。

本文作者简介

王秀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电影家协会编剧委员会委员,创作发表小说、纪实、剧本400多万字,主要长篇《天地公心》《帝国的忧伤》《王文素传》《大清镖师》《决战吕梁》《刘胡兰》及影视剧多部。山西文学院签约作家,首届三晋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