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川酒甲天下”。四川是中国白酒发源地之一,是中国白酒产业发展重镇,产销均稳稳占据中国白酒行业的半壁江山。


随着产业集群化、集约化、集聚化发展的进程不断加快,川酒的核心产区经历了从二到三、由三进四、跨四升五的发展历程,目前川酒五大产区已经形成了宜宾、泸州两大千亿级产区领衔发展,成都、德阳、遂宁三大核心产区各有特色的“2+3”格局。当前,四川白酒产业正朝着“打造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的目标奋进,打开一杯川酒从“香飘华夏”到“惊艳世界”的发展新格局。


4月21日,在湖北武汉举行的“2023川酒全国行”武汉站品牌推广活动上,川酒泸州产区、宜宾产区、遂宁产区、成都产区、德阳产区将集中推介产区特色和产区发展政策。五大产区作为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核心驱动力量,都有哪些特点和优势?川观新闻特推出《新格局·聚焦川酒五大产区》系列报道,深度解读川酒五大产区的核心魅力。


川观新闻记者 周显彬 图片由省经信厅提供

刚刚落幕的第十八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再传佳绩:本届酒博会现场零售成交额突破4300万元,线上直播成交额突破3000万元。这让川酒泸州产区再次来到聚光灯下。

泸州古称江阳,从西汉置郡开始,历史绵延2100多年。从泸州老窖的酿酒技艺到分水油纸伞制作,千年古韵和现代商贸交相辉映,国宝窖池生生不息,非遗传承赓续流转。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以酒祭祀”“以酒宴乐”等社会礼仪活动。

泸州城以酒兴,地处北纬28°、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腹地,日照、温度、湿度、土壤在此完美组合,造就了这片酿酒黄金之地。泸州被联合国粮农与教科文组织认定为“地球同纬度上最适合酿造优质纯正蒸馏酒的生态区”,“世界十大烈酒产区”之一,以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永久举办地。

作为川酒产业两大千亿规模的极核产区之一,泸州产区始终在路上,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优势。

根据《泸州市“十四五”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到2025年,泸州市白酒营业收入计划达1500亿元,力争2000亿元。

泸州产区始终在川酒产业的各个时期扮演重要的角色。当前,泸州大力实施“一体两翼”特色发展战略,定向施策推动产业不断加速发展——

加强龙头引领和梯队化建设,梯队化企业格局,集群化白酒园区。从企业布局来看,也将成为“十四五”末1500亿目标的主要发力点。

目前,川酒“六朵金花”和“十朵小金花”中,五家企业坐落于泸州。“四川原酒20强”的酒企中,泸州也占据6席,已全面覆盖名酒、腰部企业及原酒企业三大白酒企业类型。

此外,泸州以产业龙头为牵引打造一流的集群化发展格局,四川泸州白酒产业园是当前建成全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白酒产业园区,产业年营收已突破1300亿元,入驻企业200余家,形成了白酒制造和包装材料两条完整的产业链。

强化独特优势,推动“浓酱双优”发展战略。四川省在川酒“十四五”目标中首次提出,要充分发挥川酒“浓酱双优”的独特优势。作为优质浓香产区和优质酱香产区相交融的区域,泸州市无疑是川酒“浓酱双优”的前沿阵地。

泸州产区的古蔺县二郎镇,成为川酒酱酒发展的核心产区,郎酒、川酒集团、潭酒均坐落于此。当前,正全力开发茅溪、二郎、太平优质酱酒生产区,力争尽快取得实质突破,加快培育一批“小巨人”酒企。

锚定“打造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泸州产区以奋进新征程的担当和使命,不断探索前行,开创新的发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