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勇

那天,正与老家一个朋友打电话,忽然听到那边传来“嘭”的一声,有人在放鞭炮?朋友说,是他刚经过一个做爆米花的摊点,那是爆米花出缸的响声。实话说,我已好多年没听到爆米花出缸的爆破声了。在许多人的笔下,这是乡愁的一个触发点。回到家,正好收到快递送来的《手艺:渐行渐远的江南老行当(修订版)》(王向阳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22年11月)。

翻看书目,本书分为匠作、加工、服务、文娱、其他五大类,每类下面多则24个少则6个不等的老手艺老行当故事,一共63篇。虽然讲述的是江南一带的老手艺老行当,但其中不乏我所在的四川如铁匠、石匠、做豆腐、爆米花、修钢笔、阉猪等熟悉的手艺行当。仅看标题,就有一股亲切感扑面而来。

作者王向阳出生在江南水乡一户木匠人家,后来考上大学,从乡村走进城市。作为时代的亲历者,他见证了从传统到现代、从短缺到富足、从乡村到都市的时代变迁。中国的乡村,正经历3000年未有之巨变。传统中国里的手工行当,以及由此产生的缓慢而诗意的生活方式,如同渐渐漫漶模糊的风景,越来越远,直至消逝不见。每个曾在村庄里行走的手艺人,都成了“非遗”。

除浓得化不开的乡愁,抢救乡土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使作者回归那片生他养他的土地,面对面地采访老行当的手艺人,记录整理他们的人生故事。在书中,那些曾经的生活图景,不仅是作者的生活,过去的记忆,更是一页页的民间史,一种种民间文化,能让人产生极强的感同身受的阅读体验。

书中生动描写了与江南地区老百姓生活最密切又行将消失的老手艺老行当,可以说是一部温暖的手艺纪录片,重现了63个老手艺老行当的彼时彼景。开篇是一首民谣,然后从各方面详细介绍老手艺老行当的特点,最后是有关该老手艺老行当的若干手艺人的奇闻轶事,这是该书几乎每篇文章的结构模式。

如《弹匠》一文,开篇民谣是:“人道厅堂陪少娘,不经风雪不经霜。炎炎夏日汗如雨,飞絮飘飘总闭窗。”弹匠,即弹棉花的匠人,看似工作轻松,实则与其他手艺人一样有着艰辛的一面。解释完民谣所包含的现实状况后,又对弹匠的工具、工作过程进行详细描写,其中还穿插了一个小故事。文中写了三个弹匠的故事,长短不一,充满故事性和可读性。最后以“传统的棉被越来越少,弹匠快要绝迹了”戛然结尾,干净利落,颇具余音绕梁的效果。

每篇文章尽管有长有短,但作者通过平实无华甚至显得有些拙朴的文字,如与乡野山邻饮酒对谈,散落的人物与旧事被逐一拾掇起来,乡间的泥土气息、俚俗气息,从文字里弥漫出来,沉实而内敛,读来轻松愉快。

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是得益于作者在翔实的田野调查基础上,还原了真实的手艺人生活。书中通过个人记忆、长辈讲述及大量、扎实的实地访谈,书写了匠人们的生活,他们的命运,他们的光阴与苦乐,他们的到来与走失,描写出曾经游走在乡土中国大地上的老手艺人的酸甜苦辣。

作者在再版后记中讲述了自己利用双休日业余时间返乡进行田野访谈的经历:周六早上5点起床,6点出门,7点到火车站乘车,9点到老家所在县城开始采风,奔波于家乡的角角落落。周日晚上原路返回,踏进家门已是10点,累得瘫倒在床。

在这样踏实的田野调查中采访得来的文字,能不让人感受到真实的匠人生活?

当然,我们在书中不仅看到正在渐渐消逝的传统生活方式,更能唤醒我们沉睡的记忆以及对传统精神家园的向往。少年时,我们都在逃离,拼命朝前赶;中年后,我们开始回归,开始关注内心,想回家,回到精神的故乡与物质的故乡。

在书中,我们看到的是瓦匠、棕匠、钉秤匠,烧烧酒的、烧炭的、做豆腐的手艺人,他们是一个个为生计奔波的小人物,一个个面容模糊的普通人,他们是自己生活的缔造者。他们行走在崎岖泥泞的乡间小路上,风雨兼程,且歌且行,为自己也为别人,在身后留下一行浅浅的足迹。

循着这些浅浅的足迹,作者带我们回溯故乡。我们发现,乡土文化需要守望,传统生活方式需要追寻,精神家园更需要回望。老手艺老行当虽然正在凋零,但并没有完全消失,它们需要被看见、被关注、被传承、被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