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蒋君芳 张红霞 成都观察 王柳/文 甘翠/制图

成都市一环路磨子桥旁的四川大学、国学巷37号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始建于晋朝的武侯祠——作为许多地标性建筑的所在地,成都市武侯区不仅有着天然的知名度,也有着优越的发展基础。


在这样的基础下,武侯区经济规模在2018年迈上千亿元台阶,连续多年获评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百强区。但随着早期建设红利的消退,武侯区也面临着发展空间不足、产业结构不优等难题。


成都城市中轴人民南路上,一个占地130余亩、计划总投资45亿元的国际体育公园城已经开工建设;三环路上,依托华西医院业内顶尖的医疗健康资源、华为信息通信与数字技术优势,成都武侯区双华数字健康产业园正式启动……近日,川观新闻记者专访武侯区委书记许兴国,探寻着传统老城区的新活力将从何而来?

川观新闻记者:在你看来,这些年,武侯区的发展有哪些得与失?

许兴国:武侯区建区30多年,打下了很好的发展基础,总体发展势头是良好的,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去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72.7亿元。

发展亮点不少。武侯区电子商务交易额以年均45%的速度增长,到2022年已达到4037亿元,在成都市占比超过21%,在四川省占比超过15%,稳居全市和全省第一。武侯区也先后获得“四川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四川省电商新业态基地”“2022年全国十佳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等称号。

但也有不足之处。这种不足尤其体现结构上。比如产业结构,由于非核心功能疏解、产业资源导入不足,高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尚处于培育阶段等原因,武侯区工业经济支撑能力不足,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2022年占比只有5.3%。另外,我们的城市发展也存在着“南强北弱”结构失衡的问题,城北的经济水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都相对弱一些,这都是我们后期发展需要去调整的。

川观新闻记者:在这样的得与失之下,武侯区如何奋力追赶,走好高质量发展这条路?

许兴国:当前武侯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将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按照省委决策部署和全市“三个做优做强”“四大结构”优化调整、产业建圈强链等工作部署,对标市委“九个有力有效”“三个特别注重”重大要求,加快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具体路径,就是坚持“三高”联动共进,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武侯实践: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更高能级的城市发展极核;围绕创造高品质生活,加快打造更高水平的幸福城区样本;围绕实现高效能治理,加快建设更高质效的现代治理体系。

川观新闻记者:更高能级的城市发展极核如何构建?

许兴国:对照省委、市委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我们主要围绕“实”“优”“高”“强”四个字做文章

一是在“实”上下功夫。认真落实制造强省战略,大力实施实体经济重振行动,引导各类要素资源向实体经济特别是都市工业集聚发力。

二是在“优”上做文章。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结构合理的现代产业体系,锚定数字健康、消费电子产业主攻方向,推动金融、建筑、批发零售等支柱产业提能升级,加快发展高端新材料、前沿医疗、元宇宙等新兴产业,以智改数转、数智赋能转型提升家居、鞋业等传统产业,努力推动武侯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三是在“高”上求突破。深化与京东、华为、华西、小米、正威、雄川氢能等高能级链主合作,深入推进产业建圈强链,谋划打造高能级产业集群,努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

四是在“强”上见实效。坚持“政府主导、国企实施、圈链逻辑、专业运营”,着力打造高品质产业园区,筑牢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体系。

川观新闻记者:当前我省正大力实施制造强省战略。但发展制造业,中心城区普遍面临新建空间不足的问题,武侯区将如何破题?

许兴国:制造业是城市最重要的动力源之一,所以今年我们的重点工作就是要抓都市工业的发展。但在工业发展上,武侯区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空间稀缺,目前全区可供的工业用地仅50余亩,且是分散在几宗土地上。但同时武侯区内还有数量不少的低效工业用地的。基于此,我们的思路是这样的:

一是优化都市工业发展格局。加快建设460亩创新型都市工业载体,构建以智远大道为轴,串联悦湖科技城、西部智谷、太平寺都市工业谷的“一轴三片”都市工业发展格局。支持都市工业企业探索入驻商业楼宇从事微加工,推动工业上楼发展。

二是盘活低效工业用地。全面厘清我区低效工业用地存量、存在的困难问题,综合采取国企回购、链主共建、园区带动等方式,“一地一策”盘活中药厂、中密二期等低效工业用地,力争三年内盘活28宗、755 亩低效工业用地。

三是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实施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积极谋划在高端地块建设高端楼宇,加快推动国际城市设计中心等10个项目改造提升,集中打造7栋专业特色楼宇,大力发展税源型总部经济,为推动工业上楼发展提供优质载体。

川观新闻记者:近期武侯区签约和开工了不少新项目,其中有川大、华西医院的身影。这些优势的科教资源,正在和武侯区发生着强烈的化学反应,是这样吗?

许兴国:确实是这样的,“百年川大”和“百年华西”是武侯区得天独厚的一个资源优势。如何将这些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发展优势?我们的答案,是用“建圈强链”的思路去做转化器。

拿四川华西医院来举例,它本身就是医学领域当之无愧的“链主”,能调动上下游的大量资源,华西医院本身也有很强的发展意图,所以我们一拍即合,决定在大健康产业这条赛道上携手前行。最近,凭借着华西医院这块金字招牌,我们又打动和吸引了另一家巨头“链主”企业,华为加盟,通过强强联合、政企联动,协同打造双华数字健康产业园,抢占数字健康产业发展高地。

借助双华数字健康产业园正式启动这一契机,我们还继续加强对数字健康产业发展的支持,配套设立医疗信创专投基金,拟出台《武侯区支持数字健康产业政策》,为数字健康产业发展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同时,与华西、华为进一步加强合作,持续推进产业建圈强链,共同打造院企地合作的典范、数字健康产业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