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陈婷

“山婆婆好!”“山嬢孃,你来了——”10月4日,记者跟随雅安市汉源县关工委执行主任山钢走在县城街头,一路上,到处有群众跟她热情寒暄。

山钢在调研牛奶场建设推进情况。罗文强 摄

没错,山钢其实是位女同志。“父亲为我取了这个名字,希望我像钢一样坚强。”山钢笑着解释。

后来,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与山钢打过交道的人都感受到了她“钢一样的坚强”。

汉源县关工委成立之初,班子松松垮垮,被大家戏称为“维持会”。2009年,山钢不顾家庭成员的反对走马上任。10年过去,县里的“高精尖”退休人员几乎全部加入五老志愿者队伍,“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的奖牌挂上了县关工委办公室墙头。

为边远山村的孩子解困帮难,山钢从不吝啬时间和精力。坭美彝族乡海拔2000多米,距县城68公里。有一次,山钢和爱心人士去坭美乡为孩子们送衣送书,途中遭遇地质灾害,山钢带头在泥泞路上推车,车无法通行时就背着衣服和书步行。就这样,近三年来,山钢设法筹集资金约150万元,扶助贫困学子4092人次。

山钢组织青少年开展高山蔬菜种植科技培训。罗文强 摄

唐家镇集贤村有留守儿童49人、残疾儿童3人、外来流动儿童148人。为了这200个孩子,山钢跑断腿、磨破嘴,一边筹集书桌、图书等必要设施,一边与村两委一起动员退休教师、老干部、老党员参与,终于建起汉源县第一个“留守儿童之家”。2020年,集贤村儿童之家被中国关工委评为“全国优秀儿童之家”。以此为起点,全县筹集2000万元资金,相继建起41个关爱青少年活动室。

2012年,山钢到海拔2000米的皇木镇红花村调研。这是一个以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为主的贫困村,青壮年缺乏文化知识,外出打工以出卖苦力为主,收入微薄。红花村的情景深深打动了农林专业出身的山钢,“用科技改变农村青年的观念,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从此成为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多次考察、反复评估,山钢认定红花村是发展奶牛养殖的好地方。她带领县关工委科技团成员帮助红花村招商引资,到村里开展科普宣传和技术培训,组织青年农民到外地大型奶牛场考察学习,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如今,采取“公司+农户”方式,奶牛养殖产业每年能给村民带来人均2000多元增收。外出务工青年陆续回来了,留守儿童少了,红花村的欢声笑语多起来了。

在山钢锲而不舍的努力下,截至目前,汉源县已建成绿色发展基地2个、市级青少年科技示范实践基地2个、农村青年科技培训实践基地3个,为助力农村青年科技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