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肖莹佩

10月8日,国庆大假最后一天,两个百亿级项目——三峡集团四川能源投资总部、联东U谷未来科技产业园同时宣布落户成都高新区未来科技城,为成都高质量发展再添动力源。


9月28日, 8个电子信息产业项目在成都高新西区集中开工,总投资150亿元,涉及新型显示、集成电路、先进制作等多方面;


9月2日,成都高新区本土企业——苑东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在科创板上市;


8月下旬,腾讯新文创总部、字节跳动创新业务中心相继宣布落户成都高新区……


过去两个月以来,成都高新区集中迎来又一个“高能级时刻”,为持续的创新发展和转型注入新动能。



“又”字背后,显示出持续性,以及非偶然性,有迹有循。


时针回拨。


32年前,成都高新区迎着改革创新的东风诞生,就像一个奇点,为成都城市注入创新基因的火种。


基因力量无穷大。


2019年中国区域创新指数,成都排名全国第五,其中创新环境指数全国排名第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0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成都排名全球47位。



如同一个攀登者,三十余年来,成都高新区不断攀爬着一座座“创新大山”,一次次完成对自身高度的测量。


立于高处,又需要更高维度的创新,化为更强大的能量密度,为下一次的攀爬提供养份,铸就阶梯。


面对挑战,如何超越自我?


“必须不断地站在起步线。”成都高新区发展规划局相关负责人的真实感受,也许能带来一些思考。

A

体制机制

2.5平方公里,一簇创新的火种

成都高新区,本身就是创新改革的产物。

1988年,国家“火炬计划”实施,各个城市陆续划分出一片特殊的区域,它们有着特殊的名字——高新技术开发区。

这一年,一份《关于推进成都科技密集开发区建设工作的报告》递交至四川省委省政府。很快,偏居西南一隅的成都也有了自己的高新区。

从城南神仙树片区2.5平方公里的农田上起家,成都高新区“摸着石头”开始成长。

翻开高新三十年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首当其冲,就是体制机制改革。

“可以说是一个体制性区。”成都高新区发展规划局改革处相关负责人说,从大部制试验田到全员聘用,成都高新区先谋后定,不断突破体制机制,将其转化为发展优势。

今年8月,在“大部制”架构下,成都高新区社区发展治理和社会事业局、成都高新区统筹城乡发展局优化调整为成都高新区社区发展治理和社会保障局、成都高新区教育文化和卫生健康局。


2019年初,成都高新区监察工委成立,作为成都市监委的派出机构,正式与成都高新区纪工委合署办工,不断创新工作机制。

在走访中,记者暂时没有找到成都高新区机构设置的Demo版,但可以明确,最初的建设框架为“点、线、片、面”。

“成都高新区是政府的一个派生机构。”中国公共政策学会理事、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史云贵说,派生机构的优势是决策链条比较短,效率比较高,更有助于应对市场经济的挑战,简称为“小马拉大车”模式

这种模式指机构本身是派生机构,承担的却是一个正常区县具有的职能,管理体制显得尤为重要。

早在1996年,成都高新区明确了“小机构、大服务、高效率”的管理体制,并秉持至今。在史云贵看来,在很长时间内,这样的体制机制推动着它发展得又好又快——在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稳居前十,2016年跻身“三甲”,仅次于北京中关村和上海张江。

理念之下,并不固化。

2017年,于成都高新区,是一个特殊的年份。

随着区域发展迈入“黄金期”,这一年7月底,成都高新区拿出11个岗位面向全球招募专业人才。16个名额包括局、处级干部,其中保留身份引进者享受该区同等级别在编干部待遇,市场化引进者税后年薪不低于50万。

“成都高新区在招局长和处长!”这则信息引发不小“震动”,也被视作一个信号。

2017年8月25日,成都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动员大会召开,提出该区正处于积蓄发展能量、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契机,展现新气象,实现新发展,抢占成都高新区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


会上,“大部制”“扁平化”“精兵简政”等关键词被反复强调。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上,提出实现几个“转变”:由“编制管理”向“员额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由“组织任命”向“合同管理”、由“伯乐相马”向“赛场选马”转变,旨在为优秀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提供干事创业的平台。


同年10月,与成都启动新一轮机构调整设置同步,成都高新区按照“扁平管理、专业运营、全员聘用”的思路,设置重组16个机构,较之前精简30%左右,并打破了人员身份、职级、部门、地域等诸多界限。

“机构并非一成不变。”在成都高新区发展规划局改革处相关负责人看来,这正是体制性优势的最大优势之一。

从2.5平方公里起步区到现在,成都高新区管辖面积扩大了240多倍,那簇创新的火种,从未熄灭。随着发展的步伐,其机构设置、体制机制的优化调整、创新突破,还将不断继续。

B

产业生态

从点到圈,一片创新的生长

纵观成都高新区每一次的架构创新,都紧紧围绕着一个核心,也是它的生命线:产业发展

作为成都市产业发展主阵地,近年来,成都高新区持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从注重“招大引强”向“外引内培”转型

外引方面,今年7月-9月的项目招引攻坚行动,成都高新区拿出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累计签约注册重大项目20个,其中百亿级项目5个,占全市20%。

头部企业共同的选择背后,包含多层逻辑考量。但创新,一定是核心要素。

“科技+文化,是成都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与腾讯的战略定位不谋而合。”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8月20日腾讯新文创总部项目签约协议上通过视频表达观点。

成都新世纪环球中心

内培,就是要培植企业发展沃土,对一个区域全方位的综合要求极高,主要涉及产业政策、金融财政、人才配套等。概而言之:以创新为引领,构建产业生态圈。

“‘三次创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26条”“产业培育新政18条”……在百度搜索成都高新区和产业政策创新,相关信息超过600万条。

成都高新区“芯火”双创基地

围绕三个主导产业的相关政策,就有不少“先河”——

2012年,全国率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意见》;


2016年,联合双流区共建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为一个产业建一座“城”,这在成都市尚属首次;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


2017年,正式出台中西部首个促进新经济发展政策共10条,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及独角兽扶持政策随即发布……

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也离不开资金。

成都市锦城大道539号,盈创动力科技金融大厦橙色的建筑外墙,如同一道火苗,活力闪耀。

成都高新区科技金融大厦

它不仅是集聚金融机构的“物理载体”和“资金池”,还是拥有完善科技金融服务模式的市场化运营平台,能有效破解中小微“双创”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

在成都高新区成长壮大的“明星”企业,如博芯联科、谛听科技、墨比科技等,都不乏盈创动力的资本扶持。

2017年9月,盈创动力探索的“面向中小企业的一站式投融资信息服务”作为成都经验,成为国务院确定的13项推广改革举措之一,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成都高新区:未来科技城鸟瞰图

8月25日,字节跳动创新业务中心宣布落地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的区位优势对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创新引领发展,主要靠人才。在首届教育部长江青年学者、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魏江看来,什么地方集聚一流的人才,什么地方就集聚一流的产业,这是最基本的逻辑。“一个区域的创新体系,归根结底就是要为各种人才做好‘保姆’。”

从三次创业人才政策,到菁蓉·高新人才计划,再到金熊猫人才品牌,成都高新区人才政策不断升级,促进人才资源向创新动能转化,为区域发展提供持续性生长动力。

三十多年来,从无到有,成都高新区产业集聚成链,拉长加粗进而形成产业生态圈。就像一片肥沃的土壤,用创新滋养着企业和人才的生长。

C

营商环境

利企便民,一套创新的服务

9月29日,滴滴出行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程维在滴滴西部创新中心项目落地成都高新区签约仪式上也表示,此次合作是基于成都在区位、市场、人才储备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及良好的营商环境作出的投资布局。

营商环境,2018全国两会热词新词之一。

如果把政策和资金看作产业发展的刚性要素,环境,则是产业创新的柔性条件。某种程度而言,更加重要。

“最初选择在成都成立分公司,主要是考虑综合成本因素。随着公司发展,我们感受到成都高新区对企业的影响和服务意识非常强。”腾讯成都相关负责人说,这样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团队规模开始逐渐扩大,诞生了王者荣耀等成都制造的优秀产品。

成都高新区:广场带秋裤楼

近两年来,《成都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19-2020年)》《成都高新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2020-2021年)》相继出台,力求提升软环境竞争力。

今年7月27日,作为营商环境改革的关键一环,成都高新区“企业一站式服务综窗”正式运行。这是成都市首个实现企业开办全流程业务整合的服务窗口,也是该区政务服务“一窗式”改革的一次创新突破。

同月,创新打造的“高新通”企业服务平台完成二期升级,新增多个服务板块,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集成服务。

4月,首次探索设立营商环境“甄审室”,以部门会商共审的形式协调解决跨部门、跨领域的复杂疑难问题,形成制度化解决方案,改革成果获得社会高度认可。

成都高新区:生物城孵化园

事实上,围绕营商环境的定义范畴,成都高新区的创新探索早已开始。

发端于“大部门体制”之下的探索,成都高新区于2007年在西部地区首次启动了新的政务服务模式,再造行政审批流程,全面推行项目报建并联审批。


2012年4月,成都工业集中发展区和市级战略功能区全面推进成都高新区“三段式服务”体系,助推政务“软实力”成为带动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硬性竞争力。


成都高新区如意桥


2018年,成都高新区在全国首创市场主体开放“首证通”行政审批改革。以前需要1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审批手续,现在最快一天就可完成。


9月28日,成都国际化营商环境政策再升级,3.0版时代正式来临,将把企业市民感受作为评价“第一标尺”,力争打造利企便民新高地。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着眼于服务的“专业化”“精细化”,以企业为中心、市场为导向、服务为抓手,不断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加快建设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培育内生动力。

D

破壁未来

自我革命,一种创新的姿态

生长不停歇,创新无止境。

7月中旬,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继续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方向,将国家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同时明确了五个坚持的基本原则,提出六个方面的任务举措。

在成都高新区发展规划局改革处相关负责人看来,《意见》既指明了发展方向,更是在新时代、新格局下,给保持初心使命的国家高新区,赋予了新定义和新内涵。

把成都高新区比作职场人,已过“而立之年”的他,既充满活力与拼劲,也面对迈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考验与挑战。

发展阶段迭代,必然要求发展理念与时俱进。

眼前,山就在那里——近有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远有美国硅谷。但最根本的,还是对自我的挑战。

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5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支持四川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和开发开放枢纽;


6月3日,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亮相,将构建“一核四区”为主的空间功能布局,其中四区均主要由成都高新区主导建设……

作为成都乃至西部创新发展高地,如今的成都高新区,正处在前所未有的优势叠加、潜力无限的战略机遇期。

区位优势被放大,如何应对挑战与机遇,谋划未来路径和方向?

“创新突围”成为谋变思路。

“要保持对优势的追求,不断的站上起跑线。”这位负责人说,过去成都高新区探索出了一些创新经验,复制推广出去后,自身转向,又站上另一条起跑线,继续探索创新。“这就是示范区和先行区的作用和意义。”

他同时坦言,相较过去“白纸画图”,现在新起点高位求进,难度更甚,“比如科教资源的稀缺”,但“自我革命”的气魄不减,“勇于创新”的姿态不变。“《意见》中提出的一些举措,我们已经在尝试,比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绿色生态园区等。”

永安湖城市森林公园

9月29日,成都永安湖城市森林公园正式开放,国庆期间吸引不少市民游客打卡。

相较其他,该公园位于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产业功能区,以生物产业及高端人才需求为导向,是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典范,呈现出“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独特形态。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

人城产融合发展,是未来要着重探索试验的。”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日前,成都5G智慧城先导区城市设计方案和骑龙创新园城市深度设计方案相继出炉,将分别打造成为风格独特的新型产业社区,共构产业生态圈和市民生活圈。

他透露,两个项目都是规划先行,也都有适当留白。即把一些区域先空出来,随着人员入驻,再依其实际需求作进一步具体规划。“大概是4年多前开始探索,现在试验。”

这种“留白”的模式和理念,正是“产城融合”“以人为本”的实践诠释。

创新和探索一直在继续,下一个目标,成都高新区已经提出:202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00亿元,相当于在2018年基础上,再造一个产业高新。

“我们目前正在做十四五规划,围绕高质量发展,有一整套规则。”成都高新区发展规划局经济发展处相关负责人透露,规划将紧紧围绕国家、省、市战略,与该区的产业升级相结合,力求将长板做得更长,短板也同步追上。

针对全面创新试验改革、科技与创新,成都高新区也正在就下一个三年(2021-2023)作详细规划。“大概包括几个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几个版块。”成都高新区发展规划局改革处相关负责人说。

放眼全球,

创新一直都是区域实力竞争的关键筹码。

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重塑竞争优势,

这个引领中国西部创新探索的国家高新区,

正在破壁未来的路上,

不断站上创新起跑线。

【相关阅读】

打开成都新世界①丨东望,一座怎样的未来之城?

打开成都新世界②|天府新区,如何重新定义城市形态

四川日报成都全媒体中心

新区工作室出品

策划:李秋怡 肖莹佩 王国平

执行:肖莹佩 甘翠 

熊珮 王晋朝(实习)

视频剪辑、视觉设计:甘翠

视频配音:王晋朝(实习)

本文图片均由成都高新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