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观察 刘嘉仪 川观新闻记者 高杲
11月1日下午,资阳市2022年科技创新暨科技奖励工作大会召开,分析科技创新工作形势,安排部署下步工作。
今年9月,资阳市委五届五次全会提出,实施工业强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深化科技创新,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不断激发发展动力活力。对此,资阳将具体如何干?
看方向
把谋创新、抓创新作为长期战略任务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离不开科技创新亟需的平台、主体、人才和环境等重要因素。记者在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当地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呈现出高新产业加快发展、创新能力逐步提升、创新平台持续增加、科技人才加快集聚、创新生态日益完善的良好局面。
看投入,当地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4.8亿元,较上年增加1亿元,比上年增长25.6%。中国牙谷累计引进国内外知名口腔医疗器械企业101户,今年产值将突破30亿元。全市专利申请量达到5242件,近三年年均增长30%。新签约引进高仙机器人、九天中创、莱斯特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出台科创“十二条”政策,配套出台11个具体管理办法。推行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科研助理岗”等改革举措。
看成果,2021年,当地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10.8亿元,增长10%。在全省建立首个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平台——成资协同创新中心。建成中国牙谷科创园、临空经济区产业孵化中心等一批综合性创新园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创业平台达到70余家。全市30户企业与成渝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稳定技术合作关系。
既要讲成绩也要补短板。会议提到,创新主体少、创新平台少、研发投入不足是当地科技创新工作的短板。面对未来,“资阳正处于抢抓发展机遇、转换发展动力、塑造发展优势的关键阶段,亟需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要把谋创新、抓创新作为长期战略任务,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形成新的增长动力、培塑新的竞争优势。”
抓重点
聚焦关键重点精准发力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水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资阳如何突破?会议指出,在“把方向、强企业、建平台、聚人才、促转化”上下功夫。
具体看,把方向是指把握聚焦产业发展推进科技创新这个方向。当地要始终聚焦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培育壮大医疗器械、交通装备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食品饮料产业,纺织鞋服产业、国防科工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再造一个“工业资阳”推进科技创新,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例如,医疗器械产业方面,依托牙谷科技创新研究院等平台,与华西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建立深度合作,鼓励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独立或联合建立研发中心,促进更多高端医疗器械先进技术成果在资阳转化和产业化。清洁能源产业方面,要加强地企合作,借助高校院所优势,打造高端天然气产业技术创新示范基地。
强企业则是把握创新主体培育这个关键,通过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深入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倍增计划。建平台则要大力推进高新区“一区多园”发展,统筹推进各类科技园区提质升级,聚力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实施“招院引所”行动,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技术中心、中试熟化基地。
聚人才方面,通过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大“资阳工匠”培养力度,提高人才使用效益,优化人才服务保障。促转化就要用好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等平台,加强与省自然资源研究院、中物院成科中心等深度合作,助力当地企业培育和转化科技创新成果。
谋全局
营造支持创新创造良好生态环境
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是孕育科技创新的肥沃土壤。此次会议提到,要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制度机制,营造良好创新创造生态环境。
当地通过充分发挥市科技创新综合党委作用,增强党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影响力凝聚力号召力;增强服务意识,主动帮助企业对接科技资源、解决困难问题。认真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行动,深化“放管服”改革,用好“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机制,健全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实现科研项目、专项资金、人才计划最优协同配置。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协同建设成德眉资知识产权服务共享平台。积极培育创新文化,增强全社会创新意识,形成崇尚科学、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