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蕾 龚高秦   图片由西南交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提供

【人物简介】

谢瑜,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持四川省思政课名师工作室。

谢瑜在上讲座“曹建猷与中国科学家精神”。

“今年也是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首飞30周年,我们有幸在现场见证火箭点火起飞,更真切感受到了中国精神!”7月29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南交通大学《中国精神》慕课的主创团队亲眼见证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并现场采访、录课,讲述“载人航天精神”。

《中国精神》系列慕课是西南交大打造的创新型高水平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去年7月1日该系列在线上一经推出,便在该校学生中引发热烈反响。“我们把课堂搬到现场,并邀请院士、名师实地讲授,希望借由多种形式,让思政教育更有吸引力。”西南交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谢瑜说。她也是《中国精神》系列慕课主创团队的负责人。

如何让思政课“活”起来、“火”起来?从教22年来,谢瑜从一个刚走上思政讲台的稚嫩毕业生,到主管全校研究生思政课教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培养及学科管理工作,她始终站在思政课教学第一线,以坚定的信仰、生动的讲授,浸润着每一名学生。

用“对话—反思”激活课堂

“你是学习什么专业的?你知道玻璃的哲学吗?”上课铃声响起,谢瑜并没有急于上课,而是走下讲台,来到一名听课学生旁,跟他聊起天来。

这是一堂“自然辩证法概论”课,从一个小问题切入,谢瑜和学生认真探讨起来。学生们兴致勃勃地讲述自己感知到的现象,谢瑜联系哲学理论进行阐释,再引入当天课程的重点——从“自然观”的变迁到“科学和宗教的关系”,带领学生由浅入深地思考,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如何让思政课堂“活”起来,改变在学生心中抽象枯燥的既定形象?近年来,谢瑜不断探索创新思政课的教学方法,形成了基于“倾听-对话-反思”的“共情”教学模式。该模式获得了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学方法推广项目资助。

“简单来说,就是老师在进行知识型教学的同时,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将学生带入到具体的情景中,通过层层对话讨论,让学生逐步置身于问题中用课堂上学习的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寻找答案,在问题意识中获得寻找新知的动机及乐趣。”

结合“对话—反思”模式,谢瑜和学校其他思政课教师一起探索出中国故事教学法、老科学家口述史研究法、科技人物访谈法等教学方法,尝试用学生街头访谈、回乡调研、师生对话等方式,探索思政课教学的多种可能性。

枯燥的理论一改严肃的面貌,魅力十足,吸引着学生主动学习探究。

谢瑜还带领团队探索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2019年,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网络课程建设。2020年,她又马不停蹄地带领团队开始《中国精神》系列慕课的拍摄和制作。“比起线下,线上慕课可以整合多种素材,以多种形式有效传播;而在线下,又可以结合慕课,跟学生分享感受,得到反馈。”

谢瑜在上思政课。

做好“1+1>2”的“桥梁”

近年来,西南交大通过各种政策引领和制度构建,鼓励教师在大思政背景下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但具体到操作层面,如何把思政元素嵌入专业课程,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是专业课和思政课老师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

谢瑜在学校跨学院和专业发起了“1+1”工作坊。来自思政、土木、电器、物理、数学等专业的20余名优秀教师,线上线下展开“头脑风暴”,探讨怎样围绕主题,如大国工程背后的国家力量和交大力量,将成昆铁路、港珠澳大桥、西成高铁、“熊猫空铁”融入课堂;也共同为教学中的难点如专业课程老师的思政理论储备不足,思政课教师“讲故事”的素材不足等,寻找出路。

一次次交流的成果,丰富了老师们的课堂。在专业课堂上,价值融入更自然生动了;在思政课堂中,专业知识、鲜活案例的加入,让课堂焕发“活力”。至今,工作坊培育和共建了多个省部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谢瑜很兴奋,“在大思政背景下,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的素材优势和思政课教师的理论优势,深入互补、同向而行,‘1+1’必然大于2。”

让思政课更有吸引力和亲和力,这需要老师充当好学生学情需求、思政课教学要求和国家育人要求的桥梁和纽带,满足学生期待,讲出学生喜欢的思政课。在西南交大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谢瑜名师工作室成员章娟看来,谢瑜很好地发挥了“桥梁”的作用。

“谢老师很擅长挖掘学生身边的素材,她在课堂上总是能很快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引导学生对问题展开深度讨论。”章娟说,谢瑜常告诉年轻教师,思政课绝不能只是“照本宣科讲道理”,而是要设置有趣的场景把学生引进去,带着他们挖掘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有了强烈的参与感,思政课自然就会有活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