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评论员 刘志杰

最近,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学习困难”门诊火了,网传不少看过门诊的孩子“学渣”变“学霸”。火上热搜后,相关门诊在多城“一号难求”。

设立“学习困难”门诊,让很多人认识到原来“学习困难”可能有很多原因,有病理的因素,也有心理的因素。一定程度上,这可以缓解社会对所谓学习困难孩子们的偏见:学习困难,未必是因为孩子懒、不上进。但也不能因此就陷入另一个极端,觉得孩子学习表现不够满意,就一定是孩子病了、一定要去看病,更不能觉得花钱挂门诊,就一定能“学渣”逆袭。

实际上,专家表示不少就诊学生并没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的病理表现,单纯只是因为家长期待过高导致的心理失衡。甚至有的学生和“学习困难”都不沾边,“病”的可能是家长难以填平的期望值。可见,“学习困难”这个“病”,病症在学生,但病根却可能在家庭。

这一门诊的设立不应只从医学角度考量,更应综合考虑教育因素。门诊专家既是医者,也要掌握更多心理学和教育学理念,不仅给学生开处方,也让家长认识到病根和问题,缓解家长无意义的焦虑。当然,社会也应该据此思考,是否白热化的竞争给家长传递了太多焦虑,这些焦虑最终还是会传递给孩子们。共同反思并改变,做到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出来“学习困难”门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