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陈碧红  摄影 郝飞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森林资源扮演了什么重要角色?我国森林发展现状是什么,又如何有效提升储备林面积?四川作为全国森林资源大省,未来双方有哪些合作愿景?7月15日,在成都举行的2022 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投资推介暨投资四川机遇清单发布会上,中国林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余红辉带来了最新消息。

中国林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余红辉

【谈资源】

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和世界平均水平有差距、有空间

川观新闻记者:我国森林发展现状是什么?林业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方面有何作用?

余红辉:目前,我国人均森林面积距离世界平均水平有一定差距,森林蓄积还不够充分,但这既是差距也是空间。随着森林对国家经济大局的支撑性、战略性作用更加凸显,将释放出巨大发展前景。

中林集团作为唯一一家林业央企,在中央企业率先实现碳中和,走出了一条以厚植森林资源为本底,以碳汇经营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主线,以助力“双碳”战略高质量实现为目标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之路。

【谈储备林建设】

政府、企业、林农三方共赢需有四个条件

川观新闻记者:要提高储备林建设,实现生态建设与经营效益双丰收,您有何建议?

余红辉:在基于实践基础上,我们认为要提高国家储备林建设经营质量,实现政府、企业、林农三方共赢需具备四个条件:一是地方政府的政策性保障,如主导林地流转、确权,配套政策性贴息;二是国有政策性银行的长周期、低息贷款,以及创新性的还款模式;三是规模化、标准化的林地经营;四是“一地一策”的企业与林农的合作模式。

以中林集团福建储备林开发模式为例,通过“国储林+林票”收储模式,有效解决林票“发行难”“定价难”“流转难”的问题;通过国家开发银行40年期贷款,减轻企业的经营压力,实现林业金融创新。

又比如,中林集团正在开发的重庆储备林,依托农村“三变”改革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出“林地流转、劳务用工、采伐分成、产业带动”四条新路径,致富林农群众,助力乡村振兴。

【谈合作】

已在川形成多个项目布局

川观新闻记者:中国林业集团有限公司未来在四川有哪些发展计划?

余红辉:四川是全国森林资源大省、生物多样性“富集区”、生态建设重点地区,近年来林业产业高速发展,在工业原料林、特色经济林、生物质能源林培育和优势林产加工业、生态旅游业等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繁荣山区经济,推动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中林集团在川有着良好的投资基础,在成都、绵竹等地投资建设青白江铁路港木材物流基地、中国熊猫谷等多个项目,下一步将与四川省围绕国家储备林建设等重大产业项目,全面加强对接、深化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拓展合作空间和多元化的产业布局,共同助力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