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分别向“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开幕式致贺信。

值此中意文化和旅游年重启之际,恰逢中国国家博物馆创建110周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意大利共和国文化部博物馆司、罗马国家博物馆、意大利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合作举办的“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7月10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期至10月9日。

展览有什么亮点?有哪些重量级的文物?一起来打卡!

展览通过来自意大利全国26家国家级博物馆的308套、共503件珍贵文物,系统反映意大利半岛实现政治和文化统一的历史进程,展现意大利文化渊源的丰富多彩。

国家博物馆国际与艺术展览总监、展览中方策展人潘晴说,此次展览举办的背景意义重大,充分体现了中意两国的友谊。此次展览作为中意文化和旅游年活动的旗舰项目,不仅是中意双方克服疫情所带来的影响,创新工作方式,在文化交流互鉴上不懈努力的重要成果,也是继2018年“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览、2019年“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之后,中意文博机构密切交往合作的又一硕果。

本次展览以中、意、英三种语言呈现,观众通过展览可感受到中意两国灿烂文明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这座文化殿堂里相映成辉。潘晴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出的若干件考古发现和艺术巨作,此前从未在意大利境外展出过,有些甚至从未离开过所属博物馆。

据悉,展览前面的单元从社会、语言和宗教的多元视角展现罗马统一前意大利文化的“马赛克现象”:精美丰富的随葬品,反映了不同族群、阶层、性别的墓葬习俗,也可以一窥贵族的生活情境;不同铭文的石碑,让后人得以了解意大利文在向拉丁语系同化过程中的原始特征;众天神及英雄人物的雕像,在对比中呈现不同信仰的差别和特性。展览后面的单元按照时间线展现了古罗马共和国扩张期间,特别是从布匿战争(公元前264-146年)到奥古斯都时代(公元前31年-公元14年)发生重大历史变革后,成为一个地理、政治和文化的统一体。通过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展品,观众可以了解当时意大利各地的生活方式、民间习俗和社会现实。

重点展品

祭拜玛尔斯、维纳斯和西尔瓦诺斯的圣坛

公元124年

卢尼大理石

奥斯提亚,工会广场出土

罗马国家博物馆藏

圣坛的一侧可能曾经有座雕像,刻画的是神话故事中母狼哺育双胞胎的情节。台伯神在旁边目睹着一切,背景是帕拉蒂尼山的化身——两个牧羊人,一个留着胡子,一个年轻些,被认为分别是浮士德勒和浮士提努。圣坛另一侧表现的是战神玛尔斯和美神维纳斯的婚礼,旁边是厄洛斯和西尔瓦诺斯(奥斯提亚牧羊人的守护神,圣坛上镌刻的祝词就是献给他的)。在圣坛繁复的装饰中,罗马民族具有神祇血脉的主题同玛尔斯和维纳斯的结合联系了起来——神话中的祖先,以及忠贞与和谐的象征。

胜利之翼

公元1世纪

青铜

罗马出土

罗马国家博物馆藏

这只右翼是胜利女神像的一部分,表现了休憩的姿态。宛若天然的细节特别是一丝不苟的层层羽毛,都是用小刻刀精雕细琢而成。从这件雕塑的写实性和工艺水平来看,创作时间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纪左右。

母亲像

公元前4世纪

凝灰岩

封多·帕图雷利墓葬(卡普阿)出土

坎帕尼亚大区卡普阿博物馆藏

封多·帕图雷利圣殿建于公元前6世纪,位于伊特鲁里亚古城卡普阿的东门。公元前4世纪起,萨莫奈人占领该城期间,这里仍然是重要的祭拜场所,很可能供奉着某种形式的“母亲女神”,一位掌管成年仪式和疾病治疗的守护神。这种崇拜主要是为了避免新生儿的夭折,这点可从大量供奉的描绘女性与孩子坐在一起场景的陶质塑像看出。这里展出的雕像庄重典雅,端坐着的母亲和两个襁褓中的孩子,表现出母亲的欢欣鼓舞和随之而来的卡普阿社群的繁荣。

展览基本信息

展览名称:

“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

展览时间:

2022年7月10日-10月9日

展览地点:

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3、北4展厅

展厅门票:普通成人门票

周二至周五:60元/人

周末:80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