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肖姗姗

“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其上。”眉山市往西,一代文豪苏轼笔下生机盎然的“五亩田”就能见了。这里,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三苏祠。6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眉山三苏祠,了解三苏生平、主要文学成就和家训家风,以及三苏祠历史沿革、东坡文化研究传承等。总书记一路走一路察看祠内建筑、陈设、楹联、题记,不时询问三苏生平、主要文学成就和家训家风,以及三苏祠历史沿革、东坡文化研究传承等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

总书记的话,深刻而充满力量。在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史中,家风家教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珍贵的文化传承。

苏轼雕像。三苏祠供图

苏母赐教

仁爱宽厚清正廉洁

6月17日,在三苏祠东厢房,馆长陈仲文向川观新闻记者介绍说,后段墙上这组漆画,讲述的是苏家家教故事。“程夫人教子”“不发宿藏”“不残鸟雀”——程夫人教导苏家儿女学习范滂,正义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教导苏家儿女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教导苏家儿女仁爱宽厚,不伤生灵……

其实,这些故事一直都在眉山、四川甚至全国传诵。四川大学教授、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名誉会长张志烈和西华大学教授、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会长潘殊闲对苏轼的家风家教就做过非常深入的研究,在其著作《苏轼传》中,还特别单列了篇章讲述“苏母赐教”的故事。他们认为,“在苏轼的成长过程中,母亲的教育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从苏轼一生“微官敢有济时心”的伟大抱负和“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的人生实践中都能看到母亲程夫人的教育之果。

在三苏祠中,有一块特别的石刻。刻字内容“功废于贪,行成于廉”,取自苏轼的《六事廉为本赋》。苏轼的廉洁,正来自于程夫人那些“不发宿藏”的教导。张志烈和潘殊闲认为,苏轼自幼受到的财富教育观,成为他一生行为做事不可逾越的道德底线,他在《赤壁赋》中表露得十分清楚:“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是父是子

家风传承意义深远

除了母亲程夫人,父亲苏洵的影响同样重大。

“是父是子”。这是挂在三苏祠飨殿的匾,意为优秀的父亲,优秀的儿子,父子同样优秀,不分高低。

“是父是子”匾。三苏祠供图

启贤堂的背面,有一个木假山堂。苏洵的《木假山记》记载:“予家有三峰……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意思是说,我看到木假山的中峰,魁梧高大,似乎要让旁边的二峰顺服,但二峰却毫无屈从附和之态。“有气节,不逢迎的木假山成为三苏父子精神的象征。”曾为总书记视察担任讲解员的三苏祠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文物宗教部主任徐丽说,在飨殿另一块“养气”匾上,眉州知州张兑和也写了苏家父子及兄弟间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相互关系。

木假山堂。三苏祠供图

父子三人在书房来凤轩中教学相长,苏洵曾写《名二子说》,不仅解释了苏轼和苏辙名字的由来,也表达了苏洵对兄弟二人的希望和归戒之意:读书首先是为了“治人”,以自己所学为国效劳;同时也是“治身”,即使不为当时所用,也要著书立说传之后世。

父亲的教诲,苏轼从未忘记,也以此教育自己的子女,著《迈砚铭》《迨砚铭》勉励大儿子苏迈,二儿子苏迨。而小儿子苏过则是在与苏轼“食无药、病无医、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碳、夏无泉”的艰难处境中,耳濡目染,不仅创作出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在惠州和儋州,苏轼教书育人、劝农护牛、修桥治水……苏轼做的每一件事,苏过都身体力行。

“苏家树立了一个家风传承的典范。”陈仲文说,作为三苏祠的“守门人”,接下来,他将和三苏祠的工作人员们一起,打造出一个“家风家教”的流动展览,将总书记在三苏祠所看到的,所关注的家风家教故事和陈列物都做到展板上,走进学校、社区,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学习,“三苏的家风家教,深深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也丰富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三苏的家风家教,是当下家庭教育的应有之义。”

“黄荆树,可以视为三苏的家风家教的象征物。但事实上,苏家的优良传统并不是刻意而为的。看三苏的行事风格、文章作品,乐观豁达,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而是一代代地传承,一代代地发扬,各有各的可贵之处。到了苏轼这儿,他所表现出来的,就是无论人生如何高低起伏,都没有改变他的内心,以及他对待世界的态度,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文化,才能造就出这样一个惊世奇才?这就与他的出生地、他的家庭密不可分。古代四川优越的自然环境,区域经济和文化的高度发达,苏家自身的修身养性,坦然得失的家教,如此,方才有了‘千古一人苏东坡’。”著名作家阿来说,所以,放到今天,除了去研究苏轼的文学成就,更应该深究一下,如何能够培养出更多的“苏轼”。

念不尽的乡愁

忘不了的家风

“荔枝挂果了。”有游客惊喜地感叹。在古井边道路旁,三苏祠在苏轼当年离开眉山栽种荔枝的原址上补种的荔枝树结果了,每年7月,红红的荔枝是三苏祠一道别样的风景。

苏轼在杭州写诗给老乡蔡子华:“故人送我东来时,手栽荔子待我归。荔子已丹吾发白,犹作江南未归客。 ”原以为荔枝成熟时,就能返乡,可荔枝红了,头发白了,苏轼仍在异乡为异客。苏辙也曾作诗:“明年我欲修桑梓,为赏庭前荔枝丹。”乡愁,对家的眷恋,还曾在苏轼的杂文《南轩梦语》中流露,南轩,也就是来凤轩,“已而坐于南轩”,与兄弟读书,跟父亲研学,接受修身齐家的训导,都是在这里经历的。

来凤轩。三苏祠供图

三苏祠已不仅仅是苏家祠堂、眉山地标,这个小小的百亩祠堂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蕴含了巨大的价值与潜力。从三苏祠打开一扇通往中华文化的大门,从“三苏”找到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应有的志气、骨气、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