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俊林 川观新闻记者 邓涵予
6月17日,广安市武胜经济开发区。四川广安鑫光电力铁塔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叉车来回穿梭堆码角钢,工人们正在切割、镀锌、装配等车间忙碌着。“目前,工厂满负荷生产赶制川渝客户订单。”该公司总经理龙辉说,今年1至5月,该企业产值同比增长15%,目前订单已排到9月底。
眼前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而一个月前,广安正在应对疫情防控遭遇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武胜工业企业如何一手抓防疫,一手保生产?
推行“三级泡泡”模式,保企业生产
谭永福是武胜县内四川得丰电气有限公司生产部主任。抗疫期间,他每天早晨按县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通告要求,凭着县经信局核发的“工业企业职工通行证”,经亮码、测温、登记后,步行到统一集合点乘坐专车前往工厂上班。
“每天都是固定的‘两点一线’,下班后再从相同线路返回。”谭永福回忆说,厂区有医护人员每天上门核酸采样,工厂还设有员工餐厅和临时休息室。
同样进行闭环管理的还有四川武胜春瑞医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每天都有采购原材料的车辆进出。
“固定两名驾驶员,前往重庆合川双槐服务区应急物资接驳点接驳物资。”公司总经理杨海波说,解决了原料的问题,再按照人员闭环管理解决工人到岗问题,疫情期间,公司一直保持80%以上的开工率。
保障企业从事基本生产的用工需求和物流运输畅通,是抗疫期间武胜工业稳产保产的两大举措。为此,该县梳理形成工业产业链全景图、工业企业底数清单,依据行业类别、产业链地位等因素,划分A类重点保障企业13户、B类优先保障企业58户、C类一般保障企业20户。
“实施分级保障,‘三级泡泡’保生产。”武胜县经信局局长谭宇介绍,对应疫情防控措施等级,三级响应机制分别为以园区为单位半封闭运行的“大泡泡”,A、B、C类企业保持正常生产,实现园区与县域“大循环”;以园区为单位封闭运行的“中泡泡”,A、B类企业保持基本生产,实现园区“自循环”;以企业为单位封闭运行的“小泡泡”,A类企业保持低限度生产,实现企业“微循环”,并实行对应三级中转接驳物流体系和三级物资储备。
武胜县还启用县域外广洪高速蓬南服务区、银昆高速双槐服务区两个中转接驳点,采取设立企业内置仓、前置仓和后置仓等措施,通过企业自储、园区共储和域外预储等方式,建立三级生产生活物资和产品储备体系,保障三类企业保持正常生产,实现园区与县域“大循环”。
在稳住经济大盘中争得先机
“疫情防控期间,全县没有因疫情影响停止生产的工业企业,机器开工率60%以上。目前,规上工业企业已100%复工复产。”谭宇介绍,武胜实施全域静态管理时,企业员工持通行证和核酸检测结果,从住所闭环流动到工厂上班,生产生活物资都在一个“泡泡”中循环流动。
如何保证企业在“泡泡”内安全高效运转?按照响应机制,除落实常态化消杀、监测等措施外,武胜制定出四大类27小条的应急措施,包括人员管理、生产运转、生活保障和物流转运等各个方面。
“细化到员工的吃、穿、住、行、运、医等。”谭宇说,不仅是人员管理,还从物资中转接驳到常态化的生产原材料、零部件储备等,都作出了详细考量。谭宇说,“防疫泡泡”没有特定的形态和大小,而是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而变化。
据介绍,进入常态化防控后,武胜总结闭环生产管理实战经验,按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继续秉持分类管理、分级保障的原则,加强重点企业“一对一”服务,保障企业稳产满产,并实施重点项目“挂图作战”,加快一批重点项目投产达产。
同时,武胜通过梳理中央、省、市出台的支持工业发展政策,形成《支持工业企业发展政策汇编》,印制工业企业纾困政策明白卡,制定《武胜县促进工业企业稳定增长十条措施》,开展送政策、送服务进园区进企业活动,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
“目前来看,应急状态下的‘防疫泡泡’模式不仅为重点企业抢回宝贵时间,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影响,还在稳住经济基本盘中争得了先机。”谭宇表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