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重要的政治任务。8月31日,在学习宣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座谈会上,专家学者和相关单位负责人就进一步推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谈体会、谈落实。大家表示,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做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抓实抓细抓深,进一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以理论学习新提升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现摘登部分发言,以飨读者。
突出主课地位 强化理论武装
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李新:
四川省委党校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学的中心内容和首要任务,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纳入到党的理论教育与党性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
开展重点培训,做到及时跟进学。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党校搭建“一个总论+若干分论”的课程体系;发挥专职教师和党政领导干部的综合优势;运用教师讲授、现场教学、学员自学多种方法;为所有学员宿舍配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及时组织专家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内容纳入全省拟任县处级领导职务政治理论水平考试题库。
开展系统培训,做到全面系统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完整、逻辑严密、内涵丰富,是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学校科学制定《四川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体系(建议清单)》,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第一、二卷作为整体,引导广大学员全面系统学习深入领会。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主业主课地位,使这一主业主课比重不低于总课时的70%,其中党性教育课程不低于20%。特别是在今年新开办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研修班,进一步加大主业主课比重。
开展精准培训,做到联系实际学。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来源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是指导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党校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构建课程体系,开设教学单元,出版特色教材。系统讲授《新时代治蜀兴川的历史方位》等10门课程,编写出版《新时代治蜀兴川系列丛书》,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不断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阐释
四川省社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向宝云: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记录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学习党的创新理论,须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推动工作迈上新台阶。
注重整体研究。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时代的产物,同样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这启示我们要对其进行系统研究,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和方案。
注重比较研究。一要坚持纵向比较研究。通过比较,探寻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与经典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讲清党的创新理论对经典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二要注重横向比较研究。加强对国外马克思主义有关社会发展、国家治理、改革发展等理论的比较研究,了解国外最新研究动态。
注重深化研究。既要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丰富内涵的研究,又要深化对其历史地位、世界意义的研究。要搞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哪些方面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坚持和发展,哪些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原创,讲的是前人没有讲过的话,是全新的话语表达体系。
注重应用研究。理论不切实,就不能见效。在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理论阐释和创新研究基础上,加强应用层面的实践探索和对策研究十分必要和重要。要深入调研各地区、各领域,特别是四川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工作的生动实践、突出成就和典型经验,从而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发现问题,提出对策。
注重联合研究。党校、社会科学院、高校等要联合起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大理论问题、学术前沿问题的追踪研究,凝聚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中国力量”。
突出系统性实践性精准性 抓好学习宣传阐释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岚:
认真学习宣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川报集团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检验党报集团思想引领力、舆论引导力和践行“四力”的重要考验。7月以来,集团党委和编委会制定并启动实施专题学习计划和宣传阐释方案,各媒体根据自身特点及时推出专题,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下一步,川报集团将充分发挥全媒体优势,进一步突出重点,创新形式,持续做好各项宣传阐释工作,更好引导和帮助广大干部群众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一是在系统性上下功夫。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19个章节逐一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进行阐释,同步开设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等专栏,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把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学习第一卷、第二卷结合起来,与学习其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结合起来,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学深悟透。
二是在实践性上下功夫。结合国际国内形势,结合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任务重点工作,进一步做好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理论阐释和宣传报道。继续办好《问计高质量发展》等专栏,更好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强研究分析、积极建言献策;新开设《学习笔记》等专栏,反映各行各业干部群众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生动故事和体会思考。
三是在精准性上下功夫。更加突出分众化、互动化,努力实现学习宣传的全面覆盖和有效影响。针对各级领导干部和理论工作者,建设一个信息更加丰富、使用更加方便的理论学习大平台,助力先学一步、学深一层。针对广大群众和网友,创新开设融媒体栏目,推出网上小课堂、互动答题等多种形式,推动和促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案头卷、工具书。
强化政治引领 培育时代新人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满意: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引领当下和未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行动指南。只有深刻领会悟透,自觉做到学习跟进、认识跟进、行动跟进,才能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贴近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不断强化政治引领,持续培育时代新人。
第一,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校教育管理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牢牢掌握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权,才能确保高校思政课建设和日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用科学理论培养人、用正确思想引导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教师要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全面提升自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此,广大教师要力争用小切口展现大主题、讲好故事传递好思想,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校园内外一致,从而精准定位工作职责,精准识别学生需求状况,精准提供教育教学内容,精准展开教育管理,精准评价学生学习成效,更好担负起时代赋予的立德树人重任。
第三,要坚持“八个统一”,不断创新思政教学。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的“八个统一”,不仅是对学校思政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的深刻总结,更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必须始终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建设性和批判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性和多样性、主导性和主体性、灌输性和启发性、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才能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四川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华传统文化学院院长王川: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放在重要位置,强调“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拓宽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维度,坚定了文化自信的底气,必将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宽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维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今天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与五千年中华文明分不开的。他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思想,频频运用中国古代典籍关于敬民、为政、立德、修身、笃行、劝学、任贤、天下、廉政、信念等经典名句,赋予其鲜活的当代价值与意义,促进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也让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获得了新的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了文化自信的底气。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传统,包含着中华民族最基本的、共同的价值追求,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根脉和灵魂,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当前文化安全问题凸显,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至关重要。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置于当代世界文化语境下加以挖掘与开发,在执中鉴西、贯通中外的实践中坚定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而且对解决人类共同问题也有重要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继承发展,驳斥了文明冲突论、零和博弈论,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获得了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并写入联合国决议中,开启了全球化发展的新阶段。
学习宣传新思想聚力建功新时代
成都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田蓉: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定向领航之作、立根铸魂之作、守正创新之作、砥砺奋进之作,闪耀的理想光芒和真理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
推动学思践悟,立起坚定信仰。坚决做到知之而信,坚持“系统学习、分类研究、对表贯彻”的工作体系,突出必修课程、必备教材、必学书目的标准,推动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切体悟蕴含其中的高超政治智慧、宏阔战略视野、真挚为民情怀和许党许国的担当精神,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做到知之而进、知之而行,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以新思想全面引领成都发展,将真理力量转化为城市发展的实践伟力和澎湃动能,用世界城市体系标定成长坐标,用市民美好生活向往擘画发展蓝图。
创新宣传宣讲,推动深入人心。壮大宣传舆论强势,建强多层次多声部宣传矩阵,邀请全国顶级专家开展解读阐释,全方位多角度报道各地各部门学习贯彻行动,推出一批高质量阐释文章、深度报道和融媒精品,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着力基层落地见效,推动市委讲师团和120多支宣讲队伍深入基层宣讲,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加强社会传播,引导干部群众增进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理解和认同。
狠抓贯彻落实,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充分彰显成都城市人文光辉,深化核心价值引领、天府文化润城、先进典型示范、市民友善优雅“四大行动”,实施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文艺创作攀原登峰等重大工程,全面加强学术研究、作品翻译、大众读物等“三个一批”。加快培育文化经济新增长极,释放天府文化独特人文气质、动人创意境域、重要发展要素和深厚经济力量,建设全国一流的文物与博物馆、书店、演艺、赛事、艺术空间“五大体系”,推动天府文化的创意转化、时尚转化、产业转化和场景转化,塑造“三城三都”品牌,加快建成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文化创造与消费中心。
坚决夺取凉山脱贫攻坚收官战全面胜利
凉山州委副书记张伟: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无论有多硬都必须啃下,这场攻坚战无论有多难打都必须打赢。我们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集中全部资源力量打好深度贫困脱贫攻坚硬仗。坚持四级书记抓脱贫、集中财力保脱贫、多方支持助脱贫、全程督导促脱贫,各级干部尽锐出战,甚至有干部以身殉职、因公受伤,“脱贫有多难、凉山有多拼”成为最强音。
始终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底线目标补短板、破瓶颈、攻堡垒,精准施策根本性改变区域性整体贫困面貌,贫穷落后的大凉山在实现社会制度千年跨越的基础上,正在实现社会文明的时代跨越。长短结合、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富民产业,缺吃少穿的历史一去不返。连片推进新村新寨建设,接续实施三轮交通大会战,偏远闭塞的历史彻底终结。接力推进禁毒防艾、控超保学、移风易俗,因贫失学辍学问题基本解决,多因致贫的问题有效解决,凉山群众加快融入现代文明。
统筹“两场硬仗一起打”,着力抓好“两防一提”工作,拼尽全力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着力“防错退”,运用好万师入户、逐户联查结果,落实好“五项制度”,推进“户脱贫”问题整改9月底前全部清零。着力“防漏评”,建立落实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落实3.6万户监测户帮扶措施,确保9月底前全面补短销号。着力“提质效”,切实抓好民情心愿大化解、扶贫政策大宣讲、环境卫生大治理,引导群众持续整治陈规陋习,培育现代文明新风。
凉山脱贫攻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根本上是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结果,是坚定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在凉山贯彻落实的结果。我们将扎实抓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争分夺秒攻克最后堡垒、夺取收官全胜,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