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观察 刘嘉仪 实习生 陈钰岚

截至4月底,已有37户企业进入2022年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培育库;已审核报送111户企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评价;今年一季度全社会研发经费归集数据总量为9078.2万元,同比增长率为23.8%……2021年10月,资阳出台《资阳市支持创新驱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简称“科创十二条”),从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强化创新主体培育、加速创新人才聚集、全面优化创新创业生态4个方面提出了12条创新举措。

如今,落实得怎么样了?

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方面,省级平台载体持续增加

“目前,全市省级平台载体处于持续增加的状态。”资阳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资阳机车获批四川省大中型曲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牙易在线获批四川省口腔材料与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牙谷科技创新研究院”挂牌成立,“乐至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创建)”成功获批。目前,正在加快推进安岳柠檬产业技术研究院创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

除了主动向上申报,当地还积极与成都在资阳高新区共同设立全省首家跨区域协同创新平台—“成资协同创新中心”。通过借力该中心的资源和平台优势,先后组织对接协鑫集团、国星宇航等高新技术产业项目12个,谋划推进成资健康食品创新产业园建设,促进重庆贝纳吉超低温液氮应用技术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签约落地。

目前,资阳全市拥有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已建成国家可靠性实验室3个,省级区域性创新平台2个,省级众创空间2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3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个,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4个、农业科技园区2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4个。

强化创新主体培育方面,质量持续提升

数据显示,2021年,资阳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3.8亿元;共签订技术成果交易合同115份,实现交易额1.416亿元。“截至2021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为35户,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18户;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0.8亿元,同比增长9.9%;共获专利授权255件。”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全市创新主体质量有所提升。

为继续提升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能力,当地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及资金支持。2021年,全市推荐申报省级以上科技项目45个,争取到位省级财政科技资金1570余万元。资阳机车“高端齿轨动车组研制及应用”项目获得600万元重大专项支持、高新区“口腔诊疗仪器设备产品研发与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项目获得500万元重大专项支持,

加速创新人才聚集方面,聚集科技人才

当地围绕“云”服务,聚集科技人才,截至2021年底,在“天府科技云”平台注册科技工作者2.9万人,企事业单位2501户,综合排名居全省第一方阵。

主动加强与资阳籍院士联系,建立“一对一”联系机制。其中,付小兵院士团队与资阳第一人民医院就“创面修复医学整形美容中心建设”,康振生院士团队与安岳县政府就“推动柠檬黄脉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合作项目稳步推进。

截至2021年底,全市人才资源总量19.6万人,比2015年增长28.1%,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专业技术人才8.1万人,高技能人才2.9万人。

全面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方面,厚植“科创土壤”

为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当地制定《资阳市知识产权项目管理办法》,将涉及知识产权的11个项目分为评审类和审核类项目,进一步保证项目遴选的公开、公平、公正和项目管理的科学、规范、高效。

制定《资阳市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工作办法(试行)》,率先在2022年度资阳市科技计划中对应用基础研究类项目进行科研经费“包干制”改革试点工作,充分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解放科研生产力。

另外,为进一步落实“科创十二条”,当地今年3月还配套出台《资阳市科技创新券管理办法(试行)》《资阳市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办法》等8个配套办法,推动《科创十二条》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