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唇薄鳅,是长江上游特有鱼类。顾名思义,正是因为它那厚厚的鱼嘴呈现出的淡红色,才让它的名字有了“红唇”二字。

目前,学术界关于红唇薄鳅的研究资料相当少,仅见红唇薄鳅泌尿系统的组织学观察及对种群生态和线粒体遗传学的研究。相关研究表明,红唇薄鳅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除了“红唇”特征,红唇薄鳅的体色变化较大,有的呈现鲜红色,体侧有不规则的棕黑色大小斑点,或仅背部具斑纹,或全身无斑纹而呈褐色。

红唇薄鳅过去在长江上游干流及支流分布较广泛,喜欢栖息在江河底层。在上世纪50年代的岷江中下游渔获物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后逐渐稀少。

从2017年1月1日起,长江支流赤水河全面禁渔,禁渔时间为期十年,成为长江流域第一条实施全面禁渔的河流,比2021年开始全面实施的长江“十年禁渔”早了整整4年。

随着赤水河全面禁渔以及长江十年禁渔的实施,作为长江上游特有鱼类的红唇薄鳅和其它许多珍稀鱼类也迎来了新的繁衍生机。

据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于2020年编制的《赤水河禁渔监测、保护评估及规划制定中期总结报告》显示,主要江段渔获物中特有鱼类由禁渔之前的21.8种/年上升至22.7种/年,在监测江段消失多年的“土著”鱼类如鳗鲡、异鳔鳅鮀、鲈鲤和红唇薄鳅等被重新采集到。

物种小档案


红唇薄鳅属鳅科,体形与泥鳅相似,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水域中,常见的个体为10厘米左右,此前未见人工驯化和繁殖成功的报道。但目前国内不少机构正在开展红唇薄鳅人工驯养繁育技术研究,其野外种群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本期主创:

撰文/邵明亮

供图/中科院水生所

海报设计/沈晓颖 张珍

特别支持: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