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唐子晴 攀枝花观察 陈姝妤

一汽牵引车头,车厢通体白色,上贴蓝色标识,2月18日,记者在攀枝花市中心医院内见到了攀枝花市首个新冠核酸检测移动方舱实验室。该实验室由省卫生健康委配置,2月14日完成相关设备的安装调试,已完成实际检测6000余人次。

这个方舱实验室如何在可移动的条件下完成核酸检测?检测效率和安全性如何?记者走进实验室一探究竟。

空间虽小功能不减:

32平方米配齐4个独立区域,最大日检测量可达1.5万管

“移动方舱实验室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检验科主任李靖抬起手指着车体向记者介绍,实验室内面积32平方米,而核酸检测有严格的处理流程,同样需要排布开多个功能分区。

记者跟随李靖走进实验室,虽然空间略显狭窄,但4个区域严格设置,试剂准备区、样本制备区、扩增分析区、洗消区从车头向车尾依次排列,可以容纳5位检验人员同时进行标本接收、信息录入、核酸提取、核酸扩增等工作。

据了解,目前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每天可以进行核酸检测1万管,而移动方舱实验室最大日检测量可达1.5万管,混采检测(10混1)检测量最多达到15万人份。效率大幅提升,离不开方舱内配备的器械。

在样本制备区,3台全自动核酸提取仪、2台自动化分杯系统替代以往人工操作的大部分流程,“检测人员需要挨个手动打开采样管进行取样,现在将采样管排列放进机器内,能够自动完成开盖取样。”李靖介绍,一台全自动核酸提取仪能够一次性提取96管样本,提取时间将原有的2个半小时压缩到20分钟。

而另一个重要区域——扩增分析区内,16台荧光定量PCR扩增仪垒放得整整齐齐,单台机器1个半小时后就能够得到1批次96个样本的检测结果,“分杯、提取和检测能够相互匹配,确保全时段检测。”

移动方舱实验室启用后,和攀枝花市中心医院原有的核酸检测实验室形成合力,为节后返工、返校群众提供快速、高效、便捷的核酸检测。更为重要的是,移动方舱实验室能机动调度、灵活作业,可以突破地域限制,应对各种恶劣与极端环境。

为了应对突发情况,除了开展现场操作培训,下周起,攀枝花市省级核酸检测应急支援队的27名队员将开始进舱开展轮岗实训。根据安排,每周一、二将有3名队员参与实训,强化操作流程。

空间移动安全加码:

传送通道+内舱负压+废气废水处理,形成安全闭环

在最后一个区域洗消区,陈设相对简单:一个水池一台高压蒸汽灭菌锅。在这里,样本容器经过121摄氏度的高温灭杀后,被转运至医疗废物处理点。

在移动方舱实验室里,操作安全更多地体现在细微之处。在实验室左侧,一头一尾设置有样本传递窗口和污物传递窗口,从样本进入实验室到完成检测,各区域间通过一条传递通道连接,保证样本在移动环境下也能安全传递。

尽管空间有限,但进出各区域仍然需要四道门把关。一扇门打开,进入缓冲区关门后,才能打开下一扇,如果操作出现疏漏,报警器及时发出警报进行提醒。在开门时,记者感到有明显阻力。“这是因为检测操作区都进行了负压,防止气溶胶和飞沫随空气传播到车外,保证各区域间独立的生物密闭。”李靖说。

不仅如此,实验室内设置了多处紧急洗眼区,应对检测人员遇到的暴露风险。此外,在移动方舱实验室尾部,“藏”着一套实验室负压废气处理系统和实验室空调净化系统;右侧设置有废水处理系统,在保护检测人员安全操作的同时,确保公共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