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作者为陈冠宇

川观新闻记者 祖明远 绵阳观察 陈冠宇

1月20日,川观新闻记者从2021年绵阳市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绵阳地区生产总值3350.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两年平均增长6.5%。

绵阳市统计局局长牟华佳在发布会上对2021年绵阳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增长态势有不同的表述——农业生产稳定增长、服务业持续增长,工业生产较快增长。

“较快”如何理解?数据显示,2021年,绵阳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4%,全省第一。

画定路线图,瞄准“较快”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扮演着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枢纽角色,也是绵阳的产业优势所在。

《集中精力大抓工业24条措施》的出台,传递出的信号正是绵阳市委、市政府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的决心,现代产业体系也随之明确——构建以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等为支柱产业,核技术应用、5G、物联网等为特色产业。

一组数据直观反映了“路线图”对当地工业的推动。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2021年的1至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251.74亿元,同比增长18.6%,其中,起到支撑性作用的电子信息产业占比约三分之一。

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绕不开产业自主创新。2021年,绵阳分别有15户和37户企业通过省、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银河化学通过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复核评价。

重点企业梯次发展,推动“较快”

企业作为工业生产发展的主角,其“质与量”与当地工业发展的“快”与“慢”息息相关。

2021年,绵阳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产值比上年增长21.5%,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高3.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企业产值增长41.3%,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高23.1个百分点。

绵阳工业生产实现“较快增长”的“底气”还来自于当地重点企业。绵阳出台了《绵阳市企业培育攻坚行动方案》等政策,建立并落实10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工作专班机制,完善规上工业企业服务专员制度,以此加快培育梯次发展的企业群体。

2021年7月,绵阳共有16户企业入围获第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新增数居全省第2;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6户。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0户,总数达到1131户,绵阳京东方、绵阳惠科提前实现产值迈进百亿级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