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集团特派记者 林凌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快速蔓延,成为影响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在此次疫情中,医学和医学教育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凸显。如何大力推进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加快高质量医药卫生人才培养?5月23日,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四川代表团在驻地举行小组会议后,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

我国医学教育依然大而不强、大而不优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总体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杜玉波认为,这次疫情大考之所以能够经受住考验,与几十年来我国医学教育的快速发展是分不开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发展比较快、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高质量医药卫生人才,“但同时要看到,我国医学教育依然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特别是此次疫情下暴露了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杜玉波说,短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重治轻防,公共卫生人才严重短缺。长期以来,由于将公共卫生置于“用时急、不用闲”的状态,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投入明显不足,公共卫生人员就业困难、待遇不佳且流失严重,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其次是重专轻全,医学教育体系割裂,全科医学十分薄弱。截至2018年底,我国经过培训合格的全科医生仅30.9万人,与国务院制定的标准相比还缺口50万人,且存在学历不高、结构不优、能力不强等问题。第三是相关基础研究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研究成果基于临床问题导向的针对性不强,“高水平综合性大学跨学科的基础研究优势发挥不充分,研究成果论文导向的痼疾没有根除,导致对重大传染病的快速有效防控难以起到关键技术支撑作用。”最后是全民基本健康素养比较薄弱,广大群众缺乏公共卫生常识尤其是传染病防护知识,尚未普遍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树立科学健康的生活理念等。

推进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改革

在杜玉波看来,当前,制约医学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问题是结构和质量,“补齐短板就要从这两方面入手。”

——从人才结构看。杜玉波认为,必须遵循医学教育和医学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在宏观层面做好长远谋划和顶层设计,科学调整临床、中医、公共卫生、康复护理、养生保健等不同专业人才的结构比例,合理引导重视不同人才在社会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从人才质量看。杜玉波认为,必须提高医学专业学历教育层次和入口生源质量。“在国际上,医学教育属于精英教育,而国内由于行业吸引力不足、高等医学院校分批次录取等原因,医学教育生源质量达不到精英教育的客观要求。”因此他建议,要提升医学专业学历教育层次,严格控制高职(专科)层次临床医学类专业招生规模,稳步发展本科层次医学专业教育,适度扩大“5+3”一体化培养规模。

此外,杜玉波表示,还要优化高校附属医院的协同育人机制,利用高校附属医院人才培养链的优势提高医护人才培养质量;利用综合性大学高端科研平台,加大与国内外企业、科研院所、医院协同合力,联合培养临床和医学研究领域高端人才。

加强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人才培养

杜玉波说,从2003年的“非典”到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到20年内爆发的两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要从这次疫情中吸取教训,真正推进公共卫生管理体制与人才培养的改革。”

杜玉波建议,要加大对预防医学的重视程度,提高对公共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优先、充足保证公共卫生保障体系建设经费,常态化扩充疫情防控机构的岗位种类与数量,逐步提升公共卫生从业人员的地位待遇。要完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教学内容,强化应急事件处理能力、大数据应用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要鼓励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开设公共卫生学专业,加快建立多学科与医药卫生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发展的运行机制,扩大国际合作,加快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将全科医学教育作为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

全科医生是重要的复合型医学人才,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国内外医疗卫生实践表明,能否培养大批合格的全科医生,提供“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特征的基层卫生服务,将直接关系到重大疾病的有效防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医疗费用的合理控制,真正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公益性。

杜玉波建议,未来一段时间,要着力推进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力度,着重建立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制度,保障国家基层健康需求和医疗体制改革需要。同时,着力培养与分级诊疗体系相匹配的全科医生。突出医学基础教育能力培养,强化传染病防护课程和操作技能训练。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提高中医的国际影响力。

加强全民卫生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杜玉波认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凸显了公共卫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要以此次疫情为契机,在全社会开展一场大规模的全民性公共卫生教育,提高全体国民的卫生健康素养。”

杜玉波说,要通过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依靠制度规范,实现整个民族生活习惯特别是卫生习惯的大变革。疫情初期,全国人大常委会迅速做出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的决定,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要通过学校教育从小抓起,在幼儿园、中小学和高等院校,切实加强符合各自年龄层次的卫生健康教育,培养青少年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思维模式,掌握必要的医学基础知识。要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广泛普及健康常识,使整个民族逐步转变观念,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真正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