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观察 张啸 川观新闻记者 郑志浩
“已经租了场地,中试装置已安装完毕,马上要开始调试设备了。”1月12日,内江师范学院化工学院教授郑小刚沉浸于搭建“无机功能材料产业技术研发与转化中心”孵化平台的搭建中。
据悉,该平台是内江师范学院首批科研成果转化平台,与内江高新区合作打造,致力于将纳米氧化镁、纳米碳酸钙等无机材料应用到工业生产中,代表了内江师院科研工作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
“2021年我们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新签订合作协议12个,新增横向科研项目合同167项,到校横向科研经费近2000万元,均创新高。”内江师院科研与学科建设处处长何佳介绍。
在其他方面,2021年内江师院科研工作同样取得了可喜成绩:新增四川省科技厅沱江流域特色农业资源四川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省级科研平台数量达到8个,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居前列;立项(含公示)省部级及以上科研课题48项,在全省同类院校中位居首位;纵向科研项目到账经费逾1000万元,创历史新高;获四川省第十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5项,获奖数量创历史新高;获四川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三等奖,是历年来在四川省科学技术奖中取得的最好成绩。
科研工作为什么能迎来全面开花?在何佳看来,这与内江师院近年来对科研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投入不无关系,是厚积薄发、水到渠成的自然结果。
2019年,内江师院召开第三次党代会,明确了建设新时代师范大学的中长期发展目标。作为其中重要环节,内江师院下大力气理顺了科研工作机制,从人、才、物等方面给予科研工作者相应保障,激发了他们的科研热情。
在人才保障方面,近年来内江师院大量引进高层次博士、教授等高层次人才,截至目前全校有博士300余人、教授162人;在激励机制方面,实施了年薪制和低职高聘制度,科研成果多、科研成果好的人员可大幅提高待遇;在减少事务性工作方面,减少了审批、报账等流程,并通过招聘科研助理、设置专职科研岗位,让专业的人集中精力干专业的事;在扶持科研项目起步方面,制定了“学科建设工程”科研资助计划,设立科研发展资金,支持老师开展预研、续研工作。
“学校给了40万元的项目匹配资金,用这些钱我租了场地、购买了试验材料,为项目的顺利起步奠定了良好基础。”郑小刚表示,今年3月将完成项目设备调试,预计年内就能将科研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庆宁卢二 2022-01-12
厚积薄发、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