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经国家发改委批复后,2021年11月,省政府正式印发《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这是继南京都市圈、福州都市圈以后,国家层面批复的第三个、中西部第一个都市圈规划。成都都市圈的建设,无疑将深刻影响四川乃至川渝两地的区域发展格局。

即日起,四川日报全媒体推出行走报道,深入街区、企业、园区等点位,聚焦产业、交通、民生等领域,对话官员、专家、市民等群体,记录四座城如何共画一个圈。

川观新闻记者 肖莹佩

1日11日清晨,四川日报全媒体“行走成都都市圈”报道组一行从成都市中心天府广场出发,沿着城市中轴线天府大道一路向南约30公里,到了兴隆湖。


湖滨广场旁一片山坡,绿树成荫、植被茂密,山上竖立着“成都科学城”五个大字。拾级而上,走到尽头,便是我们此次行走的首站: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这里还有另一个名字:兴汇顶。


一年多前,地图导航软件里已经标定这个新地名。


在这里,我们至少收获了两个故事。

故事一

原来你是这样一块石头

第一个故事,有关石头。

把时间轴回拉。2020年7月27日,省同城化办在天府新区正式揭牌,这标志着,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先手棋——成德眉资同城化取得了实质化进展,向前迈进了重要一步。

2020年7月27日,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天府新区正式揭牌。(肖莹佩 摄)

新机构运行时间将近一年半,在这期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相续印发,发展蓝图也具化为路线图和施工图。

目前最大的成绩是成德眉资四市的共识,尤其是理念层面,实现了一条心。”省同城化办常务副主任尹宏强调。“门口那块石头,就是一个共识。”

石头?共识?谈话中的小插曲,引起了我们所有人的兴趣。

石头就立在省同城化办规划展示厅外,于2021年7月27日——省同城化办揭牌一周年之时安置。形状为不规则半圆,1人多高,红色“兴汇顶”三字镌刻其上,神采飞场、苍劲有力,颇有气魄。

这块花岗岩,来自中国四大磷矿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矿产资源的德阳绵竹。运至成都后,在一名家处雕刻而成。兴汇顶三个大字,则是集资阳书法大家谢无量的手笔。

三个字面朝南边,几公里之外,天府大道笔直延伸,无缝连接着天府新区成都片区和眉山片区。

如此看来,这块石头已经率先实现“成德眉资同城化”,真真一幕新时代的石头记。

故事二

原来你叫这样一个名字

第二个故事,有关名字。

根据《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以成都为中心的成都都市圈,由与成都联系紧密的德阳市、眉山市、资阳市共同组成。主要包括成都市、德阳市旌阳区、什邡市、广汉市、中江县,眉山市东坡区、彭山区、仁寿县、青神县,资阳市雁江区、乐至县。规划范围则拓展至成德眉资全域。

成都都市圈、成德眉资同城化,两个名称,什么关系?

简单来说,成德眉资区域总面积3万平方公里,这个区域与成都都市圈基本一致,加快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就是加快共建成都都市圈、加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省同城化办正式揭牌,被视为一个重要节点,其所在山顶命名“兴汇”,也有特殊含义。

其一,代表自然肌理。

在成都都市圈区域,有龙门、邛崃、龙泉三山,以“兴”字上面三点写意。有岷江、沱江、嘉陵江流域三水,以“汇”字左边三点抒发,以表地理。

其二,代表人文传承。

绕山顶一周,既可享兴隆湖之美景,又可观天府大道之繁忙,一派欣欣向荣。而山顶下方,正是原成都市双流县正兴镇与兴隆镇的交界带,自古便是繁荣之地。

《成都农村概要》中描述,正兴镇,旧名苏码头,始建于清朝初年,历史上是商贾云集之地,是繁荣、兴旺的水路码头。所谓正兴,其实是“正在兴旺”的意思。

“兴汇”取交界地的两个“兴”字,表示继往开来。

历史与现实交汇,今天,则意指成德眉资同城化“同兴”。

其三,代表方向规律。

“兴汇顶”大石的背面刻有说明:“兴”字左转为“汇”,“汇”字右转为“兴”,既可莞尔汉字说解,又能体会优势互补,还可思考循环生息。

“这也是最重要的一层意思。”放在现实语境下来理解,即要加快促进成德眉资区域“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协同发展、服务大局”的发展新局面,打造现代化都市圈。


策划丨王怀 董世梅 阮长安 李秋怡

统筹丨董世梅 王国平

记者丨肖莹佩

摄影丨肖莹佩

编辑丨熊珮

校对丨黄颖

审核 丨黄志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