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侯冲 王成栋

“四川能源产业面临丰水期水电弃水、枯水期电能不足、人均用电量不高等突出矛盾。”5月10日上午,省人大代表、国网乐山供电公司总经理林双庆表示,四川具有丰富水电资源,却长期面临水电丰水期“吃不了”、枯水期“不够吃”的怪圈。如何跳出“怪圈”?他建议出台丰水期产业扶持政策,最大限度将水电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怪圈”如何形成?首先是先天因素。林双庆告诉记者,四川电源结构中以水电为主,占比仅8成;其次,四川目前水电厂大多是径流式电站,这种电站特点是有多少流多少,储存、调节能力不够,不能削峰平谷;最后是四川特高压建设滞后,水电资源出川通道不畅。

林双庆建议,四川在选择用电产业时,在丰水期,可大力推进旅游业、凉山烤烟业等用电量大的行业;同时严格落实环保督察要求,推行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等电能替代工作;最后,尽可能引进一批适应水电丰枯特性、可调节性强的优质产业,出台土地供给、税收、电价等优惠政策,扶持产业发展。

“选择产业之外,如何布局也很重要。”林双庆建议,大数据、多晶硅、新型电池、电制氢等绿色高载能产业,应尽量引导落户在水电消纳示范园区内;高科技低载能产业,可以向成都等中心城市聚集,形成特色产业集聚成链、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避免电网重复建设。

“大范围看,要差异;小范围看,要聚集。”他解释,大,指的是全省范围,四川可根据各地区不同自然禀赋,推动用电企业差异化发展;小,指的是某一个地区内,可推动产业相对集中,延长产业链,发挥聚集效应。

他举例道,利用被授予“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的难得机会,四川可引入云存储、云计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形成以数字化为引领的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实现高质量的水电消纳和产业发展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