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吴浩

第23届“四川青年五四奖章”评选结果日前揭晓,42人和20个集体获得这项四川青年的最高荣誉。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武汉报道组榜上有名。

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经共青团四川省委、四川省青年联合会决定,授予王道明等42人第23届“四川青年五四奖章”、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青年突击队等20个集体第23届“四川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快来看看,有你认识的吗?


第23届“四川青年五四奖章”

表彰名单


一、抗疫类


(共31名,按姓氏笔画为序)

姓名

工作单位及职务

王道明

眉山市彭山区中医医院内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毛建川

广安市岳池县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主治医师

邓凯元

内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技师

乐  磊

四川省人民医院城东病区急诊科护士长

向  钱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感染控制中心助理研究员

刘  仙

成都盒悦餐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

刘  辉

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公共卫生主管医师

刘若阳

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呼吸微创介入组组长

李  娟

雅安市人民医院ICU副护士长

李  鑫

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急救部护士长

杨旭堃

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ICU主治医师

吴  超

国网四川甘孜州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运维检修部(检修分公司)副主任(副经理)

邱少平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师

陆  英

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管护师

陈  曦

自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一所所长

陈佳宁

宜宾市公安局警务指挥中心四级警长

佟  乐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护理组长

金晓博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

周国军

四川加昂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业务员

赵英明

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护师

赵真豪

成都市锦江区双桂路五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姜小军

四川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记者

夏滕飞

南充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疗组组长、主治医师

徐志强

核工业四一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秘书、主治医师

高  峰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

基  鹏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

勒尔尔者

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土沟乡日克地村村支部副书记

淡  青

雅安市天全县新华乡永安村童伴之家童伴妈妈

谢德刚

遂宁射洪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

赖仕宇

攀枝花市中心医院医师

潘  明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所病毒一科科长、流感实验室负责人




二、常规类


(共11名,按姓氏笔画为序)

姓名

工作单位及职务

王紫莹

国家队轮椅网球队运动员

立克拢拢

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民主乡雪峰村党支部书记

冯家妹

四川美麟承恩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北京市美儿脊髓性肌萎缩症关爱中心(理事长)

向兴林

德阳广汉市汇智义工服务中心主任

肖  红

遂宁市大英县公安局指挥中心副主任

泽郎尚周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公安局红星派出所民警

侯正超

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特勤大队一中队班长,一级消防士

祝  希

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一级主任科员

莫色小兰

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越城镇西城中学生物教师

黄晓艳

资阳市尤特薯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颜  宏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员

第23届“四川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表彰名单


一、抗疫类


(共10个,排名不分先后)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青年突击队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抗疫青年突击队

西南医科大学疫情防控援鄂青年突击队

宜宾天原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青年突击队

乐山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特警大队

巴中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团队

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人民医院青年突击队

四川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护理组

四川省疾控中心援鄂检测队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武汉报道组





二、常规类


(共10个,排名不分先后)

成都携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青年创业团队

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青年先锋队

绵阳市游仙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金融创新团队

西南民族大学“格桑花”志愿者服务队

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党支部“科技助农”团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〇一工厂国庆阅兵保障团队

华西集团十二公司成都天府国际机场T2航站楼项目青年团队

国机重装二重装备铸锻公司炼钢厂“钢龙勇士”青年突击队

四川省钢管混凝土桥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团队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电先进燃料元件创新研发团队



【附事迹简介】

一、个人(抗疫类,共31名,按姓氏笔画为序)

王道明

王道明,男,汉族,1982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眉山市彭山区中医医院内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他曾参加2008年汶川大地震“临时外科”伤员救治、2013年芦山地震援助飞仙关镇医疗队抗震救灾。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担任眉山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方舱医院临时医疗小组组长、方舱医院四川片区中医组组长,就优化方舱医院管理并持续改进等方面提出建设性建议,积极开展中医巡诊、中医疗效观察和总结、中医特色肺康复训练等适合方舱医院的中医治疗,改编演唱抗疫之歌《你的答案》,深深地感动和鼓舞了大家抗疫的士气。

毛建川

毛建川,男,汉族,1986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广安市岳池县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主治医师。

2013年,他曾参与雅安市“4·20”芦山地震伤患救治。新冠疫情发生后,他与妻子一道,第一时间请战上一线,并担任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及新冠肺炎防治工作专家组副主任,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在新冠肺炎疑似患者排查、确诊患者诊疗及重症患者呼吸支持治疗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为节约医疗资源,提高阳性检查准确率,他主动承担了全院新冠患者、疑似患者的咽拭子、呼吸道标本和查房工作,参与救治5例新冠确诊患者。

邓凯元

邓凯元,男,1989年10月出生,农工民主党员,内江市疾控中心检验科检验技师。

他拥有6年的检验检测经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内江市疾控中心承担着全市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任务,他主动请缨成为中心首批核酸基因检测成员,最多的一天曾检测120多个标本。2月21日,新婚才2个月的他,主动递交请战书,成为四川省第三批疾控支援湖北工作队成员,主要负责样本的采集、转运以及数据的录入。在46天的援鄂工作中,共收送样本1万余份,录入标本数据8000余条,为样本得到及时检测争取了时间,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供了准确数据。

乐磊

乐磊,男,汉族,1986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四川省人民医院城东病区急诊科护士长。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是四川第四批援鄂医疗队护理组组长,曾任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和汉阳方舱医院护理部主任。凭着丰富的经验,他带队圆满完成东西湖方舱医院A厅、C厅舱室筹建、设备检查、流程梳理、院感防控、质控建立等工作。担任汉阳方舱医院B区护理部主任后,带领护理团队先后完成938名确诊患者护理工作,做到患者零死亡、医护零感染、安全零事故、进驻人员零投诉、护理不良事件零发生,被汉阳方舱医院通报表扬。

向钱

向钱,男,汉族,1980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感染控制中心助理研究员。

他曾参与“5·12”汶川地震、“4·20”芦山地震、北京奥运保障等多项医疗保障任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主动请缨加入四川省首批援鄂医疗队,大年初一便投入到疫情重灾区—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先后参与了四川援鄂医疗队各批队员感染防控教育培训、驻地感染防控方案制定等工作,实现四川省第一、二援鄂医疗队新冠病毒零感染。他总结的“十化”感控经验得到各方好评,拍摄的“七步洗手法”和“正确戴口罩”防疫视频,1天内阅读量过百万。

刘仙

刘仙,女,汉族,198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成都盒悦餐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

她大学毕业后自主创业,主要从事餐饮行业。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第一时间带上厨师团队和食材,签好“生死状”奔赴1200多公里抵达武汉门店,专门为当地医护人员免费供餐。在驰援武汉的40多天里,她带领团队共送出2万多份热气腾腾的免费盒饭,并千方百计为医护人员筹集购买到总价近350万元的医疗、生活物资。最开始由于没有防护服,她就穿上雨衣和滑雪眼镜来保护自己,每天跟陀螺一样奔波在武汉各大医院,当地医护人员都亲切的叫她“雨衣妹妹”。

刘辉

刘辉,男,汉族,1985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公共卫生主管医师。

他先后参与处置“4·20”芦山地震、成都市H7N9禽流感疫情等多起国家、省、市各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自然灾害应对工作。在武汉尚不明确肺炎疫情原因之初,即随国家疾控专家组第一时间赶赴武汉开展疫情调查处置工作,深入金银潭医院、华南海鲜市场调查、采样,并及时汇总分析。2月16日,他作为四川省第二批援鄂疾控队员再次驰援武汉,先后参与武汉市洪山区新冠聚集性疫情现场调查和病例个案调查以及报告撰写等防控工作,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刘若阳

刘若阳,女,汉族,1986年12月出生,九三学社社员,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呼吸微创介入组组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作为四川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成员前往武汉。作为病区唯一的中医医生,她承担了整个病区开中药、穴位按摩等工作。创新“互联网+中医”模式,通过手机微信、视频会议,组织数名在川知名中医开展远程会诊,取得明显治疗效果,受到患者的称赞。她不断总结经验,参与编著了《中小学生新冠肺炎防护读本》,发表了《关于呼吸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名称及临床诊断的思考》论文。抗疫事迹被央视新闻报道。

李娟

李娟,女,汉族,1986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雅安市人民医院ICU副护士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作为雅安市援鄂医疗队领队和临时党支部书记,带领20名队员踏上了援鄂之路。在武汉汉阳方舱医院,她负责开展医疗队队员身体健康和心理疏导,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健康宣教、病室管理、数据上报等工作,带领全体队员每天超负荷工作在抗疫一线。援鄂期间,她多次召开临时党支部视频会议,部署开展火线入党事宜,共接收14名队员入党申请,火线发展5名预备党员,充分发挥了临时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增强了团队凝聚力战斗力。

李鑫

李鑫,女,汉族,1983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科急救部护士长。

她曾参与“8·8九寨沟地震”、“6·17长宁地震”等重大灾害事故救援工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主动请缨奔赴抗疫一线,带领医院15人护理团队及四川省第六批援鄂护理人员,参与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和汉阳方舱医院960余张床位的护理管理工作。她带领团队在48小时内出色完成开舱准备工作,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方舱医院护理管理体系,创新性地在方舱开展了患者互助管理模式,开展“接受隔离、接受爱”情人节仪式、设立“心愿墙”、为患者庆祝生日等系列活动,打造了温馨、勇敢的方舱文化。

杨旭堃

杨旭堃,男,汉族,1984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ICU主治医师。

他曾两次参加全国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和突发中毒事件应急处置卫生应急技能竞赛,分获团体二等奖、三等奖。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主动请缨,从医院临床工作一线转战武汉抗疫最前线。经与治疗组专家多次商讨,他研究提出了治疗康复建议方案。并针对当时实际,提倡分区救治,合理分配护理力量,集中危重症患者精细化管理,阻止患者病情进展,提高治愈率。在重症患者救治过程中,他将华西技术、华西精神贯穿始终,感染和带动着整个团队攻克难关。

吴超

吴超,男,汉族,1989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国网四川甘孜州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运维检修部(检修分公司)副主任(副经理)。

他研究生就读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毕业后主动申请到甘孜工作,立志用电力专业技能服务藏区发展。6年来,他的足迹遍布甘孜17个县、14.2万平方公里供区,默默无闻扎根藏区电力生产一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提出以“一县一策”形式制定防疫保供电方案,确保全州22家医院、56处集中隔离点等重要抗疫场所电力可靠供应,并实现151名运维人员“零疑似、零感染”。曾参与完成“三区两州”重点贫困地区电网建设项目中17座变电站的验收、投产工作,助力全州17个贫困县、1135个省级贫困村脱贫摘帽。

邱少平

邱少平,男,汉族,1993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师。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作为四川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中为数不多的“90后”成员,迅速投入到病区救治护理工作中。为节约时间和防护装备,坚持工作时间不喝水。面对重症患者,他主动把处理大小便、搬氧气瓶等工作留给自己;面对气切吸痰操作、采集咽拭子等高危操作,他总是抢着做。克服因长时间工作引发的肠胃不适,连续高强度工作56天,出色的完成了各项救治护理任务。

陆英

陆英,女,汉族,1986年9月生,中共预备党员,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管护师。

她长期在临床一线工作,曾参与“5·12”汶川地震伤员救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第一时间主动请缨,作为四川省第六批、德阳市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前往武汉市汉阳方舱医院参加病员救治工作。她不顾个人安危,主动参与危险性大的核酸标本采集工作,先后完成核酸采集800次左右、参与救治患者400人次左右,受到武汉市汉阳方舱医院临时党委通报表扬。因表现出色,她被批准火线入党,并被四川省总工会评为四川省“五一巾帼标兵”、“同心战疫”最美女职工。

陈曦

陈曦,男,汉族,1982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自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一所所长。

入职以来,他长期负责急性传染病控制和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工作。1月21日自贡市出现首个新冠肺炎可疑病例后,他快速建立了自贡市“五同时”新冠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模式原型。2月17日,他作为四川第二批援湖北疾控队队长驰援武汉,参与支援洪山区疾控中心。期间,他主导参与新冠聚集性疫情现场调查8起,涉及2600余人,完成调查报告7份、个案流调257例、分析报告4篇,转岗培训300余人,带领专家组现场指导40多家养老机构、看守所等特殊机构的防疫工作。

陈佳宁

陈佳宁,男,汉族,1990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宜宾市公安局警务指挥中心四级警长。

作为一名人民警察,他长期奋战在重大突发事件处置一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不畏生死主动请战前往疫情最严重的防疫一线,参与负责2个2.1万余人的隔离小区以及4个医学隔离点的封控隔离,协助其他防疫人员开展检查证明、测量体温、上门服务、警情处置、巡逻防控,先后协助转运密切接触者、疑似感染者、确诊病人363名。同时,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为困难群众提供日需帮购、事务帮跑等暖心服务,得到群众好评。

佟乐

佟乐,男,汉族,1988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护理组长。

他是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队员,从事急诊护理工作近10年,多次在紧急医学救援中表现突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作为华西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第三批援鄂医疗队成员、青年突击队队员,对口支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不畏艰险、冲锋在前,把精湛技术和细致关怀带进隔离病房,参与护理近70名危重患者,主动承担护理工作中最危险的操作,参与心肺复苏、气管插管、“人工肺”上机、有创心排量监测等危重患者特级护理。担任临时党支部宣传委员,完成通讯稿15篇,报道前线医护人员40余人次。

金晓博

金晓博,男,汉族,1985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

2019年初,他曾主动请缨310小时守护,使一名重症甲流感肺炎患者转危为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再次主动请战,作为四川省第三批援助武汉医疗队成员奔赴湖北,坚守在湖北省人民医院东区,并担任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副书记、第二批援湖北医疗队队长。在新冠肺炎患者查房诊疗过程中,认真调整每个患者的治疗方案,大胆开展中心静脉置管、有创机械通气等高风险操作,成功救治77名重型及危重型患者。

周国军

周国军,男,汉族,1988年3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四川加昂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业务员。

作为一名暖通工程师,他主要从事中央空调安装、通风管道、新排风管道制作等工作。大年初一,得知武汉火神山医院急需通风管道制作安装技术工人前往支援后,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即答应。次日上午便收拾行装,与家人匆匆道别,从达州驱车12小时到达火神山医院工地并立即投入施工建设。在面临新冠肺炎病毒潜在威胁、食宿条件相对简陋的情况下,他高强度、超负荷连续工作十余天。2月2日,火神山医院主体通风工程顺利交付后,他毅然留下完成收尾工作,直至2月8日所有工程施工结束。

赵英明

赵英明,女,汉族,1987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护师。

十多年来,她兢兢业业地从事着医务护理工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看似柔弱的她勇敢的站出来,第一时间递交了“到武汉抗疫”的申请,于除夕夜匆匆离家奔赴一线。在武汉市红十字医院ICU病房战斗的53天里,她主要负责ICU病人护理工作,她穿上防护服,戴上口罩、护目镜,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守护照料了116名危重患者。她对待患者耐心、细心,注重患者心理疏导,获得患者好评。

赵真豪

赵真豪,男,汉族,1981年8月出生,群众,成都市锦江区双桂路五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他长期致力于中医的研究与传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第一时间组建起防疫小组,带队排查、上门入户,奔波在社区疫情防控最前线,用行动护佑辖区居民健康。积极调动中心救护车,共参与转运患者290余次,随访2300余次。同时,无私奉献家传百年“防感汤”处方,并免费熬制和发放12000余袋(人次)。特设线上小管家24小时服务、开发防感产品、拍摄健康视频、进行防疫直播,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助力社区群众共同抗疫。

姜小军

姜小军,男,汉族,1984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四川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记者。

他曾先后参加“5·12”汶川地震、“4·20”芦山地震、“8.8”九寨沟地震和中国政府医疗队援助尼泊尔地震医疗救援等一线报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主动请缨赴武汉进行48天的抗疫深度采访报道,深入挖掘疫情防控中的感人故事和先进事迹,客观、生动、全面地呈现抗疫一线情况,共发布新闻稿件上百条,口述实录采访130名医护人员、患者,多角度展现四川医护人员的使命担当。推送四川医疗队上央视报道3次,多篇稿件被新华社、人民网等媒体转发。

夏滕飞

夏滕飞,男,汉族,1982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南充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疗组组长、主治医师。

新冠肺炎发生时,正在北京阜外医院进修学习的他,过年刚回老家。得知疫情发展情况后,他主动申请回医院工作,并成为四川第七、第八批援鄂医疗队中的一员,驰援武汉。他所在的医疗队,接管了武汉市协和医院肿瘤中心十楼危重症病房。面对严峻考验,他每班在危重症病房连续工作8小时以上,共参与救治新冠肺炎患者84人,治愈出院70人,协助转院十余人。他所承担的临床工作、后勤工作等均得到了患者的好评。

徐志强

徐志强,男,汉族,1980年7月出生,群众,核工业四一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秘书、主治医师。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作为四川省第七批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援湖北医疗队队长驰援武汉。团队所支援的武汉市协和医院肿瘤中心被临时改造为新冠肺炎危重症救治定点医院,一天内就收满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他带领17名队员与四川省第七、第八批医疗队医护人员共同努力,克服高强度工作负荷、体力透支、精神高度紧张、感染风险等困难,全身心地治病救人,累计治愈新冠肺炎患者141人,并且做到了院医务人员“零感染”。

高峰

高峰,男,汉族,1984年6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作为四川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绵阳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副队长、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队长驰援武汉。一到武汉,他便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投身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发热十病区的新冠肺炎普通患者及重症病人诊疗工作,在53天的时间里,带领团队综合运用疫区诊疗优化、“云会诊”、“双心”治疗等技术手段,共治疗患者60余例,其中危重症患者20余例,圆满完成了各项救治任务。

基鹏

基鹏,女,汉族,1985年出生,中共党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

自工作以来,她致力传播“有温度的医疗”。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报名奔赴前线抗疫。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率先在隔离病房实施医疗队第一例中心静脉穿刺、第一例床旁超声检查、第一例经皮气管切开等重症救治技术,协助参与ECMO、CRRT等体外生命支持技术,努力提高重症患者救治率。她与同事一起,将“温度医疗”贯穿治疗始末,先后收治180名重症患者。同时,她积极撰写“战地笔记”,从一线医务人员角度客观还原抗疫现场。目前,该笔记阅读量超过40万人次。

勒尔尔者

勒尔尔者,男,彝族,1988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土沟乡日克地村村党支部副书记。

2015年以来,他一直工作在脱贫攻坚一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又连续奋战在本村疫情防控一线。他联系工作队员提前到岗,用两天时间完成全村167户780人的全面排查,组织对返村人员实行居家隔离,定时测量体温。利用村网络群、联村工作微信群和村广播,转发、播放防疫知识,提醒村民做好自我防护。他坚持每天早上背着近30斤的装满消毒液的喷雾器对家禽场所进行消毒,召集青年成立20人的防疫突击队,在村社路口设置疫情防控检查站,把疫情防控责任落到实处。

淡青

淡青,女,汉族,1983年8月出生,群众,雅安市天全县新华乡永安村童伴之家的“童伴妈妈”。

2019年,淡青被聘用为永安村“童伴妈妈”,积极组织留守儿童开展回“家”读书、绘画、开展课外活动,悉心呵护着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主动放弃回湖北看望姥姥的计划,选择继续坚守工作岗位。仅用两天时间就完成100余名留守儿童情况摸排和疫情知识普及,传递“童伴妈妈”的关爱,引导他们居家抗疫。同时,她协同村两委对296户村民进行拉网排查,分区分级管控人员;组成义务服务小分队,为宅家村民代购物品、代办事项,得到了村民一致好评。

谢德刚

谢德刚,男,汉族,1992年3月出生,群众,遂宁射洪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毅然决定推迟婚礼,第一时间申请驰援武汉,成为射洪市首批赴鄂医疗援助队队员之一。作为抗疫前线为数不多的男护士,他被分配到疫情重灾区——离华南海鲜市场不到1公里的武汉红十字医院,主要承担ICU护理任务。先后参与救治确诊患者79人次、抢救3人次、血液透析7人次、ECOM4人次,帮助4名危重症患者转入普通病房,配合团队一起完成救治任务。同时,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对焦虑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建立信心。

赖仕宇

赖仕宇,男,汉族,1987年12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攀枝花市中心医院医师。

工作8年来,他被烙上了踏实、能吃苦的标签。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没有犹豫,第一时间申请赴前线抗疫,临行前,他刚刚为一位大抢救病人成功气管插管。抵达武汉后,火线入党。援鄂期间,他先后在武汉汉阳国博方舱医院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重症病房开展支援工作,参与救治患者100余人次、抢救5人次、紧急气管插管1次,胸腔穿刺引流1次、重症病人彩超检查30余次等工作,帮助5名危重症患者转入普通病房,1名重症患者好转出院。

潘明

潘明,男,汉族,1983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所病毒一科科长、流感实验室负责人。

他长期奋战在发现病毒、抗击病毒一线。年初获悉武汉不明原因肺炎疫情后,他便开始做好实验室病毒检测能力储备工作。1月15日晚接到成都市疾控中心报告成都出现1例武汉回蓉的疑似病例后,接到样本便开始进行检测,第一时间完成了四川省首例病例的核酸检测。带领实验室检测小组成员先后完成了全省首例粪便检测、首例病毒的全基因组测序工作以及省内其他市州病例的复核检测等各项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任务,同时承担了冠状病毒应急攻关项目课题,为全省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个人(常规类,共11名,按姓氏笔画为序

王紫莹

王紫莹,女,汉族,1998年8月出生,共青团员,国家队轮椅网球队运动员。

年幼时因车祸致右大腿高位截肢,但她依然没有放弃运动。2009年4月被推荐到四川省残疾网球队,正式开启网球生涯。经过刻苦训练,2011年至今,她先后在国内和国际重要比赛、大赛中,获得数个个人单打和团体冠军。2015年,16岁的她在新西兰夺得世界职业轮椅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冠军,成为全国首个获此殊荣的残疾人轮椅网球队员。同年6月,王紫莹担任全国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六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种采集手。曾被授予四川省“自强模范”。

立克拢拢

立克拢拢,男,彝族,1991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民主乡雪峰村党支部书记。

他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在短短半年多时间内硬化通村道13.6公里,通过彝家新寨、易地扶贫搬迁等形式实施住房建设219户。主持实施电网、饮水、通讯改造工程,带头创办马边彝诚肉牛养殖合作社,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3年内累计实现村集体经济和115户贫困户分红24.61万元。在疫情防控中,他充分发挥党支部书记作用,每天奔走在全村防疫一线,加强防疫知识宣传,尽职尽责守护全体村民健康。

冯家妹

冯家妹,女,汉族,1986年8月出生,民盟盟员,四川美麟承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北京市美儿脊髓性肌萎缩症关爱中心理事长。

她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持续实施SMA(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康疗计划联合发起“国际SMA关爱日”系列活动,持续助推“公益大学”“甘孜州理塘县美儿希望小学”等公益项目。致力于促进青年文化交流,讲好中国故事,曾以亚洲唯一入围主竞赛电影《拉姆与嘎贝》总制片人身份受邀参加第67届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受邀担任2020年成都社区志愿者推广大使,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多方筹措资金捐赠口罩2.3万余个。她还曾参加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唱响公益歌曲。

向兴林

向兴林,男,汉族,1981年6月出生,群众,德阳广汉市汇智义工服务中心主任。

他曾是一名特警,2003年因抓捕歹徒受重伤被迫中断职业生涯。经过多年持续训练,逐渐恢复行动能力。 “5·12” 汶川地震发生后,他立志重拾特警本色,走上志愿服务之路。次年7月,他发起成立汇智义工组织,先后组织了为玉树、雅安、尼泊尔等地震受灾地区募捐活动,募集各类资金和物资达数百万元。他还多次参与防震减灾、抗洪抢险、医疗卫生等应急志愿服务活动,利用自筹资金长期定点资助阿坝州、凉山州贫困留守儿童。目前,该组织已成为广汉市登记注册规模最大的社会公益组织。

肖红

肖红,男,汉族,1985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遂宁市大英县公安局指挥中心副主任。

2005年至今,他累计献B型RH阴性“熊猫血”10余次共4000毫升,拯救了多条生命。2018年6月至今,他积极响应党和人民号召,挂职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依洛地坝镇则且村四治专员,耐心地对该村吸毒人员及艾滋病感染者进行帮教,同时扛起脱贫攻坚责任,号召亲朋好友为帮扶村捐助衣物、文体用品2000余件;协助完成所帮扶村61户贫困户的异地搬迁工作,带领294名贫困群众脱贫奔康。疫情防控期间,他连续40多天开展值守,确保村民生命财产安全。

泽郎尚周

泽郎尚周,男,藏族,1992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公安局红星派出所干警。

他2016年成为若尔盖县公安局一名执法民警。从警以来,他坚守岗位,履职尽责,积极想方设法为低保户维修冬房、为贫困户捐钱捐物、为草原防火止火冲锋陷阵、为精准扶贫户提供食粮、为地区安稳昼夜巡查、为社会稳定惩治罪犯。曾作为全国公安代表在两会期间发言宣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大年初二就离开多病的母亲和怀有身孕的妻子,投身若尔盖县红星派出所卡点抗疫至今。

侯正超

侯正超,男,汉族,1987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特勤大队一中队班长,一级消防士。

先后参与森林火灾扑救任务130余起和汶川“5·12”、芦山“4·20”抗震救灾和汉源“8·6”山体滑坡抢险救援等重大抢险救灾任务。2019年春季,在扑救凉山州冕宁县泸沽镇重大森林火灾中,为保卫距离火头不足1公里的大坪村,他主动请缨带领突击队,冒着随时被大火吞噬的危险,在接近70度的陡坡上,架起水泵向接近10米的火墙展开猛攻,战斗中他因体力透支,从陡坡上滚落,右小腿被断木划出一道15厘米的口子,他不顾鲜血喷涌继续奋战,硬生生将东北线火头撕开一道口子,为后续战友增援灭火、全面阻击火头打开了一条极其重要的通道。作为森林消防队伍优秀指战员代表参加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庆典并站上花车。

莫色小兰

莫色小兰,女,1985年7月出生,彝族,中共党员,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越城镇西城中学生物教师。

她是大凉山的一名普通教师,也是一名脱贫攻坚驻村干部。出身贫寒的她,求学之路坎坷曲折,却让她养成了助人为乐的优良品格。十年来,她累计争取社会爱心资金133万余元,固定资助239名贫困学生。她走遍大山角落,自己贴钱贴物,救助贫困学子达2500余人次。驻村工作以来,她和其他队员一道围绕“户三有”和“村七有”补短板、强弱项,所帮扶村2018年通过脱贫验收,近90名幼儿进入“一村一幼”教学点接受学前教育,140户贫困户住进安全住房,480户农户有了安全饮用水。

祝希

祝希,男,汉族,1983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一级主任科员。

他熟悉税务流程、精通税收业务,是四川税务系统的尖兵能手。近五年,他累计参与办理反避税案件16起,为国家挽回跨境税收流失6亿余元;他依据政策法规,为3户大中型企业争取跨境税收争议退税近亿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大力推行国际税收业务“非接触式”办税服务,确保全省对外付汇未受疫情影响;积极协调明确防疫物资进口涉税问题,助力在川外企复工复产。入选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收人才库,被确定为全国特别纳税调整重大案件会审专家。

黄晓艳

黄晓艳,女,汉族,1982年2月出生,民建会员,资阳市尤特薯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她通过15年的不懈奋斗,创办了资阳市尤特薯品开发有限公司,带动了产值近亿元的红薯种植、研发和加工产业链,产品远销北上广和港澳台,走进了人民大会堂。她探索“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安岳县12个乡镇4000余户农户增收,推广红薯种植面积25000余亩,带动2000余名留守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年产值实现800余万元,利润140万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她将价值30余万元的有机红薯、土鸡蛋、粉丝等物资捐赠到武汉,并捐赠口罩4500只。

颜宏

颜宏,男,汉族,1981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员。

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和负责了多项国家重大专项课题和项目的研究工作,组织或参与了多套国家重点任务激光样机系统的总体设计和集成,是高功率激光技术领域的青年带头人。多年来致力于解决我国高能激光发展的瓶颈问题,带领团队锐意创新,为实现关键技术、关键器件自主可控做出了突出贡献。个人多次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在国内外期刊公开发表论文18篇,获授权专利11项,入选国防科技领域青年拔尖人才。

三、集体(抗疫类,共10个,排名不分先后)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青年突击队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青年突击队,总人数270人,35岁及以下青年203人,占比75.2%。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作为成都市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疗机构,负责收治成都市新冠肺炎患者包括所有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承担着全市最重的医疗救治任务。突击队自组建以来,完成新冠患者及疑似病例转运170余次、放射检查1650余人次、核酸检测6950余人次,超声、心电图检查820余人次;完成130名新冠肺炎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其中重症及危重症30余人。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抗疫青年突击队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抗疫青年突击队,总人数272人,35岁及以下青年263人,占比96.7%。

他们是成都市先进青年突击队,其中有全国卫生健康系统疫情防控先进个人1名,四川省五一巾帼标兵1名,成都市青年突击手1名,有青年榜样“青羊区吴彦祖”。 其中,援助武汉小分队全面接管支援医院4个病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掀起一股“中医热”。院内医疗小分队坚守在发热门诊、发热病房。防控小分队踊跃献血,并积极投身医院测温工作,努力守好院内防疫第一关。他们的事迹被央视十三台《朝闻天下》和央视十二台《道德观察》进行了专题报道。

西南医科大学疫情防控援鄂青年突击队

西南医科大学疫情防控援鄂青年突击队,总人数69人,35岁及以下青年44人,占比63.8%。

西南医科大学是四川省属高校中派出援鄂医疗队员最多的单位。突击队由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附属中医医院来自呼吸6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ICU)的医护人员组成,分三批奔赴武汉抗疫一线,分别在武汉红十字会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进行医疗救治。团队经过67个日日夜夜的全力救治,累计治愈出院患者400余人,全队队员零感染,圆满完成了抗疫救治任务。团队成员感人事迹被央视、中国新闻网、中国教育网、四川在线等报道。

宜宾天原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青年突击队

宜宾天原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青年突击队,总人数3850人,35岁及以下青年2332人,占比60.6%。

疫情发生后,天原集团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预案,将疫情防控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毅然扛起防疫物资生产供应重任。疫情期间消毒物资紧缺,天原集团利用自身技术资源优势转产次氯酸钠消毒原液,第一时间向广大青年职工发起倡议组建青年突击队,全体青年员工奋勇争先、冲锋在前,积极投身消毒原液生产任务。目前,已累计生产次氯酸钠消毒原液1000余吨,对外捐赠次氯酸钠消毒原液500余吨,不仅保障了宜宾市各区县和医院、学校的疫情防控,还驰援了数个周边市(州)以及湖北黄冈。

乐山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特警大队

乐山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特警大队,总人数29人,35岁及以下青年22人,占比75.9%。

该队曾获评公安部全国公安优秀基层单位、四川省公安厅“最强支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特警大队22名青年向党团组织递交印有鲜红手印的请战书,报名参加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投入到防控疫情工作中。队员取消休假,火速集结,在管控卡口对进出全市车辆人员进行24小时卫生检疫工作,坚决做到“不漏一车、不漏一人”。针对疫情防控期间治安难点,特警大队强化武装巡逻防控,对商户、企业开展隐患排查,开展疫情巡查劝阻和防疫知识宣传,为商企复工复产提供坚实安全保障。

巴中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团队

巴中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团队,总人数31人,35岁及以下青年25人,占比80.6%。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先后派出8名医生、3名护士战斗在抗“疫”一线,其中1名医生援助武汉协和医院并担任巴中援鄂医疗队队长。6名医生、3名护士在巴中市中心医院感染病分院新冠肺炎病区参加确诊病例临床治疗工作,积极发挥青年主力军作用,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做出贡献。

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人民医院青年突击队

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人民医院青年突击队,总人数141人,35岁及以下青年71人,占比62.3%。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道孚县面临疫情较为严重,医院71名青年主动请战,组建青年突击队,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共对103名住院新冠确诊患者开展救治工作,经过56个日日夜夜奋战,3月19日实现全县住院患者全部清零。青年突击队员坚守岗位、协同配合,无1名医务人员感染,无1名轻症转重症,无1名患者死亡。同时,在新城二病区新冠患者集中收治点,常态开展病区消杀任务,为全县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做出积极贡献。

四川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护理组

四川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护理组,总人数15人,35岁及以下青年13人,占比86.7%。

四川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护理组是武汉东西湖和汉阳国博两个方舱医院的开舱建设者、护理管理者、首批进舱者。护理组积极实行扁平化、分区包干、整体负责工作模式,依托在鄂医院唯一的手持式云HIS系统,实现了病人全程信息化管理。牵头制定院感三圈层,四节点,实现院感多维管控;创新实行单元长制,实现病友互助管理;建设四川文化特色病区,打造疗愈式方舱;开展“舞动治疗”,营造幸福方舱。高质量完成983名新冠确诊患者护理工作,实现舱内患者零死亡、出舱患者零回头、医护人员零感染。

四川省疾控中心援鄂检测队

四川省疾控中心援鄂检测队,总人数4人,35岁及以下青年4人,占比100.0%。

四川省疾控中心援鄂检测队是四川派出的第一支援鄂疾控队。1月31日他们携物资抵达湖北后,成立临时党支部和突击队。在湖北奋战的50天里,他们制定《实验室检测工作手册》,每天穿着三级防护装备,在负压环境中高强度、高压力、高风险进行新冠病毒检测工作。累计检测样本8254份,清理外送样本26404份,做到结果无一差错,队员无一感染。天门市委、市政府授予他们“天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武汉报道组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武汉报道组,总人数16人,35岁及以下青年13人,占比81.3%。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报道组毅然逆行,奔赴武汉,成为最早与新冠病毒面对面的群体之一。他们书写着新闻工作者责任担当,80天里,多次深入华南海鲜市场、金银潭医院等重灾区,用笔尖和镜头记录现场、捕捉感动、传递力量,发回新闻产品上千个,全网传播总量超50亿。“呼吁痊愈者捐献血浆”、“‘雨衣妹妹’的温暖逆行”报道刊发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四、集体(常规类,共10个,排名不分先后

成都携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青年创业团队

成都携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青年创业团队,总人数85人,35岁及以下青年68人,占比80.0%。

曾参与“4·20”芦山地震、“8·8”九寨沟地震抗震救灾,参与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和第18届“世警会”等重大活动安保工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团队利用“无人机+数字孪生防控平台”技术,先后为5个市(州)、12个县(市、区)执行防疫任务,累计出动无人机328个架次、飞行248小时,服务群众超过百万人次。疫情稳定后,积极复工复产,无人航空产值较2018年同期增长121%,较2019年增长52%。创业创新和科技抗疫事迹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被人民日报、人民网等媒体报道。

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青年先锋队

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青年先锋队,总人数341人,35岁及以下青年341人,占比100.0%。

多年来,康弘药业青年先锋队奋战在新药研发第一线,投身于社会公益最前沿,以创新引领企业持续发展,以善举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在新药研发中发挥生力军作用,研发全新中国生物新药-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打破国外药企技术和市场垄断,荣获“中国工业大奖”。在精准扶贫中发挥尖刀班作用,帮扶美姑县石拖村脱贫攻坚,荣获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突击队作用,捐款捐物近千万元,协助从海外紧急采购2批紧缺医用防护物资,在全市第一批开工复产,实现达产满产。

绵阳市游仙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金融创新团队

绵阳市游仙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金融创新团队,总人数100人,35岁及以下青年96人,占比96.0%。

该团队是一支年轻有战斗力的青年集体,参加市级政策宣传15万余人次,支持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7.03亿元,地方重点工程建设贷款余额7.1亿元,涉农贷款444095万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聚焦防疫担当,提供柜面金融交易笔数1249364笔,受理线上交易4724322笔,发放防控、保供贷款15550万元,化解受疫影响贷款金额51673万元,捐款捐物116236元,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西南民族大学“格桑花”志愿者服务队

西南民族大学“格桑花”志愿者服务队,总人数21人,35岁及以下青年人21人,占比100.0%。

西南民族大学“格桑花”志愿者服务队,长期扎根海拔3507米的雪域高原,服务于阿坝州红原县中学,先后建立 “格桑花”奖学金、 “高原爱心书屋”等教育扶贫项目,累积捐赠物资及助学金达200余万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先后进行防疫物资捐赠、线上教学、课业辅导,与医务工作人员子女开展“手拉手”专项志愿服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600余小时。曾被新华网、学习强国、中国教育报等媒体报道20余次。

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党支部“科技助农”团队

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党支部“科技助农”团队,总人数26人,35岁及以下青年人17人,占比65.4%。

团队勇担强农兴农使命,依托支部创建农业高校“科技助农”新模式,建立“党建+扶贫(乡村振兴)”助农示范基地,服务全省30多个市县,帮助地方创建15个农产品品牌,惠及80多万村民,服务50余个贫困村,助农经济效益估算超100亿元,汉源等基地户均增收2-3万元。指导项目获国家青年公益创业大赛银奖和多项省级双创大赛奖。所在支部被教育部遴选为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和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成员多人多次获省市表彰奖励。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〇一工厂国庆阅兵保障团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〇一工厂国庆阅兵保障团队,共17人,35岁及以下青年队员13人,占比76.5%。

201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盛典的筹备过程中,团队全体队员忠于使命,精心维护受阅装备,历时123天,圆满完成了空中梯队直升机和歼击机配装的燃气涡轮起动机的阅兵保障任务,展示了工厂作为全军直升机修理基地的能力和担当,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华西集团十二公司成都天府国际机场T2航站楼项目青年团队

华西集团十二公司成都天府国际机场T2航站楼项目青年团队,总人数114人,35岁及以下青年95人,占比83.3%。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一带一路”节点上最大的国际航空机场。团队承建的T2航站楼是整个航站区中施工条件最复杂的标段,面临要求高、工期紧、技术新、任务重等九大困难。团队集中力量攻克了世界首例时速高达350公里、直接下穿T2航站楼的高速铁路带来的多项施工技术难题,仅用21个月就完成航站楼主体封顶,创国内同级别机场施工用时最短记录。团队还先后荣获“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全国BIM大赛银奖”等多项荣誉。

国机重装二重装备铸锻公司炼钢厂“钢龙勇士”青年突击队

国机重装二重装备铸锻公司炼钢厂“钢龙勇士”青年突击队,总人数106人,35岁及以下青年人106人,占比100.0%。

该青年突击队成立于1993年。一直以来,围绕企业经营中心发展特色事业,在生产中勇挑重担,保障了以CAP1400核电半速转轴为代表的650吨超大钢锭、三峡白鹤滩等重点产品的顺利生产,不畏艰险迎难而上,主动积极参与大型高端设备125吨电渣炉的建设,解决了国内高端锻件产品受制于人的“卡脖子”难题,在生产、技术及装备等重点工作中充分发挥了生力军作用。

四川省钢管混凝土桥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团队

四川省钢管混凝土桥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团队,总人数19人,35岁及以下青年13人,占比68.4%。

团队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感动中国交通”人物、省设计大师、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19人,是世界钢管混凝土桥梁的缔造者、创造者,是我国交通运输领域工程设计及科技研发的领头羊。先后完成世界第一座全钢管混凝土桁架梁桥—雅西高速干海子特大桥、世界最大规模全钢管混凝土桁架梁桥—汶马高速公路克枯大桥与世界第一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合江长江一桥等多个全球首创的超级工程。近年来,团队打破历史纪录斩获了桥梁界的“诺贝尔奖”—“乔治·理查德森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詹天佑奖、优质工程奖、优秀设计奖等近40项,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50余项。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电先进燃料元件创新研发团队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电先进燃料元件创新研发团队,总人数357人,35岁及以下青年237人,占比66.4%。

团队集聚国内核燃料领域的顶尖力量,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F燃料元件”,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助力自主核电“华龙一号”走出国门。在国庆70周年阅兵典礼中,“华龙一号”载着中国“CF燃料芯”作为重大科技成果亮相天安门广场,为祖国献礼。团队涌现出“国防科技工业十大创新人物”,全国团十八大代表、“央企青年文明号”等先进代表,共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奖项19项,授权专利375项,发表SCI/EI论文171/32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