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蒋君芳

不断加快的复工复产节奏中,成都这艘经济大船昂扬航行。2月27日,助推经济发展的好消息再次传来,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落实,近日成都市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关于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实施方案》。

成都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推动示范区建设,成都将加快策划和推动一批补短板、强优势的重点项目,保障示范区建设顺利推进。同时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在地方政府债券资金、财政转移支付分配等方面向示范区倾斜,示范区每年新增一般债券额度不低于22亿元。

示范区涉及5个区(市)县

《方案》显示,该示范区包括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成都高新区(南部园区)、双流区、新津县及邛崃市羊安街道、固驿街道,总面积1470平方公里,约占全市面积的10%。2018年的经济数据显示,示范区地区生产总值约为2611亿元,约占成都全市17%。经济密度约为1.6亿元/平方公里,高出成都全市55%。

《方案》确定了示范区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示范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达到20%,经济密度由1.6亿元/平方公里提升至2.5亿元/平方公里,高新技术企业数占全市比重提升10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占成都全市38%,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比重超过50%。区域协调发展明显改善,创新能力、开放水平、营商环境全国一流,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功能品质和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建成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形成  “一源双核四带”生产力布局

《方案》显示,示范区将形成“一源双核四带”生产力布局。

一源:以成都新经济活力区为主要载体,高水平开展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先试,形成新经济发展动力源。

双核:将成都科学城、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建成前沿创新核心引擎,强化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的支撑作用,加快聚集世界一流创新平台、科研机构、研发团队和人才,打造国际创新高地。

四带:

数字经济带,围绕国家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数字经济产业高地。依托成都芯谷、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天府新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功能区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创新水平;

开放经济带,依托双流国际机场和天府枢纽站等开放通道、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等开放平台,提升国际高端资源要素聚集力,打造以航空枢纽经济为特色的开放新高地;

总部经济带以天府总部商务区为核心营造国际化总部生态,创新营城模式,促进城市结构升级、功能提升,形成城市总部经济新核心;

绿色经济带,发挥天府绿道、鹿溪河、白鹤滩湿地等重大生态功能作用,开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建设,引领生态价值转化示范,依托天府农博园等探索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路径,打造公园城市“三生”融合可持续发展样板。

锁定5大重点任务 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

未来,示范区将锁定五大重点任务

提升创新能力,率先构建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


强化功能优势互补,创建区域协调发展新范例;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优先发展走在前列;


建设改革开放高地,构建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样板;


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创建高品质美好生活范式。


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构建一体化体制机制。探索构建功能区负责经济发展、镇(街道)负责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协同工作机制,创新“镇区合一”运行机制,积极探索镇(街道)与产业功能区管理机构委托管理、合署办公、合并设立等有效形式。优化高新、双流共建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合作机制,在产业功能区跨区域建设上形成示范效应。

发挥主体功能区互动作用,示范区将与“东进”区域共同构建“两场一体”运营格局,合力推动临空经济示范区高质量发展。与“西控”区域深化公园城市共建绿道体系连线成网,强化岷江流域污染联防共治,示范推动林盘观光旅游、会议会展等功能优势叠加。与“北改”区域深化自由贸易试验区片区改革互动,加强国际空港、铁路港多式互补,共同构建国际供应链枢纽。与“中优”区域加强创新资源、总部经济、国际金融、新经济等领域联动,促进成都芯谷、青羊总部经济区、金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共建成军民融合产业示范集群,协同提升区域高质量发展势能。

示范区将牵手重庆,融入国家创新开放体系。《方案》明确,示范区将以“一城多园”模式与重庆市共同打造西部科学城,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和科技转移中心,合作建设技术转移协作网络、信息对接平台和创新主体信息数据库,构建技术服务联盟。共同构建集军民融合信息对接、科技创新转化、先进制造、技术交流的科技创新与开放服务体系。同时,与重庆市深化数字经济领域国际合作,共享川渝自贸试验区优惠政策,共建内陆开放门户、国家级开放平台、国际供应链网络和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