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宇 川观新闻记者 王晋朝

名片

朱梁英,乐山市井研县研经镇王家沟村党支部书记、乐山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自2010年在王家沟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她与村两委一道,搞基础建设,引致富能人、壮特色产业,战脱贫攻坚,在井研县率先开展“村民网络积分管理”。2021年6月朱梁英被四川省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王家沟村新貌

11月14日,初冬的暖阳下,王述华家里那片鸡冠花红得耀眼。翻修一新的堂屋,洒扫整洁的庭院,一切温馨而惬意。

“王大爷,报完积分给我几颗鸡冠花种子哇?”

帮王述华申请积分

见到朱梁英时,她正在帮王述华给刚打扫好的庭院拍照。“2020年我们建起了线上村民积分系统。只要完成相应内容,拍照上传就能获得积分,去超市买东西。”朱梁英介绍,老人热心公益,但不会操作手机,如今帮他申报积分已经成了惯例。

今年9月乐山在全市农村范围内开展以“清河、清渠、清沟、清路、清院”为主要措施的“五清行动”后,王家沟村便根据行动内容升级了村民积分系统。

朱梁英介绍村民线上积分系统

“家禽圈舍完成加盖加3分”“庭院整洁加2分”“农具摆齐加1分”……朱梁英向记者展示了积分系统的具体加分规则,她表示“五清行动”不同以往,从区上到镇上都给出了非常详细的打分细则,以这份“说明书”为依据,村里的积分系统也快速升级。“这一年多大家报积分都有‘瘾’了,一看到有新内容就赶快去做。”王述华说。

到目前为止,王家沟村已经解决农村道路坑洼问题5个,升级改造庭院10处,整治村容村貌问题68个。

分发“五清行动”宣传册

清沟渠,填坑洼,在王家沟村,“五清行动”中最难啃的硬骨头都是朱梁英带着党员志愿服务队去一一完成的。老支书税琢刚告诉记者,10月中旬秋雨不断,上游冲下来的漂浮物堵住了村里石桥的桥洞,河水很快没过了石桥。“王家沟村的形状像个歪把子老南瓜,中间就靠这座石桥连接。”税琢刚说,当时正值村里柑橘采摘上市,向外运输都要走这座桥。朱梁英得知此事后,马上便和五名村干部一道,穿上水靴,拿起长篙,站在水位已经过膝的石桥上清理桥洞,期间不断有村民加入到了清理桥洞的工作中。从下午3点到晚上8点,终于疏通了桥洞。“拿起竹竿竿就敢往水里冲,那股‘犟’劲,我们服她。”税琢刚说道。

清理堵塞的石桥洞

漫步在如今的王家沟村,山上是果园,山下是鱼塘;村组道路四通八达,山间农居错落有致。让人很难想象,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个“嫁女不来”的穷沟沟。汪格全是王家沟村8组的养猪专业户,见到记者,他拿出了一本11年前的老账本。“卖猪儿都比其他村每斤便宜8角。”他说,那时村里没有硬化路,收猪匠要多绕8里路把猪赶出去,价格也就打了折扣。

2010年,朱梁英当选王家沟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份承诺就是把水泥路修进王家沟。朱梁英说,为了修路,她跑遍了县上镇上,当时见到她的人都叫她“水鞋书记”,“只有王家沟的泥巴路,才需要穿水鞋进出。”

经过全村的努力,2012年2月,王家沟村结束了不通硬化公路的历史;到2014年,硬化道路覆盖了全村5个组;2016年,在上级专项扶贫资金的帮助下,王家沟村实现了硬化道路全覆盖。

村集体民宿项目“一念间”

从2016年开始,朱梁英带领村干部四处奔走,招商引资。“那时候我们都开玩笑叫她‘黑人书记’。”第一个返乡创业的村民代成刚告诉记者,第一次看到朱梁英时,她头发乱蓬蓬,脸晒爆了皮,完全无法把她和一个27岁的村支书联系起来。“她的踏实肯干,让我笃定了回乡投资的念头。”代成刚说。

2017年,代成刚投资700万在村里建起260亩的水产养殖基地和250亩的柑橘种植基地,同年王家沟村引进业主7名,共流转土地1200余亩,流转率达到了93%,“山上是果园,山下是水产”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感言

汪革全:


2015年,我遭遇车祸,住院和手术费花了十多万,还造成了手部残疾。当时我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但我爱面子,不愿意评贫困户。为了这件事,朱书记跑到我家做思想工作不下10次,最终让我消除了误解。后来,朱书记和帮扶干部一起,给我加固了房子,评定了残疾等级,申请了低保。每年还帮我制定脱贫计划,争取养猪补贴项目。这些年,我每年能卖20多头仔猪,现在猪圈里还有十多头母猪。感谢村上的干部,特别是朱书记,让我走出了灰暗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