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尹钢 王云 摄影报道

大雪纷飞,寒风呼啸,气温骤降至零下。在木里藏族自治县海拔3660余米的鸭嘴牧场仙灵沟旁,39岁的牧民龙布泽仁坐在定居点的房间里,却不像往年这个时候那么揪心散放在牧场里的自家200多头牦牛,惬意得很。

炉火温暖,龙布喝了一口酥油茶,用笔记本电脑的鼠标轻点,观察着自家牦牛的身体状况、活动区域。

深冬的木里鸭嘴牧场,雪原、湖泊、森林、牧场构成致美的高原风光。牦牛群在银装素裹的山林间穿行,这里的牦牛都是沿用千年的游牧方式,像野生牛群一样在高原牧场自然生长,当地人说他们的牦牛是喝着矿泉水吃着中草药长大的,牦牛肉质极好。

在这之前,尽管牦牛品质出众,龙布泽仁却和木里县牧场的很多牧民一样烦恼:由于采用原始的放牧方式,对牦牛健康状况的了解并不准确,很多牦牛都是近亲繁殖,导致品质变差。从2018年开始,帮扶木里县的中国电信实施的“牦牛上网”计划,免费提供“小牧童”系统,并安排技术人员深入高原牧场,培训指导牧民使用。

通过佩戴在牦牛上的项圈,“小牧童”能够实时采集牦牛的活动信息,并依托NB-IOT网络上传至云端平台,实时判断牲畜的健康信息,让牧民实现精准放牧,根据每头牲畜的发育状况提供最好的管理。在鸭嘴牧场牧民定居点,气温零下的深冬,过去冬季放牧,牧民冒着风雪骑着摩托车,在雪原中追着牦牛跑,如今,在温暖的牧民定居点房间里,通过手机和电脑掌控牛群的情况,“这个东西太神奇了,牦牛在哪儿吃草,要往哪儿跑,坐在家里全知道!”龙布泽仁高兴地说。

如今,木里县鸭嘴牧场的170头牦牛佩戴了“小牧童”项圈,后续将为鸭嘴牧场和康乌牧场免费提供约2000套项圈,帮助牧民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