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四川日报·川报观察联合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推出“文脉颂中华”快闪活动——非遗正青春。


古老神秘的川剧变脸遇上萌翻天的大熊猫,清素优雅的古筝中阮碰撞二次元cosplay。年轻人们用一场青春快闪沟通省内省外的非遗传承人,《太阳出来喜洋洋》的旋律燃爆整个非遗博览园。

但是,你注意到了吗?

这场青春风暴里还暗藏了不少小心机和大彩蛋哦!

这场超燃快闪,

一共出现了

9位非遗传承人

19个非遗项目

你都发现了吗?

想知道他们背后的有趣故事和非遗冷知识?

一起来涨姿势吧!

这些民族器乐

是好看好听愈加珍贵的非遗

自带音乐细胞的新疆人

闻声起舞仿佛是他们的天赋

听到非遗园里响起《太阳出来喜洋洋》的曲调

三位来自新疆的非遗传承人立刻带着乐器加入其中

下面两种乐器

你能分辨出哪个是冬不拉吗?


非遗名片


我的姓名:萨克族冬布拉


我的成就:

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关于我:

哈萨克族冬布拉艺术是以古老的哈萨克民间乐器冬布拉为中心的一个民族民间乐种,流传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乌鲁木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各县及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千百年来,哈萨克人以冬布拉弹唱方式记述着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信仰等多方面内容,冬布拉艺术由此成为哈萨克民族重要的精神资源和文化认同媒介。


来了!他们来了!

带着可爱的民族乐器来了!

来自广西的壮族天琴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秦华北

天琴乐器演奏者秦荔

用天琴加入了快闪表演中。

对于这个不太常见的乐器你了解吗?


非遗名片


我的姓名:壮族天琴


我的成就:

2007年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于我:

在2003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舞台上,天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一炮而红,很快走出广西,跨入中央电视台,走进全国千家万户,而后又走出国门,成为壮民族标志性文化艺术品牌。

被誉为“三江之门”的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

是全国唯一的白族普米族自治县。

作为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搓蹉、四弦、口弦历经百年传承,

浸染着普米族乡情民俗的全部内涵,

成为了普米族民族文化的代表。


非遗名片


我的姓名:口弦


我的成就:

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关于我:

在我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就有了口弦。当时名“簧”,簧在古代与竽、笙、篪等乐器相提并论,可见其重要。元代以后,簧在中原内地逐渐失传。簧的名称也渐渐被人们遗忘了。明代以来,口弦以口琴之名见于史册。


我国各少数民族,对口弦都有自己的称呼,如彝族叫“洪洪”或“弄果”,僳僳族叫“玛哥”,白族叫“毕协”,傣族叫“拜”,景颇族叫“掌共”,佤族叫“合朗”,拉祜族叫“阿沓”,羌族叫“阿珠”,锡伯族叫“玛肯”,独龙族叫“芒锅”,高山族称“嘴琴”或“嘎洛波”,黎族则称之为“口弓”。


口弦乐曲音量不大而音色变化多端,娓娓动听。彝族谚语称“口弦会说话”,是因为口弦具有模拟言语、表达语言的功能。


这些“儿时记忆”

是记忆深处最有趣的非遗

你还记得

儿时最热闹的新年庙会上

永不停歇的皮影表演和

永远转不到的糖龙吗?

这些记忆深处里最有趣的童年记忆

其实都是非遗哦!


非遗名片


我的姓名:糖塑(成都糖画)


我的成就:

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关于我:

与西方雕塑不同,中国民间塑作包含了绘画、雕塑、刻印、装饰等丰富的造型因素,更多地体现出自身传统的美学旨趣和技艺特色。


成都糖画俗称“倒糖饼儿”、“糖粑粑儿”、“糖灯影儿”,是流行于四川省成都地区的一种兼具雕塑性和绘画性的民间艺术。成都糖画历史悠久,据《本草纲目》记载:“以白砂糖煎化,模印成人物狮象之形者为飨糖,《后汉书》注所谓猊糖是也。”以熔糖为原料的糖画即由“飨糖”演变而来,它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皮影、剪纸等民间艺术的表现手法,逐渐形成以块面、线条为造型特点的民间特种造型艺术。


成都糖画多以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及戏剧人物为题材,其成品既是甜美的糖食,又是可供观赏的艺术品,可谓“观之若画,食之有味”。


非遗名片


我的姓名:皮影戏


我的成就:

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关于我:

四川皮影戏主要包括土皮影、广皮影(又称“渭南皮影”)和阆中皮影戏三类。其中阆中皮影戏最具特色。


阆中皮影戏流行于以阆中市为中心的南充、广安等地区的36个县市,覆盖面积达53万平方公里。阆中皮影制作上极见功力,雕刻技法娴熟,线条流畅细腻,镂空留实得体,影人结构均衡,造型俊美,面部为椭圆形,头帽胡须不固定,服饰多用川北民间流行的传统花纹图案装饰,外观精致优美,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阆中皮影戏的唱腔主要借用川剧五大声腔,此外还博采民间流行的山歌、小调及佛教、道教音乐,兼收并蓄,自成一体。 四川皮影戏充分反映了四川地区的风俗习惯、社会风貌和人文传统,具有重要的民俗学、艺术学研究价值。


还有这些

是来自身边摸得着听得见的非遗


非遗名片


我的姓名:四川清音


我的成就:

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关于我:

四川清音曾有“唱小曲”的别称,因演唱时多用月琴或琵琶伴奏,又叫“唱月琴”、“唱琵琶”。它形成于明末清初,长期以来一直在四川省汉族地区流传,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


四川清音演出时由一位演员执檀板击节站唱,琴师或小乐队在旁伴奏,有时还兼作帮腔。除单曲体唱腔外,四川清音还有“月调”、“背工”、“马头调”等联曲体唱腔。


四川清音的保留曲目达百余种,其中既有《尼姑下山》、《昭君出塞》、《关王庙》、《断桥》、《思凡》、《悲秋》、《活捉三郎》等传统作品,又有“五四”后在新文化影响下产生的《佃客苦》、《双探妹》、《小丈夫》等新作品。目前,四川清音日趋衰微,后继乏人,已濒于消亡境地,急需制定可行方案加以抢救保护。


非遗名片


我的姓名:油纸伞制作技艺


我的成就:

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关于我:

我国制伞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据传说,春秋战国时代鲁国著名匠师鲁班之妻王氏将竹子劈成细篾条,上蒙兽皮,张如盖,收如棍,此即最初的伞。古代伞有“盖”、“华盖”、“伞盖”等别称。


我国油纸伞产于四川、湖南、广东、福建、浙江、贵州等地,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必需品。泸州油纸伞制作技艺流程复杂,一把油纸伞要经过锯托、穿绞、网边、糊纸、扎工、幌油、箍烤等九十多道工序才能最终完成,缺一不可。制成的产品质量优良,反复撑收三千余次不坏,清水浸泡24小时不脱骨,顶五级风行走不变形。


当前由于尼龙绸折叠伞的普遍流行,传统的油纸伞和绸伞已经悄然从人们身边隐退,相关的制作技艺亦逐渐湮没不彰。

这些非遗小知识你记住了吗?

快闪中一共出现的19个非遗项目

你都集齐了吗?

羌绣、清音、油纸伞、变脸、糖画、扎染风车、竹编、皮影戏、冬不拉、都塔尔、库布孜、口弦、羊皮鼓、天琴、叮琴、古筝、中阮、二胡、笛子

TIPS:找到全部非遗项目,并截图发给川宝(微信号:chuanbao2014),就有机会获得我们送出的川观礼包哦!

快和小伙伴们一起分享

守护我们身边的非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