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肖雨杨 郝飞 摄

8月29日,四川省川剧院一间剧装间,盔箱管理员邱粟杨埋头清理和修补着一顶80年代的川剧传统盔帽,以备后续研究和数字化保存,这是这个年轻人入职2个月来的日常。

(◐ˍ◑)年轻的邱粟杨是川剧传统盔帽的守望者和传承者。(◐ˍ◑)邱粟杨在四川省川剧院清理和修补川剧传统盔帽。

(◐ˍ◑)邱粟杨在四川省川剧院清理和修补川剧传统盔帽。


26岁的邱粟杨是重庆大学艺术学院的研究生。大二期间,对川剧兴趣浓厚的他加入了学校戏曲社,并逐渐将川剧盔帽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从此与川剧盔帽制作结下不解之缘。

(◐ˍ◑)邱粟杨在四川省川剧院清理和修补川剧传统盔帽。

(◐ˍ◑)修补盔帽需要细致和耐心。


为了掌握川剧传统盔帽的基本制作技艺,邱粟杨四处找各地的戏剧头帽制作艺人学习技艺,回来按盔帽样稿和实物,将其拆解再组装,通过盔帽所呈现的视觉物像,一步步学习模仿制作,精进自己的手艺。如今,邱粟杨的川剧传统盔帽制作技艺已相当娴熟。

(◐ˍ◑)长时间制作盔帽,让邱粟杨双手留下不少伤疤和老茧。


(◐ˍ◑)杨为一名川剧演员试戴盔帽。


热爱和坚持是邱粟杨对自己这5年“帽工”生涯的一个总结。“做帽子当然很快乐,但当初对盔帽一无所知,真是无从下手。”邱粟杨回忆起做第一顶川剧盔帽——金踏镫的情景,从前期材料准备,到各种资料查阅、学艺,再到模板的制作,图案的设计,造型的推敲,尺寸的反复修正,最后成型,他花了2年多时间。

(◐ˍ◑)用于制作盔帽的主要工具有近20种。


(◐ˍ◑)邱粟杨将整理完成的盔帽装箱。


邱粟杨介绍,川剧传统盔帽旧有“七十二顶半”之称,通过盔帽主体件与不同配件之间的组合,可以形成众多的川剧角色穿戴。这“七十二顶半”主要分为文堂、武堂;文堂又分忠纱、圆纱、状元头、相刁等;武堂又分帅盔、二郎叉、全插、霸王盔等;而“半顶”专指老旦戴的羊角帽,仅用于束头发,只有后块没有前块,故称半顶。

(◐ˍ◑)邱粟杨在家中工作室制作盔帽。


(◐ˍ◑)制作盔帽步骤之一:雕板。


“这一顶顶漂亮的帽子,主要材料都是纸板和铁丝。做一顶传统川剧盔帽,至少要半个月时间,主要有裱纸、绘图、雕板、加纱、盘丝、组装、胶漆等20多道工序。”邱粟杨表示,他复原制作的川剧盔帽,各个部件都可以随意拆装,就连只有8厘米大小的戏帽,都可以拆分成5个零部件。

(◐ˍ◑)邱粟杨在影棚为制作完成的盔帽拍摄留影。


(◐ˍ◑)制作盔帽步骤之一:串珠。


目前,邱粟杨已完成了100多顶川剧传统盔帽的制作,受到成都、遂宁、重庆等地川剧演员和剧团的青睐。他打算创新设计打造一批冰箱贴、杯垫、书签之类的川剧盔帽文创衍生品,让盔帽文化贴近大众生活。

(◐ˍ◑)邱粟杨创新设计出盔帽车挂和冰箱贴文创衍生品。


(◐ˍ◑)粟杨阅读专业书籍,了解各类盔帽特点、制作工艺。


“在四川能做传统盔帽的人不足5人,我想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为传统老川剧保留资源,不希望就这么失传了。”邱粟杨说,他准备出一本专业的川剧盔帽著作,把具有川剧特色的盔帽造型、结构、图案、文化内涵等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并将复原传统盔帽拍照,图文并茂的让大家来了解老祖宗的玩意儿究竟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