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阚莹莹 文/图

“种了一辈子水稻,今年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这段时间,成都市新都区东林镇村民廖长清很郁闷,要在往年,家里种的水稻还要等上十多天才能收获,但今年却发生了怪事。“你看看,有的抽穗不久还是绿的,有的就已经全部黄了,黄了的谷子剥开都是红米米!”8月15日,廖长清把新都区农业农村局的水稻栽培技术人员带进了自家稻田里。

廖长清眼里的“怪事”,在新都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黄剑眼里则见怪不怪了,“这种已经黄了看起来可以收的谷子,其实就是‘落田谷’,是往年打谷子的时候落到田里今年长起来的。不是你今年正常栽下去的种子。”这样的解释,对今年已经75岁,种了几十年谷子的老农民廖长清来说,难以理解。

看起来已经成熟的正常水稻,实际上是导致减产的“落田谷”。

稻田减产 老农民慌了

什么是“落田谷”?近年来,由于机收、免耕和稻草覆盖、简化旱育秧技术应用等原因,导致田间稻谷遗留,俗称“落田谷”(又称杂草稻),这些稻谷和正常栽种品种移栽后一起发芽生长,造成田间混杂,生成杂草稻,混杂的程度取决于上年“落田谷”基数和环境条件。上年收获后,如果气候少雨、干冬,导致土壤干燥,“落田谷”当年萌发、腐烂较少,来年发生就重,反之,来年发生则轻。

由于“落田谷”休眠期较长,生长与天气相关,缺少规律,因此多被误认为是种子的问题。廖长清今年第一次遇到“落田谷”,家里的6亩田减产了不少。

实际上,早在今年6月,他和老伴儿就发现了不对劲,别人家还全是叶子,自己家的水稻就已经开始抽穗。耐着性子观察了一个多月,等到早抽穗的那一批成熟,剥开看都是红米,廖长清坐不住了,“一定是种子有问题”。他连忙给镇政府打了电话,联系上了新都区农业农村局。

而黄剑的解释,并没有打消廖长清的疑问。为了证明是种子的问题,他从家里特意拿出了保存下来的“证据”,几个不同品种的水稻种子袋。黄剑解释说:“你这6亩田,用了两种杂交水稻种子,还有一点自留种栽的常规稻,三个种子都出现这种情况,那么是种子问题的概率就很低了。”

“我年年都是这个方法栽,为啥子就今年出现这种情况?”面对廖长清追问,黄剑抓了一捧他家去年“没有问题”的水稻打出来的大米,挑出了几颗“异类”,“你仔细观察,就这一捧,就有十多颗米是红米,这就说明早在去年就有落田谷了。而且‘落田谷’的休眠期长达四五年,也就是说,在这四五年之间,如果气候水分条件合适,都有可能长出来。”

“落田谷”打出的大米呈现红色,与正常大米有很大区别。

理清成因  防除效果明显

近年来,因为“落田谷”而造成水稻减产的事件在新都区清流镇、新繁镇等村镇时有发生,据新都区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9年间,全区水稻种子质量纠纷信访、投诉600余起中,“落田谷”造成的就有541起,占比90.2%。这种因为栽培方式导致的问题,新都区农业农村局做了大量的宣传、培训工作。

“从去年开始,我们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培训种子经销商、种粮大户等方式,有了不错的效果。相比去年,今年我们收到关于‘落田谷’的相关反映少了2/3,现在主要问题还是集中在散户中。像廖长清这样的老农户、散户,理解起来还是很困难。”新都区农业农村局农技中心副主任陈波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为减少“落田谷”发生,新都区农业农村局已经有了一套完善的处理方案。“由于生长期等原因,大田中‘落田谷’容易存活。因此,农户应注意秧母田选择,加强苗床秧苗管理,深翻苗床,促使‘落田谷’提前生长后拔出等方式,保证移栽秧苗的纯净。已经出现的‘落田谷’,要尽快拔除,避免再次脱粒。处理的方式很简单,农户只要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能收到明显的效果。”陈波表示。

川农大水稻所所长李仕贵(左三)和新都区农业技术人员在现场。

“落田谷”防除小妙招

1、选好田块   尽量避免选用上年出现红米类“杂草稻”的田块做下一年的秧母田。

2、重视播种   只能用上年水稻田作秧母田的农户,应提前处理秧母田。在播种前20天,对秧母田进行深翻并做好苗床,灌水后盖上地膜保温15天左右,促使苗床“落田谷”生长。在播种前3—5天,揭开地膜,对苗床上已生长的“落田谷”秧苗进行翻除、薅除。如果面积大、生得多,可以再次翻耕或者用灭生性除草剂喷施杀灭。

3、拔除异苗 在管理中应仔细观察苗床秧苗,发现异样苗应及时拔除掉。移栽前应对秧田中叶型、叶色、高矮不一致的秧苗再次清除,避免“落田谷”秧苗栽入大田。

4、更换育秧方式   改旱育秧为塑盘基质育秧。从秧母田就隔绝了“落田谷”的污染。


坚定落实粮食安全战略,我省在2020年粮食丰收的基础上,明确2021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只增不减”。


只增不减,意味着跳起摸高。2020年,我省粮食产量705.5亿斤,是近20年首次突破700亿斤,2021年,还要再增2.5亿斤,达到708亿斤;种植面积还要再增31.1万亩,达到9500万亩。


如何确保完成这一任务?水稻作为我省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其生产无疑至关重要。


当前,从川南到川北,从成都平原到山丘河谷,水稻生长,先后进入分蘖、抽穗期,这是决定水稻产量的重要时期。


秧苗正绿,农人忙碌,这是夏日蜀乡最美的场景,这正是水稻默默凝聚土地能量、孕育无限希望的美好时节。关注粮食安全,记录川稻贡献,正当其时。


为此,四川农村日报从即日起推出“稻可道,非常稻”主题策划。记者走进田间,走进实验室,多视角,全方位,关注水稻从一粒种子到一碗米饭的全过程,探寻我省科技之“稻”、小康生活之“稻”、乡村振兴之“稻“,讲述水稻生产、育种攻关、产业布局、农旅融合等等这些四川“非常稻”背后的故事。


策划:邓嗣华 周艺 

统筹:张闻亚 左杉

本期执行:阚莹莹 范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