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范莉 阚莹莹 文/图

7月21日,记者在成都邛崃市国家级杂交稻制种基地,见证了人工“拉花”与无人机同步进行授粉的震撼场景。

机械化制种试验地和传统制种俯瞰图。洪瑜摄

无人机授粉。洪瑜摄人工“拉花”授粉。洪瑜摄

8月8日,同样的田块里稻种已经成熟,邛崃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对30亩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试验进行测产,这是邛崃市首次大规模进行的水稻机械化制种测产。相比于人工制种,机械化制种产量究竟如何?记者再次来到现场见证。

“两种全程机械化制种试验方案,6(父本):40(母本)和8(父本):40(母本),亩产(水分13.0%)分别为167.12公斤和180.46公斤,人工“拉花”制种对照组亩产177.46公斤。相比于人工制种,产量基本相当!”测产结果让现场专家感到欣喜,“产量上基本相当,可以说明这项技术在实际生产应用上取得了成功。”专家组组长、成都市农技推广总站正高级农艺师冯生强表示。

产量  机械化制种技术攻关难点

四川是育种大省、制种大省和供种大省,也是全国杂交稻种子主要繁育基地。邛崃市则是我省重要的制种大县,每年的制种面积达2.8万亩,生产稻种500万公斤。

长期以来,全省制种主要采用人工授粉方式,授粉效率低、人工成本高,极大制约了制种大户乃至全省制种产业的发展。因此,近年来,机械化制种逐渐成为育种专家的重点攻关方向。

机械化制种技术的关键环节在授粉,然而,相比于人工制种,机械化制种采用的无人机授粉难以实现均匀授粉,产量难以保障,让大户们望而却步。

几年前,凭借着二十多年的制种经验,拥有1000多亩制种基地的制种大户骆健彬,也曾经尝试过利用无人机进行授粉,希望在机械化制种上有突破。

但尝试失败后,骆建彬打消了这个念头。

今年初,作为项目技术的承担方,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生物技术团队找到了骆建彬,由于此前的失败经历,骆建彬依然不愿意尝试拿出自己的基地做示范。

看这种以前从没实验过的方案,骆建彬最终同意拿出30亩地“试一试”。

这次的制种效果,让骆建彬感到意外,“其实还没有测产之前,我看长势,就知道产量没有问题了。”他计划着,明年把机械化制种面积扩大到100-200亩。

成本 制种大户重点关注

不只是产量,机械化制种节约的人工成本,也让大户们看在眼里。

“我曾经问过多位制种大户和种子企业,得到的反馈是,即便产量少10%,他们也愿意尝试机械化制种。”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教授李平告诉记者。

大户们看中的,是机械化制种节约的人工成本。

“现在人工授粉采用拉花方式,一块田需要两个人同时协作,一天只能授粉17亩,费用在每人200元一天。无人机授粉,每天授粉100-150亩,租金2000元一天。”李平算了一笔账,更重要的是,人工授粉时大户需要集中大量用人,“请不到人”也常常让大户们“为难”,无人机授粉让大户们的难题迎刃而解。

考虑到之前无人机授粉时花粉在无人机风力之下分配不均的问题,李平团队这次试验设计方案时,一改1:10的父本母本比,采用6:40和8:40两种比例。授粉完成后,相比于人工制种需要在授粉结束时割掉父本,无人机授粉制种则可以保留父本,成熟后每亩也能收获300斤的稻谷。

“无人机授粉改变了杂交稻制种劳动力依赖程度高的现状,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成本,且在收获母本的种子同时额外增加了父本稻谷产值,经济效益显著增加。”李平说道。

“此次试验,为推动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建议进一步加大该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加强杂交水稻制种社会化服务专业队伍建设,加强四川省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的应用基础研究,建立农机农艺融合,形成涵盖宜机型水稻品种选育、耕作制度、栽培方式的智慧轻简化制种技术体系,推动四川省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标准的建立。”专家组根据测产结果提出了建议。

未来  选育更多宜机化品种

从最初的人工赶花,到人工拉花,再到最先进的无人机授粉,杂交水稻制种在四川已经走过了数十年的历程。

“最开始,一亩制种田只能收获10斤种子,而且那时候需要一道人工剥苞(剥开包裹在不育系穗子的一层外衣)的程序,一个人一天只能剥几分地,花费了大量人力。后来有了赤霉素等化学药剂让不育系的稻穗伸出叶鞘,省掉了这部分人力,并且制种产量也能普遍达到300斤-400斤。”李平告诉记者。

未来,要继续提高制种产量,节约制种成本,还需要选育出更适合机械化制种操作的品种,“目前,有一半的水稻品种不适合无人机授粉,一吹就倒伏,受粉的姿态也不理想,这也是未来需要科研攻关的重点。”

“目前我们的全程机械化制种示范引起了省内外制种企业的高度关注,未来也将在四川种子协会进行推广。”四川省种子协会秘书长刘勇告诉记者。


坚定落实粮食安全战略,我省在2020年粮食丰收的基础上,明确2021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只增不减”。


只增不减,意味着跳起摸高。2020年,我省粮食产量705.5亿斤,是近20年首次突破700亿斤,2021年,还要再增2.5亿斤,达到708亿斤;种植面积还要再增31.1万亩,达到9500万亩。


如何确保完成这一任务?水稻作为我省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其生产无疑至关重要。


当前,从川南到川北,从成都平原到山丘河谷,水稻生长,先后进入分蘖、抽穗期,这是决定水稻产量的重要时期。


秧苗正绿,农人忙碌,这是夏日蜀乡最美的场景,这正是水稻默默凝聚土地能量、孕育无限希望的美好时节。关注粮食安全,记录川稻贡献,正当其时。


为此,四川农村日报从即日起推出“稻可道,非常稻”主题策划。记者走进田间,走进实验室,多视角,全方位,关注水稻从一粒种子到一碗米饭的全过程,探寻我省科技之“稻”、小康生活之“稻”、乡村振兴之“稻“,讲述水稻生产、育种攻关、产业布局、农旅融合等等这些四川“非常稻”背后的故事。


策划:邓嗣华 周艺 

统筹:张闻亚 左杉

本期执行:范莉 阚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