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创新

引擎轰鸣 驱动高质量发展

教科书、电视、网络里的祖国/是一只飞翔的鸽子

背后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天空……

我的祖国太大了/我将老死在理解的途中

哪天我再也走不动了/随便选个黄昏坐下来

我的祖国等于一次仰望,和恣肆的燃烧

——诗歌《中国脸》

改革创新  激荡出澎湃动力

川报观察记者 梁现瑞

这个秋天,对于西南交通大学黄楠教授而言,实至名归。

就在前不久,他创立的成都拜耳麦迪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刚刚获得了一笔千万级的社会资金入股。有了这笔钱,公司有望尽快建起生产基地,把科技成果转化成实实在在的产品。

黄楠的故事不是个案,无数个“黄楠”的经历,折射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改革创新驱动发展的壮阔画卷。

一个小故事:

白发教授的成果转化之梦 

今年63岁的黄楠是西南交通大学材料学院的教授,是中国最早开展心血管生物材料研究的学者之一。

经过几十年的潜心研究,他成功研发出一款表面涂有抗凝血抗增生涂层的新型支架。然而,这款品质一流的支架却一直没能走进市场。

科技成果转化难,背后原因之一是知识产权的权属不清,制约了转化的积极性。

转折,发生在2015年。这一年,四川成为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

在此背景下,西南交大大胆先行先试,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变“先转化,后确权”为“先确权、后转化”;变“奖励权”为“专利权”,使职务科技成果由纯粹的国有变为国家、个人混合所有。

2016年1月,学校出台文件,明确了科技成果的产权所属,即“个人或科研团队、学校、学院三方按7:2:1分配”,使科研人员在我国首次拥有了职务科技成果的部分所有权。

黄楠教授主持研发的心血管支架,正是学校首批参与确权的科技成果之一。

三年多来,西南交大完成了205项科技成果的确权,新注册成立公司24家,吸引社会资本8亿元。相比之下,改革启动之前5年,西南交大只有14项专利转让、许可。

目前,这项改革已经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仅在四川,截至2018年底,上述改革试点已累计确权400余项,注册成立60余家高科技公司,带动社会投资30亿元。

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的创新,如同两大引擎,相互配合,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激荡出澎湃之力。

一个主旋律:

以改革之手激发创新之力 

以改革之手,激发创新之力,这也是过去70年来,四川发展的一大主旋律。

早在1979年,改革开放的大幕刚刚开启,一次全新的征程就已在四川展开。

当年,四川在全国率先试行科研单位扩大自主权的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序幕由此拉开。

其要点有二:一是扩大科研单位的自主权,上级对科研单位的改革从直接管理变为宏观管理;二是单位内部打破“大锅饭”,个人利益同完成任务的好坏挂钩,奖金不封顶。

效果立竿见影。在城市,从1985年起的10年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金额累计达到90多亿元,全省各类技术机构已发展到7000多个,相比改革前增长10倍以上。

一个小故事记录这段历史。上世纪80年代初,成都市东郊一家乡镇企业生产的电热毯由于工艺不过关,投入市场后无人问津。

省人体科学研究会了解情况后,组织科技人员进行攻关,并与洪河供销社联合办起科研生产联合体,研究出接头新工艺和既柔软、又抗老化、密封性能特佳的密封胶。

这款名为熊猫的电热毯投产后,当年就收回全部投资,实现利润37万元。

从熊猫电热毯到麦迪克心血管支架,两个故事穿越时光,谱写出一部四川创新发展不断代的通史。

位于绵阳市的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  记者 李向雨 摄

2018全国“双创”活动周启动

四川改革创新故事的精彩远没有结束。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委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党的十八大、十九大部署的改革任务。

省委主要领导担任省委深改组组长、深改委主任,主持召开35次省委深改组、深改委会议。截至目前,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确定的256项改革任务,已完成226项,部分完成30项,合计完成率93.1%;省委十届四次全会之后,陆续新增改革任务321项,已完成113项,部分完成138项,合计完成率63.7%。全省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局面。


长虹CHiQ人工智能电视生产线,工作人员忙碌调试电视。 记者 李向雨  摄 

执着创新 这只“熊猫”跑得快

川报观察记者 罗之飏

9月11日上午,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实验室,一款100英寸的8K超高分辨率电视面板正在进行像素设计和电路验证。按照计划,这款“拳头产品”将在今年年底完成产品试做和样机调试,预计2020年一季度具备量产条件,并视市场及客户需求进行小批量试水生产。

前不久,成都中电熊猫携完全自主研发设计的70英寸侧入式无边框电视面板整机赴台湾参展,一经亮相便引发围观。这款电视面板整机最薄处仅12mm,具有超薄、超高清、超高对比度、超低功耗特点,显示效果可媲美市场高端主流机型。

新技术不断涌现,新产品不断迭代,源于成都中电熊猫对创新的执着。从2018年开始,成都中电熊猫便梳理制造重点任务,不断优化生产流程,将量产爬坡周期从原来的6个月减少到3.5个月,2018年9月项目便达成一期满产目标,实现月投入产能60千片玻璃基板;今年3月,项目实现设计月产能120千片,产品综合良率达96%。

“量产爬坡周期大大缩短,产品良率迅速提升,这背后是整个研发流程和生产方式的大调整。”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广圣告诉记者。为提高智能制造水平,成都中电熊猫集成了计算机整合制造、品质管理、自动仓储管理、动力能源管理等系统,全面覆盖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各要素。

以电视面板搬送为例,为解决搬送指令堆积、搬送超时等状况,成都中电熊猫自动化部门专门成立“搬送效率提升小组”,联合IT以及生产部门修正各工艺,检查修补设备的搬送规则,合理设置待制品的存放位置,制定人员手动发起搬送的规则,与建厂初期相比,自动化系统整体效率提升约35%,保障了生产运行。

目前,成都中电熊猫正进一步依托自身核心技术优势进行产品创新和工艺优化,拓宽产品布局,扩大产品市场。

腾飞的北斗

数读

改革之力

【步伐】  

 四川是全国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之一


●截至目前,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确定的256项改革任务,已完成226项,部分完成30项,合计完成率93.1%


●省委十届四次全会之后,陆续新增改革任务321项,已完成113项


●区域协同创新格局基本形成 ,全省建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8个

●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


【展望】

到2020年——


●激励创新的政策法规体系更加健全

●  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  技术市场交易额达到400亿元

数读

四川重器


重大成果不断涌现——

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核技术等领跑全国

重型燃机、高端无人机等领域跻身世界前列

涌现了歼20、华龙一号、“北斗”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等重大成果。


●1978年以来,我省共获得各类国家科技奖励1273项。


我省研发经费2018年达到720亿元,是1996年的24.4倍,投入总量保持西部第一。


【展望】

到2020年,我省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

●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创新产品。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提高到0.8%


数读

创新之效


2018年全省技术市场成交合同1.5万项,成交总金额达1004.2亿元,是2000年的96.4倍。


2018年末,全省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330家,是2009年的3.2倍。


【展望】

到2020年——


●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00家,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规模超过2万亿元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0%

数读

双创之风

2018年,实施“双创”八大升级行动,建成众创空间、大学生科技园等各类孵化载体860余家,在孵企业和创业团队超过3万家(个)。


2018年末——

建成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6个、企业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

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79个

在企业设置各类独立研发机构1591个


【展望】

到2020年——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7.5件

●公民科学素质大幅提升,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