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

担当责任 持续筑牢生态屏障

鸟儿在天空自由飞翔

鱼儿在水中快乐游荡

浩瀚的夜空星光闪亮

千年的雪山重现光芒

风儿轻轻吹过山梁

带来淡淡的花儿香

青草轻轻散发芬芳

迎来第一缕阳光

青青的山 绿绿的水

天空一片蔚蓝

——节选自2019年四川六五环境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首发环保原创歌曲《蔚蓝的天空》

一江清水铺就永续发展之路

蒲香琳 川报观察记者 王成栋

“出入境水质优良天数已持续300天,为近15年来最好!”9月14日,拿着这份监测数据,沱江三皇庙水文站站长王菊香感慨连连:江水中的异味渐行渐远。

不久前,省级有关部门再次排查沱江流域排污口,进一步确认入河污染物处在环境容量之内。江水持续优良天数,有望再刷新。

变清的不只是沱江。四川优良水质比例连续3年上升,达88.5%;劣V类水质比例连续3年下降,控制到1.1%。

四川地处长江、黄河上游,是长江、黄河及其主要支流重要水源涵养地和水土保持区,在全国生态安全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与全国多数地区一样,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跃升过程中,也面临许多环境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走出一条以一江清水为载体的绿色、生态、永续发展之路,如今的巴蜀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日益成为令人向往的“诗与远方”。

亲历者的回忆:从“臭不可闻”到水清岸绿

56岁的王菊香,驻守沱江中下游分界线三皇庙水文站已32年。从1987年开始,王菊香亲眼目睹了沱江水质与水量的变化。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沱江水质逐渐恶化。甚至某些年份的枯水期,浅水流所散发出的气味让水文站弥漫着阵阵恶臭。即便从省级到流域市县纷纷着手治理,但进展并不明显。

治理难原因有二:“九龙治水”格局仍在,部门之间、上下游和左右岸“各唱各的调”;流域内生产生活方式照旧,治理减少的存量比不上污染增量。

转折,发生在2016年,四川全面启动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沱江流域7市先后拿出行动方案,10条支流明确治理路径。随后,四川全面实施河长制,从省级层面开始明确各级河长。以此为基础,沱江率先建立流域性定期会商机制,实现流域治理“一盘棋”;划定全流域禁养区,各工业园区完成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沿线化工企业或关停或迁出。

借助部分市列入全国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的契机,7市先后出台沿线产业负面清单,对高污染高耗能产业“一票否决”,解决了长期困扰的治理成果易反复难题。

同样在2016年,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全面打响,流域内累计实现增绿300万亩。

3年后,沱江流域在经济增长不减速的基础上,基本实现“园区污水不入河,城镇污水全处理”。去年,实现干流水质优良断面比例同比上升56.3个百分点,全面消除劣V类断面。2016年至2019年,沱江流域入河泥沙含量均保持10%左右的降幅,干流流量年际变化逐渐缩小。

植绿与治污同步推进,共同守护着巴山蜀水的美丽与魅力,不断夯实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的底座。

建设者的征程:以问题导向补齐短板

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实践,做好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加减法“治标”,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治本”,这也是过去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基调。

1979年,改革开放大幕刚拉开,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全民义务植树,号召“人人多种一棵树”。随后,长江防护林工程、天保工程、退耕还林还草等建设渐次启动。这一系列工程和行动的持续实施,守住了四川乃至长江、黄河上游的生态底线。

成效体现在数据上,也体现在一处处重批绿装的荒坡上。至1998年天保工程启动前夕,全川森林覆盖率已提升至24%,比1980年代末增加近10个百分点。

一个山头的变化,记录着这段历史。1981年的攀枝花市盐边县三堆子,暗黄色的山体和脚下浑浊的金沙江融为一体。这里地处干热河谷,一度被认为是造林绝地。1981年开始,两代植树人肩扛手提一点一滴改变着山与江的颜色。到2018年,这里森林覆盖率升至65%,再次与脚下的江水相映成趣。

沱江与三堆子,建设者用汗水和双手塑造的青山绿水,留下川人建设生态文明的印记。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四川实践,始终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在贯彻中央部署的基础上,不断提炼总结经验,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

2014年3月,省委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领导小组成立,明确政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导者、生态文明理念的倡导者、生态文明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在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截至目前,累计出台各项改革措施百余项,先后完成河道采砂等省级立法,率先完成生态红线划定、试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等。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不断推动四川高质量发展。

从认识转变上升顶层式设计全面铺展,四川生态文明建设逐步迈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从产业结构的“除旧”到“布新”,四川转型发展的生态优势越来越明显。


大熊猫5天跑了百余公里

黄土梁基因廊道已成“高速公路”

蒲香琳 川报观察记者 王成栋

“黄土梁基因廊道已成‘高速公路’。”9月10日,刚拿到岷山山系基因廊道监测数据,省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说:这是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功劳。

基因廊道,是大熊猫各野生种群之间相互交流、繁殖季节“联姻”、遭遇箭竹开花时迁徙就食的通道,堪称大熊猫避免近亲繁殖、种群分布地碎片化的最后一道“防卫墙”。位于岷山山系的黄土梁基因廊道,连接着包括平武、松潘、九寨沟等县的大熊猫野生种群分布区,绵延数百公里,沿途有野生大熊猫约600只。

2017年,根据中央部署,四川启动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试点首先就是修复基因廊道。结合九寨沟灾后恢复重建,经过两年多努力,黄土梁基因廊道内累计完成地表生态修复10万余亩,基本消除沿线生态盲点,实现各大熊猫野生种群分布区的联通。今年7月27日,来自浙江台州学院的科研团队,在绵阳平武县境内的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到1只野生熊猫视频影像。5天后,另一组科研团队在相距百余公里外的阿坝九寨沟勿角自然保护区,再次捕捉到这只大熊猫的身影。“这么短的时间内,大熊猫能够越过这么远的距离,说明基因廊道很顺畅,而且沿途有充足的食物。”省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修复时采取更贴近大熊猫野生生态环境的做法,诸如种植主食竹等,为大熊猫“跨区联姻”提供便利。

下一步,我省将在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中进一步强化生态修复和大熊猫栖息地保护,让大熊猫在野外生活得更加舒适。

誓啃硬骨头

让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到2020年——

●全省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年均浓度比2015年要下降18%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3.5%

●十大河流一级支流全面消除劣Ⅴ类水质。

●全面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和落图落地,形成生态保护红线全省“一张图”,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

●全省森林覆盖率达40%,国土绿化覆盖率达70%

川报观察记者 殷鹏

“看到白鹭了吗?多少年没看到了,现在治理后的河水越来越清澈,大家晚饭后都喜欢来河边散散步。”9月28日,站在自贡市旭水河畔,市民卢涛面露笑容。

监测数据印证了他的感受:沱江流域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从“十三五”初期的6.25%提升至今年6月的81.2%,创近10年最好水平,10个出川断面全部达到国家考核标准。

蓝天也越来越多。2018年,全省未达标城市PM2.5平均浓度43微克每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21.5%,其中成都市PM2.5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20.9%,优良天数比2015年增加40天。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将以成都平原、川南和川东北地区为重点区域,全力啃下硬骨头。到2020年,全省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年均浓度比2015年要下降18%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3.5%。同时,要坚持一手抓夏季臭氧污染防控,一手抓冬季PM2.5污染防治,持续改善大气质量。

具体举措上,我省将加快火电、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污染治理,成都平原地区全面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到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比2015年下降5%以上;加强移动源污染治理,强化柴油货车超标排放专项治理,提高空气质量预报预警能力,加强重污染天气联合会商预报,严格实施区域联防联控联治,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重污染天数比2015年减少25%。

碧水保卫战方面,我省将以沱江、岷江、涪江、渠江流域为重点治理区域,以嘉陵江、大渡河、青衣江、安宁河、雅砻江、金沙江-长江干流为重点保护区域,强力削减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到2020年,十大河流一级支流全面消除劣Ⅴ类水质。

值得关注的是,为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全省范围内涉及长江流域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特别是严禁在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新建布局重化工园区,严控中上游沿岸地区新建石油化工、煤化工、涉磷、造纸等项目。我省计划经过3年攻坚,基本解决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有效遏制省内长江流域自然保护地的生态破坏问题。

我省全面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全省面积的30.5%。到2020年,全面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和落图落地,形成生态保护红线全省“一张图”,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

我省将继续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实施川西北防沙治沙、川南岩溶区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还草、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生态工程。预计到202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40%,国土绿化覆盖率达70%。

数读

一、绿色责任


1、立制

2015年3月,省政府出台《四川省灰霾污染防治办法》。这是我省在全国率先制定的治理灰霾的专门规章

2016年7月28日,省委十届八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这是我省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

2016年10月,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方案》

2018年11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明确我省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体目标

2019年,省政府印发四川省打赢蓝天保卫战等9个实施方案,首次对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进行划分,涉及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遂宁等15个市

2019年出台省内首次以单独流域立法的《四川省沱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


2、布局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累计建立95个保护地用于保护大熊猫

自1963年我省划建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以来,全省共建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519处,总面积约11.3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3.3%

2016年9月,省政府印发《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实施意见》,明确“四轴九核”生态保护红线空间分布格局

2017年中央决定在四川等地开展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四川试点区域面积2万余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4.36%,有野生大熊猫1205只

2018年省政府印发《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方案》,明确我省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为14.80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30.45%。


二、绿色运算


1、加法


1998年四川在全国率先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1999年在全国率先启动退耕还林试点

2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累计完成投资462.43亿元,全省森林覆盖率由1997年的24.23%提高到2018年的38.83%,全省森林蓄积、森林面积分别居全国第3位和第4位

56个县(市)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数量全国第一,占全省面积的60%以上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面积202.7万公顷,约占全国大熊猫栖息地总面积的78.7%。在现有栖息地外,还有潜在栖息地41万公顷


2、减法


2017年起,我省把成都平原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列为全省环保“一号工程”,2018年,全省未达标城市PM2.5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21.5%,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达84.8%,比2015年提高4.3个百分点

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全省累计有10万余名省、市、县、乡、村五级河(湖)长上岗履职,基本实现河(湖)全覆盖,污染排放量大幅减少。

2017年,在全国率先实现省级环保督察全覆盖,2018年,在全国率先实现省级环保督察“回头看”全覆盖,解决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三、绿色动力


1、转动能


“十二五”以来,全省推动31739户“散乱污”企业完成整治

2018年全省水电装机容量7660万千瓦,居全国第一,占全省电力总装机的79.2%。新能源发电装机增至420万千瓦,页岩气年产量超过40亿立方米,占全国的36.4%,居全国第二

2018年四川水电累计外送电量达6836亿千瓦时,替代减少化石能源消耗折合标煤1.8亿吨以上,初步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清洁能源基地和“西电东送”基地

节能环保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不断提高,发展规模持续壮大,全省节能环保装备产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


2、新家园


统筹推进彝家新寨、藏区新居、巴山新居、乌蒙新村、环境优美示范村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目前全省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近70%,4.6万个行政村中有近4万个行政村配备了保洁员。

2018年,成都市PM2.5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20.9%,优良天数比2015年增加40天,摘得联合国2018年度全球绿色低碳领域先锋城市蓝天奖

沱江流域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从“十三五”以来的6.25%上升到2019年6月的81.2%,创近10年最好水平

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投入资金20亿元,将完成土壤修复治理4.4万余亩

开展全省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目前完成全省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的样品采集、测试和数据上报,共计28143个点位、34986个样品、报送有效数据70余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