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哉·1949年-1959年

我们最伟大的节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隆隆的雷声里诞生

是如此巨大的国家的诞生/是经过了如此长期的苦痛/ 而又如此欢乐的诞生

就不能不象暴风雨一样打击着敌人/ 象雷一样发出震动世界的声音......

——何其芳《我们最伟大的节日》


读档

西南四省的解放

1949年11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在刘伯承、邓小平指挥下发起解放大西南战役,至12月27日结束,西南四省得到解放。


1949年12月,成都和平解放,群众纷纷上街为解放军挑行李。


1952年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决定:成立四川省人民政府,撤销川东、川南、川西、川北人民行政公署。9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全省辖省辖市2个,专区16个,县138个;面积30万平方公里,人口5821万。9月1日,中共四川省委正式成立,李井泉为中共四川省委书记,李大章、赵林、阎红彦分任第一、第二、第三副书记。


重庆、西康与四川的合并

1950年11月17日—24日,西康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24日,西康省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康定成立。1955年3月,西康省藏族自治区改称西康省藏族自治州;同年10月,西康省撤销划入四川省,改称甘孜藏族自治州。

1954年7月1日,重庆市与四川省合并,原中央直辖重庆市改为四川省辖市。12月,中央对四川省委领导班子作调整,李井泉、李大章分别任第一、第二书记,重庆市委书记曹荻秋任省委第三书记,赵林、阎红彦任省委副书记。


川藏公路的建设

新中国成立之时,从四川内地到藏区无现代公路。1950年10月1日,康藏公路(1955年更名为川藏公路)开建,10余万筑路大军用巨大代价,建成从成都平原到喜马拉雅山脚下的“天路”,搭建起一条连接雪域边陲西藏和内陆战略运输的生命通道。千里川藏线翻越了整个横断山脉的14座大山,跨越了诸多江河,横穿了8条大断裂带,有数千人在修路过程中牺牲,被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天路”。

1952 年7 月1 日,成渝铁路全线通车,全长530 公里。


修成渝铁路,他们一手拿镐一手握枪,一面筑路一面剿匪

新中国第一条铁路在艰苦岁月里筑成


川报观察记者 陈碧红

“1950年6月15日这一天,我毕生难忘。成渝铁路开工,四川老百姓盼了40年……”时隔近70年,翻开尘封的笔记,已87岁高龄的成都铁路集团退休职工、原西南军区军工筑路队参谋孙贻荪,仿佛又回到了难忘的战斗岁月。


1950年春,中共中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修建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并先后从部队抽调3万军工、地方政府动员10万民工组成施工队伍,日夜奋战。在当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中央书记处批准先拨2亿斤大米作为修路经费。


“天不亮,军号已在山谷里回荡。没有灯,就举着淋了桐油的纤藤杆当火把;没有机械,就手握钢钎一点一点砸……”日记里,孙贻荪写下这样的情景。施工条件十分艰苦,没有大型机械设备,只有依靠人力夯土、采石、砌石、爆破打眼、运输,钢钎、二锤和自制炸药等成为仅有的工具。筑路工地还时有土匪骚扰,得一手拿镐一手握枪,一面筑路一面剿匪。


他们不断搞技术革新,提出合理化建议,改进设备,降低造价。川北民工颜绍贵、萧光瀚创新改造的单人钢钎冲眼法,将爆破时的冲炮眼工效提高200%-300%;川东民工谢家全创造压引放炮法,节约大量炸药;川东铜梁民工一大队四中队改善打夯工具,能连续打1000次以上,一天最多夯到21363次。还陆续出现了“纸管穿引放炮法”“纸裹引线法”等,涌现出2万多名劳动模范。


孙贻荪清晰记得,1951年初夏,成都连日下雨,驷马桥大填方施工受挫,铺轨作业被阻隔在桥的那头。为了赶工期,挖土的人在雨中挥舞着锄头,挑土的人在泥泞路上小跑,打夯的女同志在稀泥烂土里举起石墩吼着号子。部队想到了用谷糠和泥的办法,老百姓听闻后纷纷连夜打米,用鸡公车把谷糠排队送来。全线需要125万根枕木,广大群众踊跃献料售料,甚至把保存多年的寿木也主动献出。


1952年7月1日,全长505公里、途经8个县市的成渝铁路仅用两年时间就全面建成通车。当天,成都市30万人集会北门火车站,隆重举行成渝铁路通车典礼。


作为新中国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的动工,开创了新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新时期,也揭开了四川经济建设的序幕。建设两年间,重庆市沿线的4000多家冶金、机械工厂和1000余户铁工作坊纷纷复工,开足马力生产;泸州等地数千艘木船为运送原材料及生活用品,频繁往返于川江上。铁路通车,当年即完成客运量179.8万人次,货运量62.5万吨,内江的主要百货价格下调15%-20%,成都的煤价下调30%。


2010年3月,速度更快、行驶更稳的成渝高铁正式动工建设,5年后投用。现在,每天约有70多对高铁列车穿梭于两地,时空距离缩短至2小时以内。


从人民渠到“再造都江堰”

川报观察记者 程文雯


流水哗哗,沿着水渠奔流而下。9月12日,都江堰人民渠二处灌区里,德阳市旌阳区黄许镇富新村龚家湾的良田喝饱了水。


成都、德阳、绵阳、遂宁等市的大片农田和龚家湾一样,从人民渠获得灌溉用水。


1953年1月25日,当时西南最大的人工水渠——引都江堰水灌溉成都平原东北部的官渠堰一期工程动工。全民参战,土法上马,肩挑背扛,人民群众冒着严寒,苦战一个冬春。工程5月25日完工,渠长19.5公里,灌溉农田23.5万亩。从1954年起,又陆续进行了6期工程,跨沱江进入涪江流域,灌区范围近6000平方公里,包括彭县、金堂、广汉、崇庆、新繁、什邡、绵阳、德阳等8县,形成一条“藤”在上游平原,“瓜”在下游丘陵的长藤结瓜式灌溉区,控灌农田近400万亩。


1966年,水渠更名为人民渠。


2011年,四川集中启动“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建设行动,至2017年基本完成,全省累计新增灌溉面积1060万亩,农田灌溉水的实际使用率从42.2%提高到44.6%。


今年1月初,我省又印发了《“再造都江堰”水利大提升行动方案》。根据规划,2025年底前,我省将陆续完成都江堰、玉溪河、武引一期灌区、升钟水库灌区一期、大桥水库灌区一期5处大型灌区渠系配套与节水改造,完工后,仅节水灌面就可增加400万亩。


1949年-1959年

时光轴


1949年

11月1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发起解放大西南战役,历时近2月,西南四省得解放。

11月30日 重庆解放。

12月27日 成都和平解放。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川西军区成立。


1950年

6月15日 成渝铁路开工修建。1952年7月,成渝铁路全线通车,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8月1日 天津—北京—汉口—重庆民航航线开通,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条通向西南地区的民航航线。

11月24日 西康省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康定成立。


1951年

1月 土改运动在四川各地全面开展。

6月 四川各地积极捐款支援抗美援朝,至1952年1月,全川人民捐款达3350万元。

10月12日 新中国第一支专业体育工作队——西南体育会篮球队成立。


1952年,西南区第一届人民体育运动会。


1952年

8月7日 四川省人民政府成立,撤销川东、川南、川西、川北人民行政公署。9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全省辖省辖市2个,专区16个,县138个;面积30万平方公里,人口5821万。

9月1日 中共四川省委正式成立,李井泉为中共四川省委书记。

10月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邱少云、黄继光相继牺牲在朝鲜战场。


1953年

1月25日 当时西南最大的人工水渠——引都江堰水灌溉成都平原东北部的官渠堰一期工程动工。1966年,该渠更名为人民渠。

6月6日  当时四川最大的零售日用品商场——成都市人民商场正式营业。

11月   宝成(宝鸡—成都)铁路四川段破土动工。1958年1月,宝成铁路全线通车。


1954年

7月1日 重庆市与四川省合并,原中央直辖重庆市改为四川省辖市。


1954 年10 月27 日,解放后新造的新型客货轮江峡轮首航申渝线,正式投入川江运行。


1955年

7月30日 第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关于撤销西康省的决议》,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四川省。

10月   西康省正式撤销,金沙江以东各县划归四川省,金沙江以西各县划归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划入四川省的部分后改称甘孜藏族自治州。


1956年

3月12日 国内第一个自行设计、自制设备、自己施工安装的日榨甘蔗1000吨的大型糖厂——内江糖厂建成投产。

9月1日  公私合营永利、久大化学公司四川肥料厂(1959年2月定名国营四川化工厂)动工兴建,是新中国自力更生建设的第一个中型氮肥厂。


1957年

1月1日 新中国最早的诗歌刊物《星星》创刊。

1月10日 宜(宾)西(昌)公路通车,全长441公里,穿越凉山腹心地区,打开了凉山的封闭局面。

9月   新中国第一个使用自动缫丝机的工厂——国营绵阳缫丝厂建成投产。


1958年

7月 成昆铁路动工兴建。1970年7月,成昆铁路全线建成通车。


1959年

1月9日 省委一届九次全体会议决定,将全省16万余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组为5000余个人民公社。

7月24日 四川宝兴县政府划定硗碛、盐井等18条沟为野生动物保护区域,禁止任何人在保护区内打猎。1962年9月14日,国务院颁布《关于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指示》,规定大熊猫为国家保护的稀有珍贵动物,并要求建立保护区加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