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乒乓的冲锋陷阵缴械声,那就是革命胜利的铁证。”《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军歌》慷慨豪迈的歌词和激昂壮阔的乐曲,诉说着悲壮与辉煌的抗联历史。

这首歌的词作者正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杨靖宇。1940年1月,35岁的杨靖宇在长白山腹地吉林省原濛江县与敌人斗争时壮烈牺牲。为纪念这位抗日英雄,濛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走进靖宇县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庄严肃穆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3个展览厅,2400余件珍藏文物,以“杨靖宇将军战斗的一生”为主题,讲述了那段战火硝烟的难忘岁月。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河南确山人,1905年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春赴东北领导工人运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在东北打响。杨靖宇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积极领导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成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的旗手和中流砥柱。

杨靖宇曾对人说,他上过两个大学,一个是“社会大学”,一个是“监狱大学”。他先后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

1934年,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成立,后组编成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杨靖宇任总司令兼政委。1938年6月老岭会议结束后,杨靖宇创作了著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并亲自指挥教唱。军歌展示了抗联英雄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和豪迈气概,振奋了军威士气,在抗联将士中广泛传唱。

杨靖宇率部长期转战东南满大地,威震东北,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日伪军连遭打击后,加紧对东北抗日联军的军事讨伐、经济封锁和政治诱降,同时对杨靖宇悬赏缉捕。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他以“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贰的意志是不会动摇”的崇高气节,继续坚持战斗。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曾致电向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日武装表示慰问,赞之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

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他与魏拯民等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1940年1月,他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濛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以难以想象的毅力,坚持和敌人进行顽强斗争,直至弹尽,壮烈牺牲,时年35岁。

杨靖宇生前和死后都受到了日军的极大敬畏。他陷入绝境后,日军曾派叛徒向他劝降,杨靖宇说:“我是中国人,是不能向日本侵略者投降的!”他牺牲后,日军解剖了他的尸体,发现胃里只有枯草、树皮和棉絮,没有一点粮食,在场的日本人看到后无不感到震撼。

14年的东北抗日战争中,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赵一曼等无数中华优秀儿女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爱国主义的壮美篇章。

为纪念杨靖宇将军,靖宇县近年来成立了推进抗联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全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累计征集抗联实物200余件、图片资料1000余张、军用器械100余件,累计排查登记红色遗址遗迹多达156处。

如今的靖宇县,在红色游的基础上开拓生态游、冰雪游、风情游等相互融合的全域旅游,在加快实现绿色转型全面振兴的路上越走越宽。“我们将秉承杨靖宇将军以身许党报国的忠诚品格,汲取红色力量,践行初心使命,不断提升履职能力。”靖宇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在杨靖宇殉国地参加活动时表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姜永斌 文字 李芸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