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李欣忆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能源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基础保障。9月11日,四川日报推出4个整版“壮丽70年 奋进新时代”能源行业发展解码报道,回顾四川能源行业走过的70年辉煌,并展望下一步发展蓝图。

三个维度看四川能源70年巨变

世界最高拱坝——雅砻江锦屏一级水电站大坝。(图片由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公司提供)

70年来,四川能源行业的巨变可用三个维度来解析。能源生产,从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变,能源生产结构不断优化;能源消费,从煤炭为主向电力为主转变,能源供给清洁化加速;能源利用,从紧缺到节能降耗,单位产品能耗水平不断下降。

从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变

能源

生产

8月15日,四川能投凉山风电项目举行全面建设集中开工仪式。此次在凉山州全面建设集中开工的风电项目包括总装机31.8万千瓦的3个风电场,总计近200公里的4条送出线路,总投资近35亿元。

四川能投加码风电,是四川新能源大发展的缩影。70年来,我省能源生产实现从传统能源向新能源的重大变革。在各种政策的支持下,我省充分挖掘新能源潜力,多种新能源从无到有,企业数量和产量均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2014年以来,全省陆续新增了风电、光伏、垃圾焚烧发电、生物质发电、页岩气、煤层气、生物柴油等7种新能源。2018年与2014年相比较,全省风力发电量增长22.8倍,垃圾焚烧发电量增长2.4倍,太阳能发电量增长16.1倍,生物质发电量增长2.4倍。

能源生产结构也不断优化。四川是水电资源大省,也有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这样的资源禀赋决定了四川作为全国清洁能源生产端的定位。1949年,原煤占全省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高达97.7%,天然气占比1%,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占比1.3%。70年来,全省能源生产结构不断向清洁化发展。在能源生产结构中,原煤占比不断降低,天然气和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占比不断提高。到2018年,原煤占比下降到15.4%,天然气占比提高到25.7%,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占比提高到58.9%。

从煤炭为主向电力为主转变

能源

消费

9月8日,成都“小龙翻大江”火锅店食客盈门,一个个电磁炉上冒着热气。在许多“吃货”的印象中,四川火锅的标配是一口燃气灶再加一个煤气罐。然而在成都,越来越多的火锅店中已不见明火。来自国网成都供电公司的统计显示,成都1.4万家火锅店中,已有超过8000家火锅店开始采用电炊具。这是近年来成都大力推进电能替代的成果。

同日,雅安市雨城区,金旗科技有限公司“煤改电”工程运行顺利,这是雅安市首个电窑炉工程,也是四川2019年投运的第一个“煤改电”项目。

大到一个个电锅炉,小到一个个电磁炉,汇集成四川水电消纳的大市场,汇聚成“火”与“水”的历史变革。70年来,四川能源消费从以煤炭为主向以电力为主转变。全省在积极优化能源供给清洁化的同时,大力探索省内能源消费的清洁化,按照“宜电则电、宜气则气”的原则,全力开展清洁能源替代工作。全省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由1978年的73.2%下降到2018年最低的29.5%;1978年,天然气占比最高为20%,2018年下降至15.8%;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占比持续提高,由1978年最低的6.4%提高到2018年的36.2%。

从紧缺到能耗水平不断下降

能源

利用

能源从紧缺到富余,节能降耗成为新的焦点。改革开放后,在各项节能降耗政策措施的大力推动下,全省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单位GDP能耗整体呈下降态势,2018年比1978年累计降低82.2%。尤其是“十一五”以来,作为约束性指标,单位GDP能耗指标连续被纳入“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节能降耗更是取得显著成就。

其中,工业节能作用突出。“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的前三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分别累计下降32%、39%和21.2%,都远高于单位GDP能耗累计降幅。

通过技术改造、生产工艺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和科技创新等,单位产品能耗水平总体下降,部分高耗能产品单耗降幅明显。同时,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普遍提升。2018年与2010年相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总体提高5.8个百分点。能源回收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回收利用率为4.3%,比2010年提高2.2个百分点。重点行业的能源回收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余热、余压及放散气等能量回收利用成效显著。

专访省发改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梁武湖

培育壮大清洁能源产业推动四川能源高质量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四川该如何推进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记者就此专访了省发改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梁武湖。

谈成果

从能源紧缺到能源富余跨越式发展


记者如果用一个或几个关键词,您将如何总结四川能源这70年?

梁武湖:我想用“跨越”这个词。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能源开发从“一穷二白”起步,实现从能源紧缺到能源富余的跨越式发展。四川在全国能源发展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是能源生产大省、能源消费大省、能源装备制造大省和能源输送大省。目前,水电装机和发电量均居全国第一,天然气产量居全国第二,风电、光伏从无到有,煤炭开采由粗放发展向绿色安全开采、清洁高效利用方向迈进。

记者目前,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成果如何?

梁武湖:通过大力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全省清洁能源供应能力大幅提升,能源供给结构已经转变为以清洁能源为主。2018年底全省水电装机7674万千瓦,占总装机的79.3%;水电发电量3145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86%。另一方面,全省化石能源过剩产能稳妥有效化解。全省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96台、装机281万千瓦。“十三五”期间没有新建燃煤火电项目。

此外,我们还“啃硬骨头”降低电力要素成本,推进我省输配电价改革,首轮监管周期释放输配电价改革红利27.8亿元。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我省2018-2019年共计降低一般工商业用户用电成本约66亿元。深化电力体制改革,通过扩大市场化交易、电能替代、对重点产业“精准降价”等政策,进一步降低企业和社会用电成本。

不断补短板。加大储气调峰和应急能力建设,开工建设川东北储气调峰基地项目。着力解决能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全力推进全省农网改造升级,“十三五”以来农网改造升级投入累计104.6亿元,解决了包括“悬崖村”在内的7568个行政村、108.5万户、510万贫困人口供电质量不达标问题,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电力保障。

谈目标

2020年基本建成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


记者站在新起点,四川准备如何继续推进能源行业发展?

梁武湖:我们期待在未来五年,形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建成国家优质清洁能源基地和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从老百姓的角度来说,能源发展要从“有没有”到“够不够”,再到“好不好”转变。“好不好”就包括是否便宜,是否清洁等。要实现上述目标,我们有一些具体的谋划。

水电方面,目前已经开发7674万千瓦,在建约3000万千瓦,还有约2000万千瓦左右的开发规模。下一步我们将有序推进流域大型水电基地建设,控制中小水电开发。

天然气方面,最近国家能源局启动四川盆地千亿立方米天然气产能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到2035年,四川盆地的天然气产能将达到1000亿级,可以预见,天然气产能建设还将迎来较大的发展。

新能源方面,我们有序安排风电和光伏发展规模和强度,为下一步风电和光伏的发展和技术进步预留了一定的市场空间。随着技术进步成本下降,新能源的发展值得期待。

记者建设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四川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梁武湖:四川建成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有可量化的目标。截至2018年底,单位GDP能耗、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清洁能源生产总量、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水电外送规模、天然气外送规模等指标完成情况都很不错,我们对于全省基本完成2020年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目标充满信心。

另一方面,能源高质量发展仍在路上。我们将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战略,持续培育壮大清洁能源产业,大力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为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供坚强的能源保障。

川煤集团:风雨砥砺70年 解危脱困再出发

初秋的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风景秀丽,国有重点煤矿——绿水洞煤矿就坐落在这里,近期该矿传来喜讯,成功攻克了70°急倾斜综采工作面的世界性难题,填补了国内外70°急倾斜中厚煤层无法实现综合机械化开采的空白。

在开采复杂困难煤层技术方面占据世界领先地位,是四川煤炭产业集团公司多年来坚持科技创新的结果。回顾川煤集团的历史,就是一部四川煤炭工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史。其历史可追溯到抗战时期成立的威远煤矿,而后为“三线建设”贡献光和热,投身改革开放迎来大发展,进入新世纪整合成立川煤集团。

砥砺70年,经历辉煌也沐浴风雨,而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川煤集团准备如何扬帆再出发?

生态雅砻江 闪耀大西南

山川秀美的雅砻江,是一座天然的绿色能源宝库,具有水力资源富集、调节性能好、淹没损失少、经济指标优越等突出特点,在素有“千河之省”之称的四川,独领风骚。

雅砻江干流全长1571公里,年径流量608亿立方米,是我国第三大水电基地,干流规划22座梯级电站,总装机达3000万千瓦。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几代中国水电人的奋力打造下,雅砻江正成为绿色发展的成功示范。

国网成都供电公司:全省首创“博士党员服务队”

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电子信息产业剑指万亿级,培育多个独角兽企业……随着高端电力客户越来越多,对用电的需求也越来越个性化。

那么,客户个性化需求该如何满足?一支神秘的博士共产党员服务队在国网成都供电公司成立,29名队员中,27名都是博士。博士党员服务队,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双轮驱动”打造水电建设第一品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水电发展突飞猛进,截至2018年底,全国水电装机容量3.5亿千瓦,稳居世界第一。

世界水电看中国。在举世瞩目的世界级水电工程建设中,处处闪动着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的身影。从长江第一座大型水电站——葛洲坝水利枢纽到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的白鹤滩水电站,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一路砥砺前行,不断创造着水电建设的“全国之最”和“世界之最”,攀登水电行业技术高峰。

立足国内,走向世界。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双轮驱动”,国内国际市场同时发力,打造水电建设的世界名片。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迈向 300 亿立方米战略大气区

进入初秋,内江市威远县曹家坝一带,桂花芬芳扑鼻。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员工陈满新巡检威基井、威201井,往返一次,大约50分钟。

威基井,是我国陆上开发的第一个常规特大气田——威远气田的发现井;威201井,是我国第一口页岩气井。从探索威远气田的开发,到探索威远页岩气田的开发,四川石油管理局、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已经接力走过60多年。

四川油气田,一个甲子的乾坤,隐藏于解放思想、创新实践的细节之中。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提出了到“2020年建成300亿立方米战略大气区,2025年产气量500亿立方米,2035年产气量达到700亿立方米”的目标。

奋进新征程,昂扬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