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金泉  文/图

适逢制种田扬花关键时期。7月16日,四川裕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何清海像往常一样来到田间四处查看,他查看得更加尽心尽力。因为,眉山市东坡区于本月首次推出杂交水稻新品种研发补贴,让何清海信心满满。

企业自主研发更贴近市场

东坡区是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大县,现有1万余亩水稻制种基地。为鼓励种子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加快新品种研发进程,东坡区农业农村局本月发布公告,决定利用制种大县财政奖励资金对2018-2020年独立选育杂交水稻品种并通过省级或国家级审定、并且注册地在东坡区的种子企业予以杂交水稻新品种研发补贴。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品种是种子的核心,国家当前高度重视种业发展。”眉山市东坡区种业科教站站长王攀说,“我们的目的就是鼓励企业自主研发,投入更多资金开展新品种自主选育,把‘芯片’做大做强。”

王攀介绍,当前部分制种企业热衷于购买品种进行生产,一方面,缺乏独立自主知识产权,另一方面,“购买的品种也不一定是最好的”。而由企业自主选育的品种,一定是适应当前生产和发展需要的,更贴近市场,更有利于企业生存发展。

根据东坡区的杂交水稻新品种研发补贴政策,通过国家级审定、省级审定的每个品种分别补贴20万元、10万元。何清海的企业成为当地唯一符合条件的企业,在2018至2020年期间,有3个品种通过国家级和省级审定。

预计在9月份,何清海将拿到50万元补贴资金。何清海说:“这点补贴远不及我多年的育种投入,但我还是认为非常好:一是强力地支持种子企业自主科研和创新,二是有利于稳定和扩大东坡区国家制种大县的生产规模,三是有利于推动国家种业战略实施。”

“自2016年中央财政制种大县奖励资金实施以来,我们都是对水稻制种信息化平台、实验室、种子烘干加工设施、基地建设等进行奖励,这次是我们首次对杂交水稻新品种研发奖励。”王攀说。

更多区县出台政策推动育种创新

其实,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大县泸县在2019年已悄然对水稻新品种试验研究成果予以奖励,对2018-2020年通过的国家级和省级审定并推广的品种,分别奖励10万元/个、8万元/个,迄今已奖励6个品种,总金额56万元。

“种业企业的科研实力决定其未来的发展走向。”泸县农业农村局种子站站长邓丽说,“激励企业选育优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我们政策带着安慰和鼓励,让企业觉得不是孤军奋战,付出的艰辛和汗水研发出优质品种,自身获得红利的同时,国家也在感谢他们的付出。”

据省种子站站长沈丽介绍,除泸县、东坡区之外,今年,我省亦将有梓潼县、绵阳市安州区、邛崃市、射洪市陆续出台支持政策,推动企业育种创新。

坚定落实粮食安全战略,我省在2020年粮食丰收的基础上,明确2021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只增不减”。


只增不减,意味着跳起摸高。2020年,我省粮食产量705.5亿斤,是近20年首次突破700亿斤,2021年,还要再增2.5亿斤,达到708亿斤;种植面积还要再增31.1万亩,达到9500万亩。


如何确保完成这一任务?水稻作为我省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其生产无疑至关重要。


当前,从川南到川北,从成都平原到山丘河谷,水稻生长,先后进入分蘖、抽穗期,这是决定水稻产量的重要时期。


秧苗正绿,农人忙碌,这是夏日蜀乡最美的场景,这正是水稻默默凝聚土地能量、孕育无限希望的美好时节。关注粮食安全,记录川稻贡献,正当其时。


为此,四川农村日报从即日起推出“稻可道,非常稻”主题策划。记者走进田间,走进实验室,多视角,全方位,关注水稻从一粒种子到一碗米饭的全过程,探寻我省科技之“稻”、小康生活之“稻”、乡村振兴之“稻“,讲述水稻生产、育种攻关、产业布局、农旅融合等等这些四川“非常稻”背后的故事。


策划:邓嗣华 周艺 

统筹:张闻亚 左杉

本期执行:周金泉 范莉 张远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