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张明海 邓嗣华 王云  毛竹菊

汹涌的大金河、小金河在峡谷间呼啸着穿行,在丹巴县城汇合之后始称大渡河——甘孜州丹巴县由此被称为大渡河第一城,更有“美人谷”“千碉之城”的美誉。

80多年前,红军在丹巴建立了康巴地区第一个集党、政、军、群组织齐全的革命根据地。丹巴县委党史办退休工作人员格绒登干告诉记者,红军于1935年10月来到丹巴,于1936年7月撤离丹巴北上,驻留时间达11个月。

7月30日,“记者再走长征路”采访活动A组行进至甘孜州丹巴县,回访红军在这里留下的红色根据地遗址,追寻80多年前红军在这里留下的足迹和故事。

15乡181村遍布红军足迹

7月30日下午2时,记者一行来到位于丹巴县聂呷乡甲居二村的原红五军团政治部遗址,这是一座矗立在大金河边上的藏式碉楼。

山风凛冽,大金河在山脚下咆哮着经过,碉楼外竖立着一座石碑,上书用藏汉双语分别书写着几个大字:红五军团政治部遗址。

推开木门进入碉楼庭院,长青柏树挺立、小花开满石头铺就的小路,院内红军做饭锅灶、桌椅板凳、行军床铺、开会大厅等场景被一一还原呈现。

1935年10月16日,红五军团进驻丹巴县城后,建立丹巴革命根据地,作为大部队执行战役计划的中转基地和后方。

“这座碉楼,是当时巴旺土司让出来给红军使用的,当时山底下根本没有路,这里是连接大金(今金川县)与小金的交通要道,同时因为碉楼易守难攻,这也使得它成为一座军事要塞。”格绒登干告诉记者,丹巴原来属于土司制度,置县时以丹东、巴底、巴旺三土司音译汉文首字取名为县名。

“当时,巴旺土司对红军非常友好,当时18岁的巴旺土司还带领100多人参加了红军。”格绒登干说。

作为根据地和后方,丹巴为红军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数据显示:在丹巴县,仅巴底、巴旺、聂呷等9个地方筹集军粮和柴草183万余斤、牲畜5000多头(只、匹),衣物3000余件(双),丹巴群众为红军运送物资、抬治伤员、当向导和翻译的有500余人次。

参加红军的丹巴群众也很多。“根据薛岳1936年冬所著的《西康追堵》,当时丹巴全县只有4060户、20310人。而其中,根据我们统计就有2000多名优秀丹巴儿女先后参加了红军,建国后认定的丹巴籍烈士就有94人,占整个甘孜州籍烈士的50%以上。”格绒登干说,在丹巴县全县的15个乡、181个村,都遍布了红军的足迹。

诞生第一支藏族革命武装

7月30日下午4时,在距丹巴县城约10公里的聂呷乡喀咔二村一处木石结构的民房内,喀咔二村的村民们正忙着做房屋的修葺。

“这是丹巴藏民独立师师部遗址,今年4月份开始再修缮,如果接下来不怎么下雨的话,一个月应该就能完成全部工作。”建国后,喀咔二村村民黄付成一家曾在这里居住20多年,上世纪90年代,他们家搬了出来,遗址被作为红色遗址保护起来,黄付成也就成了义务管理员。

丹巴藏民独立师,是红军在丹巴期间,在党的领导和红军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第一支藏族红军武装——红军于1935年10月建立丹巴番民独立团,1935年12月,扩建为丹巴藏民独立师。

“以马骏为师长的丹巴藏民独立师两千余人,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支藏族革命武装,在配合红军作战打击反动民团和反动土司武装,保卫根据地的斗争中,留下了不朽的战功。”格绒登干介绍说。

红色,是丹巴的底色。格绒登干回忆说,1985年,丹巴县曾举行过一个大型的老红军座谈会,据统计,当时参加座谈会的丹巴县境内的老红军就有60多人。

丹巴县旅游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当今年藏民独立师师部遗址修葺工作完成之后,这里将成为丹巴藏寨旅游当中的重要一部分——丹巴红色旅游景点。“原红五军团政治部遗址已成为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这里不仅有碉楼文化,更是丹巴红色基因的鲜明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