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观察 周梦颖

从省级贫困村到实现整村脱贫,仅用2年时间,村民增收方式从种地、外出务工,向土地流转、以及家门口就能就业转变,从“空壳村”到现在的8大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7月29日,川报泸州全媒体中心记者来到长春村,见证一个村如何从“空壳”中蜕变出“蝶”。

长春村处于泸州市龙马潭区长安镇,离泸州主城区13公里,早些年前,这里是“集体经济空壳村”,村里因病因残导致贫困户发生率超标,2014年,长春村被认定为省级贫困村。

“前几天有很多游客穿旗袍在莲子基地拍照,多安逸的”长春村村主任陈子华说,今年荷花开得好,不少市民乘坐901前往长春村的莲子基地打卡。





莲子基地

据介绍,长安镇自2016年11月1日开通了农村公交车后,不仅能便于村民出行,也能便于村外的人进来。目前,村内主要道路基本加宽到4.5米以上,村内3公里主路加宽到5.5米。

除了便于村民出行,产业发展也是重中之重。

近年来,长春村按“公司+贫困户”、“基地+专合社+贫困户”的模式,建成了3221的产业布局,用产业扶贫助力贫困户脱贫,并先后建起了扶贫车间、莲子基地等多个集体经济基地。

经了解,2016年,长春村成立了泸州市龙马潭区长安镇长春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还通过入股长春养猪场分红、招商引资等方式带动村集体经济。2016年,长春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6.6万元,也就是在当年年底,长春村实现了整村脱贫。

脱贫后,重在造血和发展。近年来,长春村通过开发集体资源、盘活集体资产、让村民能够就近就业等方式,按3221的产业布局,先后建立了3个百亩基地(露天蔬菜240亩、冬枣林基地100亩、莲子基地150亩)、2个盘活集体资产项目(将原村小改造装修后,引进春晟制衣扶贫车间、将荒山改造,引进温氏5养猪厂)、2个水产基地(流转150亩地引进养鹅大户、流转50亩地建龙虾基地)、1个生态农庄(打造150亩田园景观式休闲农业观光园),2018年,长春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比增长33%,收入达18.6万元。同年,长春村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四好村”、省委宣传部等六部门联合命名为“文化扶贫示范村”。




冬枣林基地

目前,长春村有脱贫户59户172人,苗族3人,女性86人、占脱贫户50%,因病致贫的有30户。因残致贫的有14户、缺劳动力12户、缺技术资金3户。下一步,长春村将进一步加强莲子基地管理降低成本,拓宽销售渠道增加收入,对莲子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另外,在政策范围允许的情况下,盘活村集体公司闲置资金,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